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小麥退耕實施現狀研究

2019-07-24 10:33梁澤豐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梁澤豐

【摘 要】為保護地下水資源,華北地區展開壓減冬小麥種植面積的行動。對此,北京市下發農業結構調整方案,擬對北京市地下水超采區逐步有序退耕冬小麥。冬小麥退耕政策順利實施的關鍵在于農戶的支持,因此如何提高農戶的積極性,是管理者順利展開行動的重要一環。在此背景之下,本文利用實地調研得到的農戶問卷數據,基于退耕生態補償金角度展開研究,旨在為農戶補償標準的制定提供建議。

【關鍵詞】冬小麥退耕;退耕生態補償;機會成本

1.研究材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概況:

密云區隸屬北京市,位于北京市東北部,是北京市面積最大的區。2016年密云區西田各莊鎮全年糧食播種總面積為18878畝,西田各莊鎮冬小麥播種總面積為667畝。本年造林面積42.7公頃,是北京市冬小麥退耕的典型地區。據了解,北京的退耕政策是從2014年開始的,退耕補償金為一年1050元,每年每畝補貼增加50元。

1.2數據來源

為了了解冬小麥退耕對農戶的真實經濟影響,本文的所有數據均來自采訪及問卷調研數據。根據研究需要,問卷主要由基本信息、農戶投入成本、政策實施情況三部分構成。其中農戶投入成本情況主要由種子投入、農藥化肥投入、農機設備投入、灌溉成本構成。調查團隊于2018年7月在密云區進行了實地調查,調研對象為冬小麥退耕的參與者, 以戶為單位展開問卷調查。

1.3研究方法

在冬小麥退耕政策實施的過程中,農戶是政策實施的主要參與者。根據經濟人原理,農戶作為理性經濟人,當其實施退耕取得的收入無法彌補其退耕所造成的凈損失時,農戶就不會主動實行退耕的活動。所以需要對農戶退耕的凈損失進行補償,這個凈損失也可稱作農戶參與退耕的機會成本。有學者認為,用機會成本來確定生態補償標準更有效率[1]因此,本文將其作為退耕生態補償的下限。農戶退耕的機會成本是指退耕前種植農作物所獲得的凈收益。皮泓漪等(2018)認為在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經濟中, 農戶的農業生產“投入”往往以直接的現金投入為主, 而較少將人力等自給性資源考慮在內[2]?;诖嗽诤怂戕r戶生產的總成本時僅考慮種子投入,農藥化肥投入,農機設備投入及灌溉成本。

2.結果與分析

2.1基于農戶調研數據的計算

經過分析計算問卷調查得到的數據,本文對農戶退耕的機會成本進行了計算。由于西田各莊鎮退耕了土地上種植的所有農作物(原土地上種植的農作物全部為冬小麥及春玉米)。因此,本文中計算的收入為出售冬小麥及春玉米的收入之和;成本為冬小麥及春玉米從播種到售出這一段時期的成本之和。表1是根據問卷數據計算出的不同等級土地下的農戶退耕機會成本。

2.2結果分析

1、冬小麥退耕生態補償金低于農戶退耕土地的機會成本,對于農戶缺乏一定的激勵性,不利于推耕政策的實行。

表1可以看出,農戶退耕生態補償金1050元僅可補償四等地的退耕機會成本。根據前述理論,通過計算得到的農戶退耕機會成本僅是生態補償金額的下限,而現行的1050元無法滿足大部分農戶的補償需求。因此,目前所行的生態補償金對農戶缺乏激勵性。

2、冬小麥退耕的生態補償金額存在高度統一性,無法同時補償不同等級土地退耕的機會成本。

在我們的問卷調研中,擁有二等地的農戶占大約59%左右,擁有四等地的農戶僅占10%,采用統一的補償標準1050元僅能補償10%的農戶的退耕成本。而且由于處于北京不同地理區域的生態環境,自然條件等因素不同導致土地的產出水平、農戶投入成本存在差別所以高度統一的退耕生態補償金制度缺乏效率。

3、農戶退耕后配套的經濟產業和服務配置還不夠完善。

對于農戶來說,退耕后的經濟來源發生變化。問卷調查得到的樣本中,有88.66%的人為初中及以下學歷,他們退耕后大部分人只能通過外出務工賺錢。樣本中60歲以上的老人占44.66%,這部分老人的身體和年齡無法承擔過重的體力勞動。如何安置退耕后村里老人的生活,成為退耕政策實施時需要考慮的一大問題。

3.建議

1、根據科學的方法和原理,制定合理的生態補償金標準,提高其對農戶退耕的激勵性。

目前對于退耕生態補償金的確定,已有較為完善合理的方法。政府需要在科學方法的指導下,通過實地調研等方式,切實了解農戶退耕的成本,制定合理的標準。這樣可以提高農戶的退耕積極性,利于退耕政策的順利實施。

2、綜合考慮不同地區農戶退耕成本,適當細化經濟補償標準,實行分區調控的政策[3]。

對于北京市密云區來說,應適當提高補償金水平。按照以往統一補償金水平的做法,便于監督和操作、降低了實施成本。但其缺點也顯而易見,缺乏公平性也降低了效率。

3、完善退耕后的配套經濟產業和服務配置。

政府還應當考慮退耕后農戶的生計問題。密云區是生態旅游的大縣,為此密云區政府可以結合本地區特色,發展生態旅游業,促進農民增收。

4.討論

通過此次調研,筆者發現,密云區土地退耕政策初顯成效。但是,在深入調查后,仍存在一些退耕遺留問題,這極大的影響了退耕效果。冬小麥退耕政策的實施需要調動廣大農戶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退耕。而調動農民積極性的方式就是合理確定生態補償金額,完善退耕后的配套服務,兼顧農民吃飯、增收以及地方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 Thu Thuy,Campbell,Garnett. Lessons for Pro-Poor 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An Analysis of Projects in Vietnam[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2009,31(2).

[2] 皮泓漪,張萌雪,夏建新.退耕還林生態補償標準研究——基于寧夏涇源縣農戶調查數據[J].林業經濟問題,2018,38(02):39-44+104.

[3] 王閏平,陳凱,中國退耕還林還草現狀及問題分析[J],中國農業科學報,2006,(2):405-40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