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抵制圣誕節”的冷思考

2019-07-24 10:33任文清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思考

任文清

【摘 要】圣誕節在中國的火熱和流行,引起了部分人士的擔憂,遂出現了抵制圣誕的行為。對此現象應該從“中國式圣誕節”的內涵、對經濟的貢獻和人們精神文化需求以及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等方面去辯證看待和理性認識,既要看到其積極的作用,又要注意其消極的因素。唯有如此,才能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做到以我為主,洋為中用,彰顯充分的文化自信。

【關鍵詞】抵制;圣誕節;思考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與世界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和頻繁,西方節日作為西方文化的一種載體無可避免地在我國傳播開來,其中尤以紀念耶酥基督誕辰的圣誕節最為典型,影響也最大。由于圣誕節自身具有的崇尚個性的親民魅力,再加上商家的炒作、媒體的宣傳和受眾的需求,使圣誕節熱逐漸成為我國社會生活中的一個新熱點。出于圣誕節是“洋節”,慶?!把蠊潯笔菍χ腥A文化的侵蝕,是主體性文化喪失后的集體無意識[1]的憂慮,于是2018年12月24日,安徽省泗縣黃圩鎮中心學校利用周一升旗對學生進行了“抵制洋節從我做起”為主題的思想教育的消息火了。其實,類似“抵制圣誕”行為早有先例,如2016年12月25日,四川成都東星航空專修學院的學生在成都手舉寫有“拒絕圣誕節,堅決維護中華傳統節日”等的橫幅,呼吁大家理性對待外國節日;2014年12月24 日,西北大學現代學院采取掛橫幅、觀看“經典視頻”等方式引導學生不過圣誕節;2006年12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單位的10位博士發出聯合署名倡議書,號召網友慎對圣誕節?!把蠊潯爆F象之所以吸引眼球并引發較強關注,究其實質是它觸及到了中西文化在溝通和交流中的“碰撞”問題,由于自媒體的易于廣泛傳播性,這種“碰撞”問題又逐步升級為“話題”和“事件”。而這些現象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而去認真思考、理性分析和正確認識。

一、“中國式圣誕節”的內涵

眾所周知,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各自獨特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圣誕節在中國傳播的過程中難免會被賦予全新的內涵和意義。實際上,在中國現階段,它已遠非原生意義上的圣誕節,除了基督徒小團體之外,它主要是一個朋友交往的節日,具有明顯的地區性(城市)、階層性(文化水平較高的群體)、世俗性、商業性、時尚性、中國特色(多元和諧)、創造性等特點。[2]但調查顯示,人們對所謂中、西節日的文化差異與沖突并無特別關注,人們更關注的是節日本身,而非節日的中西之分。[3]很明顯,圣誕節實際上已脫離了其原有的宗教意義,而被轉化成人們上街購物、人際交往、放松身心和娛樂狂歡的理由,我們要以海納百川和歉收并蓄的氣度和心胸,去理性認識和正確看待,才能順應時代發展趨勢,避免陷入狹隘的民族主義。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劇,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應接受這種存在,順應這種變化,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今天,更要以全球化的眼光、意識和心態來審視和對待中西方的文化差異。

二、有利于刺激消費,提振內需

在目前國內需求不足的形勢下,符合政府提出的“鼓勵消費、擴大內需”的經濟政策。圣誕節在中國的流行,無形中給人們又提供了一個消費的契機。節日前后,商家的造勢和媒體的宣傳對刺激人們的消費欲望和消費行為,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此期間,人們吃、喝、玩、游、購、娛,明顯帶動了商品供需市場的繁榮。目前,這種系統的消費行為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假日經濟”,為拉動經濟發展提供了不源源不竭的動力。從媒體對期間的商品脫銷和人滿為患等的相關報道,都足以看出洋節對國內經濟發展所做出的貢獻。但同時也要注意理性消費,避免過度消費,以免給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壓力。

三、豐富并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

著名作家馮驥才認為,人們對節日的需求主要是精神和情感的需求,情感價值是節日里最主要的核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鎮化急劇擴張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吃喝和團聚為主要表現的中國傳統節日的吸引力正在不斷下降,已不能完全滿足人們精神需求,對節日的過法有了更高的要求,人們希望在過節的過程中能夠輕松愉悅并彰顯時尚個性和有儀式感,能夠來表達、緩解和宣泄內心的情感或壓力。而類似于圣誕節的西方節日因其明顯的互動、參與、娛樂等特性,迎合了當今人們渴望參與、交流、溝通、狂歡的愿望而受到人們的喜愛,逐漸融入中國社會, 并變得流行起來。當然,人們在參加節日活動的過程中,客觀上也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了解和感情,滿足了人們人際交往的需求,增強了人際關系的融洽,也有利于社會的和諧。

四、“洋節”對中國傳統節日的影響

毫無疑問,“洋節”的流行是對中國傳統節日的“碰撞”,然而,這種“碰撞”卻并非是對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侵蝕,而是兩種文化融合的必然過程,是對中國節日文化的一種豐富。當前的抵制行為強調“洋節”文化對傳統節日文化的沖擊,是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原則和精神的,因為它忽視了人們在”洋節”與傳統節日的沖突中所產生的文化融合的一面。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我們要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善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實現“洋為中用,以我為主”的目的。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注重保護、傳承、發揚、和創新中華傳統文化,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使中華文化更具包容性和創新力,促進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讓傳統節日與“洋節”在和諧共處中都得到發展。要不斷加強傳統文化的教育,營造全社會自覺繼承和弘揚傳統節日的社會環境,媒體環境,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增強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因為重視中國傳統節日,就是尊重和緬懷,是對我們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其作用和意義不容小覷。[4]更要堅持黨的領導,增強文化自信和定力,使之在新時期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與吸引力,充分展現我們的文化魅力和軟實力,堅持“走出去”的方針,擴大中國傳統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也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具體體現之一。

總之,我們應看到,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今天,西方洋節的流行是多元文化相互碰撞與融合的具體體現。西方洋節在中國的流行,客觀上給中國社會帶來了一定的積極影響。因此,我們要理性認識辯證看待西方圣誕節等洋節,大可不必視其為洪水猛獸而盲目抵制,但同時也應該時刻保持足夠的清醒,尤其是要警惕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團體或國家借助洋節這個文化載體有意識、有目的、有步驟地宣揚其娛樂文化、消費觀念、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從而進行文化滲透、道德侵蝕和觀念顛覆,消蝕我們的傳統文化價值觀念,進而削弱我們民族團結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實現其不戰而勝的野心。

【參考文獻】

[1]磐石.對抵制圣誕的一些反思[J]. 天風, 2018(11).

[2]呂文澎.中國式圣誕節的后現代解讀[J].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2):139-144.

[3]耿波.洋節現狀及其對中國傳統節日的影響與對策調查報告[J].藝術百家, 2013(4).

[4]谷建.莫讓“洋節”過度消費傳統節日[J].雷鋒,2018(2).

猜你喜歡
思考
小學經典詩文誦讀與積累的實踐與思考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