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過程中農村不良風氣和陳規陋習的消極影響及應對策略研究

2019-07-24 10:33邢琳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思想道德建設鄉村文化鄉村振興戰略

邢琳

【摘 要】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封建迷信、人情消費、社會公德意識淡漠、誠信缺失等農村不良風氣和陳規陋習嚴重制約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要清醒認識鄉風文明建設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要意義,清醒認識祛除不良風氣和陳規陋習的緊迫性、必要性。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弘揚鄉村傳統優秀文化、豐富鄉村文化生活,力爭使不良風氣和陳規陋習無處立足,確保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農村小康目標如期實現。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不良風氣;陳規陋習;思想道德建設;鄉村文化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指出,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必須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農民精神風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梢钥闯?,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戰略的軟實力,是重要保障,必須高度重視,把鄉風文明作為鄉村振興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力祛除農村的不良風氣和陳規陋習,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融合起來,將自治、法治和德治結合起來,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長期的、潛移默化的教育引導,將鄉村文明滲透到農村生產、生活各個方面,內化于心、外踐于行,直至變為村民的自覺行動,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提供源源不斷、用之不竭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因此,以鄉村振興過程中農村不良風氣和陳規陋習的消極影響及應對策略調研為研究對象,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一、鄉村振興過程中農村不良風氣和陳規陋習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基于鄉村文明的研究視角。當前我國新農村鄉風文明建設中存在封建迷信抬頭、陳規陋習盛行、人情消費泛濫等問題。

二是基于精神文明建設的研究視角。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面臨的問題是一項復雜而浩大的工程。我國農民人口基數大、分布散而廣,由于經濟發展水平、教育文化以及傳統觀念等差異較大,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參差不齊,尤其是賭博和焚香磕頭等現象最為突出。

三是基于社會公德建設的研究視角。我國轉型農民的整體道德素質滯后于城鎮化發展要求,存在農民社會公共意識淡薄、傳統倫理道德的衰落和家庭代際關系的失衡,文化和思想多樣化等情況,這是社會公德建設必須面對的客觀現實。應立足于農村實際,從夯實社會公德建設的思想基礎、完善社會公德保障機制、優化社會公德的生長環境等方面構建新時代農村社會公德建設體系。

四是基于誠信建設的研究視角。農民誠信意識的培育對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形成文明的鄉村風尚、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改善農村的金融狀況有重要的意義。但是由于農民文化素質低、低信任度的傳統文化以及農村信用體系不完善等原因,農民誠信意識還是比較淡薄的。

綜上,我就不良風氣和陳規陋習的消極影響,提出如下對建議和對策:

一是要清醒認識鄉風文明建設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要意義,清醒認識祛除不良風氣和陳規陋習的緊迫性、必要性,將之作為基礎性工程、系統性工程、戰略性工程抓緊抓實抓好。

二是要直面查找農村不良風氣和陳規陋習,科學界定、準確把握,嚴防因噎廢食,把本該屬于傳統習慣的因操作失當或夸大而錯劃為陳規陋習。

三是要全面查找不良風氣和陳規陋習的成因,堅持用歷史的、全面的、系統的觀念,既要考慮外來因素,又要考慮地域因素,既要考慮定性,又要考慮定量,查找其根本原因。

四是著眼于建設具有本地特色的鄉風文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以鄉村自治、法治、德治為統攬,既要堅決祛除不良風氣和陳規陋習,又要有效矯正風俗習慣和村規民約,提出針對性強、可操作性強、群眾基礎廣泛的對策措施,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施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基于以上認識,筆者認為應從如下幾方面展開工作:

一、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

切實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堅決拋棄不良風氣和陳規陋習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思想道德基礎

(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依托農村現有各類宣傳載體、文化陣地,綜合運用“圖說我們的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和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平臺和載體,用農民群眾聽得懂的語言和生活化的方式,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進行規劃,推動進村入戶、入腦入心。把核心價值觀的要求體現到社會治理,融入村規民約,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明風尚。

(二)鞏固農村思想文化陣地。深入推進文明村鎮創建,持續深化“五星文明戶”創評,健全完善村規民約,充分發揮紅白理事會作用,不斷規范道德講堂建設,切實加強志愿服務隊伍建設,豐富活躍文化廣場活動著力打大“好人榜宣傳效應。繼承弘揚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與美麗鄉村建設相適應的新鄉賢文化,利用道德講堂、“鄉村舞合”等平臺,邀請優秀基層干部、鄉村教師、退伍軍人、文化能人、返鄉創業人士等新鄉賢走進道德講堂、走上“鄉村舞合”進行演講演說,發揮好新鄉賢的示范引領作用。

(三)倡導誠信道德規范。持續深化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培育正確的道徳評判和道德責任,不斷提升全社會德治水平。在強化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時,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步伐,進一步完善“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形成比較完備的信用體系、規范運作的用服務市場及有效的社會聯防機制。培育良好家風,傳承中華民族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優良傳統,教育引導廣大農民群眾在為家庭謀幸福、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作貢獻的過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風尚,以每個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

二、弘揚鄉村傳統優秀文化

新時代鄉村文化,堅持傳承與創新結合,堅持地域特色、民俗風情與吸收外來文化并重,體現物質形態與精神氣質一致。要合著新時代的節拍,不斷賦予時代內涵、豐富表現形式,不斷創造新的文化形態和新的文化自信。

重塑鄉村文化生態。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鄉村特色文化符號和手工技藝、民間小調、民俗活動、民間傳說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鼓勵支持有條件的村因地制宜建設一批鄉村記憶館、民俗文化陳列室,使鄉村成為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的文化之鄉、精神家園。加強農村文藝人才的培養選拔,加大農村文藝人才職稱評聘力度、評選命名一批“鄉土文化名人”,培育挖掘一批鄉土文化本土人才。引導社會各界人士投身鄉村文化建設,將鄉村建設成“環境美、風尚美、人文美、秩序美、創業美和“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的“五美三風”鄉村,全面激發鄉村文化活力,打造風清氣正的文明鄉村。

三、豐富鄉村文化生活

健全完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增加優秀鄉村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一)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鞏固提升國家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成果,實施鄉村公益性文化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健全縣鎮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揮縣級公共文化機構輻射作用,推動數字文化場館建設,持續推進縣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數字化建設,加快推進農村數字電影放映、數字廣播電視戶戶通、數字農家書屋全覆蓋進程,農村群眾基本公共文化服務質量全面提升。

(二)增加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完善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一步優化鄉村文化服務項目,拓展鄉村服務領域提高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紀念館、美術館和鎮綜合文化站免費開放服務水平。建立鄉村群眾文化需求反饋機制,及時準確了解掌握群眾文化需求,完善鄉村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目錄,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力度,開展文化惠民“菜單式”“訂單式”服務,提供更多更好的農村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深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推動全民閱讀進農村進家庭。

(三)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鼓勵支持鄉村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支持行政村組織以社火隊、舞獅隊、廣場舞隊、刺繡社、秦腔自樂班等民間自辦文藝社團建設,廣泛開展群眾自辦文化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體育活動,促進群眾體育常態化開展。

猜你喜歡
思想道德建設鄉村文化鄉村振興戰略
“黨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基層治理創新
淺談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識和思考
醫院職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被人情綁架的鄉村酒席——記憶鄉村文化
新時期文藝工作者思想道德建設路徑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