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校園公共設施設計要點分析

2019-07-24 10:33段偉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公共設施大學校園設計

段偉

【摘 要】大學校園公共設施是指大學校園內開放的,用于師生及其他校內外人員室外活動的、可以感知的公共設施,具有幾何特征和美學質量,包括公共的、半公共的供內部使用的設施。校園公共設施是安放在校園環境中為學生和教師服務的。公共設施設計圍繞的核心是學校中的老師和學生,在滿足師生的使用需求的前提下,結合校園里的功能分區,創造和拓展公共空間中合理的活動方式和文化精神。

【關鍵詞】大學校園;公共設施;設計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校園環境的不斷改善,校園公共設施作為校園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校園公共設施作為校園中的公共財產,為師生提供方便,與校園環境完美融合,似乎扮演著一名默默無聞的園丁,通過色彩、造型、質感、文化符號等將校園串聯起來,體現出校園的文化與特色。

目前,我國大多數大學校園公共設施比較簡陋,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校園公共設施缺少一個全面系統的設計理念,缺乏創新精神,大多數校園公共設施也僅僅是為了滿足師生最基本的功能作用。隨著近年來高校的不斷擴招,很多院校的公共設施已無法滿足師生現實使用需求,校園的公共環境越來越擁擠。作為高校與師生交流的重要道具,公共設施是校園內使用頻率最多的物件,但是如何使校園公共設施更高效、更方便的為師生服務,是設計師當下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校園公共設施是校園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環境中不是孤立存在的,體現了校園的文化內涵,體現一個學校對于師生的人性化關懷。校園公共設施所服務的主體是學生,在滿足人最基本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再去考慮是否與校園環境相融合,是否體現了校園文化,傳達了校園精神,是否給人與人之間構建了一個交流的平臺。所以設計校園公共設施,應首先遵循人性化的設計原則,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和行為切入。

每一所大學都有其不同的發展歷史,在校園環境的建設過程中,應體現出學校的歷史、傳統、文化和社會的價值取向。校園公共設施作為校園環境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文化內涵的體現特別重要。同時公共設施的出現作為校園文化傳播的媒介,可以很好地傳遞校園的文化和精神,有效地激起人們的共鳴和對學校的熱愛。

在大學校園中,教師和學生是校園中最主要的兩大群體,但是因為角色和閱歷的不同,使得他們對于的事物的認識也不盡相同。所以在設計、制作大學校園公共設施時,要充分考慮到教師和學生的行為模式。教師作為校園中最穩定的社會群體,但是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原因,在校園中活動的時間較少,對于校園的認識和利用就少。與之相反的是學生,他們在校園中的活動頻繁,對于校園內的公共設施使用頻率就很高,依賴性隨之增加,所以應圍繞學生做為校園公共設施的使用主體進行研究分析。

從思想行為模式上的分析,對于絕大多數的大學生來講,步入大學也是他們第一次離開家庭的保溫箱,獨自一人面對社會的時候,從大學以前的家庭生活中步入到了集體寄宿制的生活中。不但是生活方式的改變,更顯著的是人際交往方式的改變,加之大學生精力充沛,擁有極強的求知欲,更渴望尋求社會的交往,每一個人都希望了解別人,渴望獲得別人的肯定,大學恰恰就為大家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學習的場所。

在大學里,學習專業知識的形式更加多樣,不僅僅局限于教室和實驗室,還可以從社會這個大學獲得更多的人生閱歷。所以校園中的公共設施應該盡可能的為大學生相互之間的學習、交流、娛樂、休息健身提供場所。

從學習生活行為模式上的分析,脫離高中緊張的學習生活,大學最重要的還是學習,不過學習方式更加多樣化,大學學習通常有許多的小組討論和集體合作。大學生是一個充滿激情的群體,這些特點決定了大學生的行為模式和社會上的其它群體是有明顯區別的。大學生生活是一個豐富的、多樣的生活,當他們進入到一個新環境中,希望得到大家的認可,從而獲得滿足感和愉悅感??墒菍τ谀切┎簧朴谌穗H交往的同學,他們可能就會慢慢和與同學們疏遠,直到影響他們的學習生活,甚至會影響身心的健康發展。

大學也是一個尊重隱私的地方,任何人的行為生活都需要私密性,學生亦不例外。學生需要有一個私密的空問進行獨立思考及研究,能自由表達個人的情感及進行白我評價。所以我們在進行公共設施設計的時候都要考慮到不同的影響因素,只有這樣才能有更具人性化的公共設施設計。

大學生是大學校園公共空間活動的主體。首先大學生在學校的很多活動都是在校園公共空間里完成,可由自己支配的時間比較多,他們通常會利用業余時間在校園公共空間內進行約會、運動、交流等活動,充分展現自己的多才多藝,所以校園公共空間為大學生公共活動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臺。隨著現代大學生活動的豐富多彩,校園公共空間所承擔的功能越來越多樣化,它已超越了傳統大學校園所承擔的功能,學校更多的會利用校園公共空間舉辦一些學術性或是公益性的展覽,承辦校友或名人的演講等活動。

校園公共空間隨著環境、社會的變化是隨時變化的,它承載了學校的歷史文化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它是校園空間環境的中心,是校園開放空間體和開放性交往場所。通過實地調查分析,大學生在校園主要從事的活動有學習、約會、社團活動、運動等,歸納后主要有兩種行為活動:個體行為和群體行為,顯然相對個體活動,群體活動對于場地的空間要求比較大。

根據以上分析,大學校園公共設施分類如表1所示,

校園公共設施是校園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環境中不是孤立存在的,體現了校園的文化內涵,體現一個學校對于師生的人性化關懷。公共設施設計圍繞的核心是學校中的老師和學生,在滿足師生的使用需求的前提下,結合校園里的功能分區,創造和拓展公共空間中合理的活動方式和文化精神。根據對文獻資料的查找和對實地走訪調研情況的分析,大學校園公共設施有如下特點:

(1)由于是安放在大學校園里的公共設施,所以主要用戶都是在校大學生,在設計時應重點考慮使用得方便性。

(2)由于是在校園,人群比較密集,所以公共設施的使用率非常高。

(3)根據學生在校園內活動時的不同需求,校園公共設施的功能應能夠滿足大多數學生的需求。

(4)校園公共設施應充分體現每所院校不同的文化特色。

(5)具有包容性,公共設施在設計時應考慮不同專業學生的使用習慣。

(6)校園公共設施的設計應突破現有陳舊傳統的樣式,采用創新的設計方法來滿足用戶的需求。

大學長期以來被視為“象牙塔”,是一種人類精神的寄托和象征。大學不僅僅是學習技能本領的地方,更是全面塑造人性的地方。校園文化作為精神層面的核心和靈魂,并不能完全孤立存在,他們需要通過一定的載體,以物質的形式表現出來,比如風格各異的建筑和雕塑;傳播校園文化的廣播、網絡、報紙雜志、宣傳櫥窗等媒介設施,都在不同的方面營造著校園環境,體現著校園文化。校園公共設施作為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僅具有美化環境的作用,更應該體現校園品格、充分展示時代特征和人文精神,使大學文化精神在校園環境中得以流露、涵養。

猜你喜歡
公共設施大學校園設計
城市公共設施中的交互設計應用探究
公共設施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
淺析大學校園熱微環境
瞞天過?!律O計萌到家
設計秀
有種設計叫而專
韓國城市公共設施中的現代“興文化”體現
公用事業特許經營下公有公共設施致害的賠償——從“吃人的下水道”談起
山西大同大學校園植物區系特征分析
設計之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