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黨建文化建設提升樂清農村管理服務水平

2019-07-24 10:33盧丹志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盧丹志

【摘 要】本文以樂清農村黨政文化建設為例,從黨政文化建設的意義出發,指出當地黨政文化建設的不足,并針對性的提出改進方案,希望能夠全面提升樂清農村管理水平。

【關鍵詞】黨建文化;樂清農村;管理服務水平

一、前言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進步,農村黨員黨組織生活的開展和黨政活動的進行越來越便利快捷,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黨建文化建設模式,為樂清農村黨組織生活的管理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原有黨建文化模式的基礎之下,適當的進行改進和創新,將更先進的理念和科學的管理制度引入農村黨組織中,對于堅定農村黨員的黨性思想,提高農村黨政文化建設效率有十分顯著的促進作用。

二、黨政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黨政建設是一個黨組織機構開展組織活動,團結黨員的重要支撐,對于農村來說,共產黨組織是農村全體工作活動的主體和核心,是推進中國共產黨各種先進思想觀念和政策的基礎。農村黨組織承擔著加強村民思想文化建設,加快新農村建設的任務,新時期對黨政文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保證基層黨組織能夠科學穩定的發展進步,必須重視起黨組織內部的黨政文化建設,加大中央各項文件的宣傳,提高人們對黨組織思想的認識,保持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同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到來和國家領導人對農村生活的重視,也給農村黨政文化建設帶來了新的要求。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均提出了農村的戰略意義,通過積極發展農村政策的推進,我國農村生產模式發生了顯著的改變,從傳統的小農生產模式逐漸轉變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模式,在此期間,單一的有限的家庭單位的生產形式很難滿足現階段對農村發展的需求,需要更加重視農村集體的力量,從上層單位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加強黨組織對農村生活的領導作用。對農村黨建工作進行不斷的創新和改革,以更快捷的方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鐵心的服務。在農村黨政文化建設創新期間,相關負責人要充分團結農村群眾的力量,獲得農村廣大群眾的支持,充分發揮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和號召性,加快農村產業模式的升級。此外,當前階段我國農村發展依然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農村青年勞動力有限,基礎設施建設差等,這些都會對農村產業結構升級產生很大障礙。從黨組織文化建設出發,提高基層黨建工作質量,可以有效凝聚我國農村的剩余勞動力,加強人們的團結性,實現農村產業升級的目標。創新黨建工作模式,加強農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同時也能夠密切群眾與黨組織之間的聯系,推進黨政文化時間,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政策的實行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農村黨政文化建設的問題

(一)傳統農村黨政文化建設效率低下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農村必然會朝向民主化的方向發展,當前雖然我國大多數農村發展方向是正確的,但不可避免的也會存在部分村鎮黨組織腐敗現象。有的農村黨支部在開展黨組織工作或者會議時,存在部分黨員長期缺席的問題,嚴重影響黨政活動的開展?;鶎愚r村黨建工作運行模式與民主建設發展不一致,比如很多村黨組織存在基層活動透明度低,對與群眾得了聯合不重視,缺乏有效的黨政工作監督機制。有的農村黨組織的公開版內容嚴重滯后,對公開版重視程度不高,相關負責黨員思想覺悟存在問題,對黨政文化工作不夠重視。尤其在農村領導班子換屆時,普遍存在沖突、受賄等問題,影響選舉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性,很多基層黨組織在民主監督和民主管理工作上面存在空白,對監督工作認識不到位,缺乏系統科學的監管方案和監察機構,造成農村黨組織開展過程中亂象頻生。[1]

(二)農村黨員干部思想素質水平不高

農村黨員相對于其他區域的黨員來說文化素質水平有所差距,很多黨員對黨組織思想的認識速度和理解速度較低,普遍存在黨員思想意識落后的現象,無法滿足當前農村經濟飛速發展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當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之下,有的農村黨員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差,在面對競爭時沒有辦法提出有效合理的應對方案,市場敏感性較差,導致農村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越發邊緣化,不利于農村經濟水平的提高。此外,黨員的市場競爭意識落后嚴重,雖然黨的十八大提出了相關農村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但是相當大部分的農村還沒有對市場經濟體制有充分的了解,造成基層黨員干部對市場把握能力差,嚴重影響農村的整體進步,也容易激發市場莫頓。此外,很多農村黨員干部對多元化的市場經濟環境不適應,基層黨組織思想固化嚴重,雖然多元化的工作組織模式已經滲入到農村工作的方方面面,但黨員干部墨守成規,對農村黨組織的創新和發展起到很大阻礙作用。傳統工作方式雖然經過了時代的檢驗和沖擊,但已經不適應當前時代發展的需要,農村黨組織工作方式單一,隨意化和人治化問題嚴重,部分黨員也不能夠良好規范自身的言行,導致農村黨組織的權威性和純潔性在人民群眾心目中大打折扣。[2]

四、加強農村黨政文化建設的主要途徑

(一)完善黨組織文化建設的工作制度

十九大召開之后,對農村黨政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在新時代下需要對當地農村情況進行深入的了解,包括黨組織工作形式、工作內容以及工作方法,以及當地主要的經濟來源和農民的精神面貌。只有對當地環境有深入、詳細的了解,才可以有針對性的完善當前現有的工作制度。在進行黨政文化建設過程中,黨員干部需要對當前農村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統一解決,針對黨員工作制度問題,進行有效的創新的改革。以提高完善黨組織文化建設為目標,從細節出發,根據當前工作開展的重點內容,做好黨組織文化建設工作制度的完善和提高,為黨政文化建設提供一個有效科學的保障。[3]

(二)提高基層黨組織隊伍的專業能力和文化素養

基層黨組織隊伍的專業能力和文化素養直接決定著基層黨組織文化的推進改革,在黨政工作隊伍建設過程中,提高黨政文化建設管理力度可以直接加強黨組織的管理水平。目前農村黨組織隊伍素質良莠不齊,黨員的素質文化水平相對于城市或者企業黨組織來說較低,嚴重影響整個基層黨組織工作的開展和新政策的推行,因此,必須要提高基層黨組織隊伍的文化素養和專業能力??梢栽诋斍氨O督機制的基礎之上,推行黨員考核機制的,對于在崗的黨員要按時進行考核。針對當前農村工作的重點和要求,為黨員提供培訓的機會,可以通過開展學習最新政策和思想的組織生活會來加強農村黨員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時刻跟緊黨組織的腳步。在工作開展期間,還需要加強相關政治素養的學習,針對當前的思想和政策推進具體的工作內容,綜合提升農村黨員的工作能力。

(三)加強農村黨政文化建設的推進力度

當前我國農村普遍存在黨政文化重視程度不高的問題,在農村黨組織工作實際開展的過程之中,部分黨組織組織生活會議流于形式,甚至出現每月黨組織會議不開的情況。黨員思想覺悟不高,對黨建工作的重視不到位。在實際農村黨政文化建設過程中,要注意加強對農村文化風氣的改善,結合當地農民群眾的需求,實事求是、腳踏實際的開展工作。黨政工作者需要從當地農村思想文化的現狀出發,建立合格有效的思想文化宣傳機制,確定積極向上和諧友善的文化內涵,在充分保留當地農村文化特色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提升整體思想文化氛圍。此外,黨政工作者在實際開展工作過程中要充分體驗到積極向上的文化觀念,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更好、更積極的開展工作,為黨政文化工作提供一個健康向上、良好寬闊的發展空間?;鶎狱h員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從積極正面的角度思考問題和認識問題,為基層黨組織與上級黨組織之間形成一個牢固的紐帶,這樣可以更好的推進黨政文化建設,并得到人民群眾的配合和支持。

【參考文獻】

[1]鐘海, 陳曉莉. 農村人口流動下的鄉村治理對策[J]. 西華大學學報, 2017, 12(06).

[2]馮仁. 村民自治走向了死胡同[J]. 理論與改革, 2011. 9.

[3]馬敏. 社會主義新農村基層黨組織制度建設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學, 201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