?

企業知識產權維權難的成因分析

2019-07-24 10:33朱光竹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維權

朱光竹

【摘 要】外國知識產權制度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而對于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才發展了短短四十年。中國企業如何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知識產權保護將是企業保護自身利益的必要手段,也是企業未來發展的大勢所趨。

【關鍵詞】企業知識產權;維權;原因分析

目前,中國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非常困難。調查顯示,國家對知識產權保護不夠重視,是維權難的根本原因。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淡薄,消費者知識產權法律意識淡薄,消費習慣不規范,也加大了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難度。

一、知識產權的正確認識

知識產權是指人們對自己的知識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通常是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給予創作者的。常見的知識產權包括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域名和商業秘密、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企業知識產權保護主要集中在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和商業秘密四個方面。

(一)商標權。商標是區分不同商品或服務的標志,包括文字、圖形或組合。企業取得商標專用權,必須先注冊商標。我國《商標法》規定,未注冊商標不受直接保護,但在滿足條件下,可以通過反不正當競爭法、著作權法、專利法和商標法對未注冊商標進行保護。企業使用未經注冊的商標,不僅不享有專有權,而且會使企業在營銷活動中處于不利地位。

(二)專利權。專利權是指發明創造申請經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審查通過后,在規定的期限內授予發明創造申請人的專有權。在我國現行專利法中,專利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外觀設計是指針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專利的質量和數量是企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體現,是企業在行業中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專利作為一項無形資產,具有巨大的商業價值,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壟斷市場,或者起訴他人侵犯專利權,以換取最大的利益。

(三)著作權。著作權是指著作權人對依法創作的文學、藝術、科學作品享有的專有權利。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未經作者許可或者轉讓,任何人不得占有、使用。版權也是企業非常重要的無形資產。電影、小說、游戲、音樂作品等通常都有版權。

軟件著作權也是研發企業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根據《著作權法》,著作權自創作之日起受到保護,但必要的登記行為可以使著作權人更好地證明權利的歸屬,促進權利的保護。

(四)商業秘密。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具有商業價值,并經權利人采取相應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商業信息。其中,技術信息是指技術配方、技術訣竅、工藝流程等。業務信息包括與業務、客戶情況、業務方法、業務目標、業務策略等相關的重大決策,主要以客戶列表和具體交易信息的形式存在。商業秘密中的客戶名單一般是指不同于相關公開信息的特殊客戶信息,由客戶姓名、地址、聯系方式、交易習慣、意向和內容組成,包括許多客戶的客戶名單,以及保持長期穩定交易關系的特定客戶。業務價值不限于經濟效益,無論是實際利益還是潛在利益,只要能給權利人帶來競爭優勢,就可以認為具有商業價值。

商業秘密是以保密為前提的。一旦他們被揭露,法律將不再保護他們。因此,企業應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其商業秘密。對于企業來說,商業秘密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只有重視商業秘密的保護,企業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二、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現狀

(一)企業保護意識薄弱。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仍然薄弱,許多企業還處于“制造”而沒有“創造”的狀態。企業不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容易發生知識產權糾紛。

(二)企業管理體系及制度不健全。目前,許多企業還沒有制定知識產權戰略規劃,知識產權管理制度也不完善。一些企業只申請專利,不將知識產權與產業結構調整、產品研發、市場開發相結合。大多數企業缺乏知識產權管理團隊,未能形成規范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三)企業運作能力低。我國企業普遍重視有形資產,如廠房、設備、產品等。但是,專利、商標、版權等無形資產的價值還不夠。知識產權尚未成為企業開拓市場、獲取利潤的重要工具。企業知識產權仍處于保護水平,沒有實現知識產權價值的最大化。

三、企業知識產權維權難原因分析

(一)維權程序繁瑣。專利保護程序繁瑣。其實質是程序設計問題和認定侵權的主觀因素過多。這是目前專利企業維權難的主要原因。一些專家學者認為,“毫無疑問,我們的企業將死于知識產權訴訟。主要原因是侵權訴訟的審理時間長、程序繁瑣。

(二)維權取證困難。調查發現,侵犯企業知識產權的行為多為集體侵權,多為個人或小作坊侵權,侵權行為分布廣泛。銷售憑證難以取得,有的商家找不到假冒偽劣商品,而且存在與經濟事故有關的行政權力和地方保護主義的原因,所以很難取得證據。

(三)維權成本數額難以確定。權利人和企業在保護自己的權利上投入了太多。目前,我國許多商標都被國外品牌搶注注冊。然而,由于國外對知名品牌的大肆宣傳,以及在國際市場上保護其權利的巨大成本,許多老品牌不得不放棄競爭,前進和后退,重新建立新品牌。知識產權保護部門權力薄弱,企業不愿意選擇高成本的方式來保護自己的權利,企業對專利權益的認識不全面,是小微企業專利保護困難的主要原因。大量的侵權企業偶然或故意侵權的心態,不怕侵權,不怕侵權,旅游策略,利潤要逃走,知道維權的困難的特點,故意侵權,即使找到侵權的事實,但只有少量的補償來繼續侵權。

(四)維權過程復雜,管轄權存在爭議。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網上銷售交易的范圍越來越廣。網絡侵權案件是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上或通過網絡侵害他人著作權、商標權、隱私權等的行為時有發生?;ヂ摼W本身具有無限的可擴展性。每臺計算機都有一個獨立的IP地址,可以遍布全國甚至全世界。因此,對于侵權地法院的管轄權存在很大爭議。如何確定侵權地是一個問題。在侵權地和侵權結果地的判斷中,網絡侵權的結果是非常廣泛的,很難區分,因為任何一臺計算機在特定的階段訪問頁面都可能涉及到案件。

在侵權案件中,知識產權保護企業所要求的賠償金額往往與最終獲得的賠償金額相差甚遠,企業難以彌補損失。專利的申請程序包括取證、向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專利無效、經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和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發回中級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專利產品的整個維權過程結束后,專利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可能已經結束,市場已經不復存在,快速維權的渠道和方法也很少;法院系統的臨時禁令很少被執行,這使得它很難在快速維權中發揮作用。

(五)企業缺乏專業人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速,大量的外國企業在中國申請專利相關知識產權,急于古老的中國商標注冊,使用專業知識相關的知識產權抓住知識產權的制高點,和發揮中國企業頻繁的壓力。由于缺乏知識產權人才,我國知識產權屢遭流失。

四、結束語

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復雜的,這是由知識產權的特殊性決定的。為解決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難題,國家、企業和消費者應樹立正確的知識產權法律意識。在政策法規的制定和實施、知識產權的管理和保護、知識產權產品的應用等方面,要建立合理的規范并切實加以實施。

【參考文獻】

[1]江忠英. 企業知識產權維權分析[J]. 文體用品與科技, 2009(10):30-31.

[2]胡平. 企業知識產權海外維權援助制度研究[D]. 湖南師范大學, 2012.

猜你喜歡
維權
維權解難題,英烈歸陵園
消費者維權三題
盲信非法薦股 維權之路漫漫
維權去哪里?
完美 打假維權
國家海洋維權執法的巡航權
網購遭欺詐 維權有種法
汽車投訴召回激增 消費者維權仍艱難
依法維權 讓消費更美好
依法維權需要新理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