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陜西農村家庭現狀對幼兒抗挫折能力的研究

2019-07-24 10:33王蓉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農村家庭抗挫折能力幼兒

王蓉

【摘 要】幼兒適應挫折、抗御挫折和對抗挫折的能力是幼兒形成良好人格,主動調整自己、克服困難,積極面對生活中挑戰的一項必備的能力。本文采取問卷和訪談的形式根據農村家庭出現的不同家庭現狀,如幼兒的成長完全由祖輩承擔、父母一方在家養育幼兒、父母雙方在家養育幼兒等不同情況的分析總結,提出相應建議用以提升幼兒的抗挫折能力,如轉變家長理念,鼓勵父母參與幼兒抗挫折能力的培養;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時幼兒園適當生成相應的課程培養幼兒的抗挫折能力。

【關鍵詞】農村家庭;幼兒;抗挫折能力

抗挫折能力是幼兒良好人格培養過程中的一項重要的能力。一個幼兒如果在養育過程中家長給予幼兒相應的環境刺激,培養幼兒良好的抗挫折能力,便有利于幼兒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能夠根據環境的變化靈活的作出自己的選擇,并正確的對待生活中出現的困難的變化??勾煺勰芰κ怯變撼砷L過程中必須培養的一項重要品質,是幼兒健康快樂成長的必備要素,也是作為未來一名合格公民的一項基本素養。

一、農村家庭現狀不同,幼兒抗挫折能力均有顯著差異

筆者結合自身研究方向,對農村不同家庭現狀的幼兒抗挫折能力進行了調研,發現幼兒在適應挫折、抗御挫折以及對抗挫折的意識和能力上存在顯著的差異,家庭教養方式、家庭氛圍以及家庭教養成員不同,幼兒在面對困難情境過程中的抗挫折能力均會受到影響,結合課題開展過程中展開的問卷和訪談,筆者發現不同家庭現狀下,幼兒的抗挫折能力均有不同表現,主要呈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父母均不在家,由祖輩照顧的幼兒抗挫折能力出現兩級分化。

目前在大多數農村家庭,由于經濟因素的影響,家庭中年輕父母期望外出打工掙錢改善家庭生活狀況,加之自身育兒知識和素養的缺乏,便把幼兒放在農村由其祖輩進行照料,認為幼兒還沒有進入學齡階段不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只要吃飽穿暖不生病保證安全就可以。在這種情境下,會出現兩種狀況,一種為老人的隔代親,對幼兒過度溺愛,對生活中和學習中的各項事情包辦,吃飯不好好吃便追著喂,衣服不會穿就每次幫著穿,盡量滿足幼兒的各項需求,久而久之幼兒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在這種情況下,當幼兒脫離了祖輩對他無微不至的保護傘,便成了一事無成的“失敗者”,不會樂觀的面對生活中的各種變化,無法克服困難,調整自己心態,積極面對生活的挑戰。另一種情況,同樣也是留守兒童,父母經常提醒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幫爸爸媽媽照顧好爺爺奶奶,即使小也是家里重要的一員,要做一名承擔責任的家庭小成員。祖輩在現實生活中也是盡可能的讓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幫著祖輩料理家務,參與做飯、喂牲口、農活等其他事宜。這種幼兒在成長過程中體驗到了家人的辛苦和不易,因此會養成堅強、勇獨立的優秀品質,這種幼兒在面對困難情景時仍能夠不氣餒、不放棄、不抱怨,主動承擔責任,這種幼兒的抗挫折能力就會很強。

(2)父母一方在家的幼兒,因父母性別不一樣幼兒的抗挫折能力也存在差異。

在農村家庭如果父親外出,由母親照管的幼兒抗挫折能力普遍不佳。農村母親自成家便接受相夫教子傳統文化的影響,認為作為一名母親照顧好孩子的衣食住行理所應當,但卻忽視了對幼兒養育中的過程品質培養,只注重了幼兒飲食的花樣以及穿衣的款式。加之平日無事便在村里參與各項娛樂項目,甚至因為各種娛樂忽視了幼兒的健康成長,母親的這種形象對于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以及對待生活的態度產生了極為惡劣的影響,這種幼兒遇到挫折便會退縮或歸因于外部,害怕困難逃避挑戰。

如果在家庭中母親外出務工,幼兒由父親照顧,那么幼兒的抗挫折能力也會不一。一種父親通過自己的行動向幼兒暗示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時還要幫著父親做家庭中的其他瑣事,父親的處世風格、一言一行、勤勞誠懇都會給幼兒一個暗示,這種幼兒在生活和學習過程中能夠主動接受各種變數,采取積極的態度適應生活中的各種挫折和挑戰,并采取積極的措施對抗挑戰。同時還有一種父親,整日無事可做,無法擔負起作為一名父親應承擔的責任,讓幼兒的成長放任不管,使幼兒完全在一種放任的狀況下成長,這種幼兒的抗挫折能力也是比較差的。

(3)父母雙方均在家,由于父母教育理念的不同幼兒的抗挫折能力也存在差異。

中國家庭自古就有“你只管把自己的學習搞好,其他事情都不用管”的傳統思想,希望自己的孩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這種家庭的父母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結果,“小學化”的傾向導致父母對幼兒有過高的學業期望,不注重幼兒學習過程中認真思考,解決困難,主動學習等學習品質的培養,一味的追求考試的結果以及學業水平的高低,讓幼兒提前學習識字、算術,這種幼兒很可能因為這種拔苗助長喪失了學習的興趣,而家長的步步緊逼使幼兒一度的否定自我,自認為自己什么都比別人差,這種惡性循環不但使家庭氛圍受到了影響,還使幼兒失去了對學習的探索興趣,同時幼兒養成了遇到困難逃避,害怕父母指責不敢表達自己真正想法,為了討好父母獲得表揚的偽學習狀態,解決現實問題突發事件的抗挫折能力差。

二、提升幼兒抗挫折能力的相關建議

根據筆者對不同家庭環境中不同幼兒抗挫折能力水平差異的深入分析,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提升幼兒的抗挫折能力。

(1)轉變家長觀念,鼓勵父母參與幼兒的成長

借助外界大眾媒體的宣傳以及幼兒園專業幼兒教師的影響,鼓勵父母就近找工作,爭取每天下班后都能回家參與到幼兒的養育過程中來。不養不育、只養不育的家長是不服責任的。只提供物質基礎,不對幼兒進行心靈滋養的家長是不合格的。幼兒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原生態家庭氛圍對于幼兒今后良好人格的培養有重要的價值。有關研究表明,成人某方面心理的缺失都可以在他童年時期找到相應的影子,因此應該提升家長素質,鼓勵家長教育兒童首先提升自己,做到和幼兒的成長與時俱進。良好的家庭氛圍以及父母角色的不同分工對幼兒抗挫折能力的培養有重要的意義。

(2)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的抗挫折能力

幼兒作為家庭中的一員,幼兒自小應該培養其家庭責任感,不僅盡可能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應該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家庭解決某些困難。例如生活中幼兒自己吃飯、洗臉、刷牙、穿衣,同時幫助父母料理農活、洗衣做飯,體諒父母的艱辛和不易。同時可以通過故事講授和看宣傳片的形式培養幼兒的抗挫折力,例如《感動中國》、中國十佳少年等優秀影視資源,使幼兒尋求更多的正能力,在榜樣示范的作用下培養抗挫折能力。

(3)提升幼兒教師素養,教師結合現狀生成相應課程,培養幼兒的抗挫折能力。

作為專業的幼兒教師,必須根據幼兒的實際需求以及幼兒興趣,結合家長需求創設相應的課程,使幼兒在幼兒園通過教師的專業引導以及幼兒之間的相互學習,使幼兒在興趣中、在游戲的直接感知中提升幼兒的抗挫折能力,為幼兒良好人格的形成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崔華芳主編,挫折教育——讓孩子在逆境中成長[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農村家庭抗挫折能力幼兒
如何讓幼兒愛上閱讀
應用音樂教育培養小學生抗挫折能力的思考
關于農村家庭子女教育的科學理念和正確方法
培養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關鍵
從容面對挫折:青年成長中的必修課
讓幼兒的每一天充滿陽光——論幼兒自信心的建立和培養
以農村為例探討家庭暴力的起因與防控舉措
以農村為例探討家庭暴力的起因與防控舉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