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性就是情商高嗎

2019-07-24 10:33胡諜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科學主義理性主義情商

胡諜

【摘 要】“五四”以來科學、理性一直是中國人乃至人類追求文明與進步的目標。因缺少另一端的張力,科學、理性已泛濫為“科學主義”和純粹理性,導致了科學的傲慢與理性的狂妄。本文喚醒人們對這一誤區的關注,從另一端來救濟科學與理性的弊端。

【關鍵詞】科學主義;純粹理性

通常,人們把面臨大事有靜氣、泰山崩于前而不眨眼看成情商高的表現,認為情商高的人就是克制、自律、能壓抑情感服從需要,也就是認為情商越高越理性。加之,近現代以來,科學戰勝宗教,為人們普遍信奉。支撐科學的,正是理性。因此,人們越崇尚科學,越追求理性。理性也成為情商高的標志。本世紀以來,科學的傲慢和理性的狂妄已經結出了許多惡果,有必要大聲疾呼,走出誤區了!

一、科學的傲慢

“科學”一詞可從兩方面解釋。作為學問的科學和作為思維方式的科學。作為學問的“科學”主指自然科學。作為思維方式的科學,指合符邏輯和規律、具有真理性因而是正確的。以此為基礎的觀念或思維方式,稱為科學精神。

我們從小到大所受的教育,就是這種科學精神。以致我們言必稱“科學”:說你的思維是對的,就冠以“科學思維”;說你的思維不對,則戴一頂“不科學”的帽子;乃至于你的想法、觀念、做法,都可以用“科學”“不科學”來區別正誤,判斷高下。一旦被定義為“不科學”,則錯誤、低劣、荒唐、無理,永世不得翻身。我們甚至認為科學可以解決一切。今天的種種難題、缺陷、不如意、不理想,都因為科學不發達所致,只要科學發達了,所有的問題就解決了。

作為學問的科學,被視為萬能,被人們無限崇拜,當然就狂妄傲慢起來。居廟堂之高,就想:環境污染算什么?先污染,后治理,反正有科學。資源枯竭算什么,科學還可以發現新的能源,只要科學發達,能源有的是。處江湖之遠,就想:炒菜不好吃是不懂科學,身體不好是不懂科學,帶娃帶不好,是不懂科學。一旦科學,全都解決。

我們從相信科學,到迷信科學,再到夸大科學,最后深信科學萬能。

這條科學主義的不歸路,是如何走出來的呢?

科學與迷信對立,始于人類早期,經中世紀搏殺,至近代科學完勝。

人類之初,天人不分,人們對世界的認知,一半由經驗,一半由想像。至古代文明時期,人們逐漸體認到天人兩分,開始懷疑神話、傳說,注重自己的經驗,開始探求現象背后的規律。到中世紀后期,哥白尼天體運動說,可算近代科學精神的開端。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又推進了科學精神的發展。近代資本主義萌芽,又把上帝拉下神壇。隨之而來的是自然科學誕生和工業革命,神學節節敗退,科學大獲全勝。從此,不僅自然科學獨霸神壇,而且科學帶來的巨大成就和實惠也讓科學精神迅速普及,乃至于整個現代文明都飄揚著科學的旗幟,由科學精神的狂迷,進而至于科學主義。

上世紀中期以來,科學的負面影響逐漸暴露。環境破壞,資源枯竭,物種滅絕,氣候惡化,惡病蔓延,給了科學主義當頭棒喝。從上世紀羅馬俱樂部《增長的極限》敲響了資源枯竭的警鐘,美國自然主義小說《寂靜的春天》又拉響了環境破壞的警報,人們開始認識到,科學不是萬能的;科學的傲慢必然帶來人類的災難。于是,人們著書立說,發表演講,游行集會,抗議濫用科學;許多國家出臺法律對科學的任性加以限制;許多科學家走出實驗室走進教堂?,F在,狂奔的科學主義馬車才被剎住。

但這是在西方!

比西方文明慢了半拍的中國,此時正好趕在科學主義這個點上。從完整意義上講,中國古代沒有狹義的科學,自然科學這門學問被稱為“格致”,包涵在倫理之學中,沒有獨立發展起來。直至“五四”提出“德先生、賽先生(science)”,科學方正式登場。經過百多年的倡導、普及,伴隨著工業文明的發展,中國人才被植入了科學精神。當代中國正處于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化之中,剛剛嘗到了現代工業的甜頭,對科學的迷信還沒有被喚醒。處于享受科學盛筵的狂歡中的中國人,來不及認清科學的傲慢。

二、理性的狂妄

科學的背后是理性,因為科學是理性思維方式的結果,理性的精華是科學??茖W的傲慢是理性的狂妄的延伸。

理性是人類認知內外世界的一種態度、方式和取向,其特色是突破感性直入事物內部把握其本質和規律,主要方式有抽象、概念、判斷、推理、分析、綜合、演繹等。

與之相反的人類另一種認知方式是感性方式,這種方式看重感覺、知覺、經驗。

代表理性、感性兩大方式的哲學流派從古代就開始對立。

理性主義古代以畢達哥拉斯和愛利亞學派的巴門尼德為代表,主張撇開事物的現象把握其本質和規律。經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形成了西方理性主義的傳統。再經過中世紀理性主義,到黑格爾時,近現代理性主義已經雄霸西方思想界,成為西方哲學的主流。

與之對立的感性主義雖也有自己的傳統,但一直難居主流。這一派從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的古希臘智者哲學代表人物普羅塔哥拉開始,經中世紀有名言“理性是激情的奴隸”的休謨發展,再到近代大哲學家康德,頻頻發聲,也始終未成主流。即使以《純粹理性批判》聞名的康德,終其一生,其實也是一位理性主義者。

到了現代,理性主義的弊端日益暴露,激發了對手感性主義狂飆突進。從尼采、叔本華、柏格森把意志、情感、欲望和生命沖動奉為人的本質伊始;到弗洛伊德把人的所有行為包括理性行為都歸為里比多的發動,而里比多是本能尤其是性本能;再到薩特的存在主義、胡塞爾的現象學,感性主義一舉奪得了哲學的主陣地,代替理性主義成為思想界的主流。

但是,感性主義這一脈沒有在中國發展起來。一則因為尼采、叔本華、柏格森哲學曾被某些人信奉而被定為反動,再則因弗洛伊德泛性論為中國傳統倫理文化所不容,致使理性主義在中國一枝獨秀,稱王稱霸。

理性主義鄙視感覺,貶低情感,排斥宗教信仰,視感性主義為幼稚膚淺,宣稱只有理性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把理性的功能夸大到無限。至此,理性主義取代上帝登上神壇,睥睨萬物,傲慢狂妄。

三、理性與人格

最近網絡冒出一新詞“理性憤怒人格”,可見中國人對理性的崇拜到了何種地步。憤怒即情緒,即感性,本就與理性對立,何來“理性憤怒”?當“憤怒”都可以冠以“理性”而獲得肯定時,理性便已成為正確、適度、合理、科學的代名詞。反之,所有愚昧、沖動、失控、情緒化都冠之以“不理性”。一旦貼上“不理性”的標簽,崇高的信仰就被貶為迷信,高尚的情感被視為幼稚,高峰體現被定義為可笑,激情被目為不成熟,感覺被判為不可靠。

我們的父母,更是把理性奉為培養孩子的標準,把理性等同于成熟,爭相把孩子培養成理性、聰明的人。

殊不知脫離感性的純粹理性是多么可怕。

首先,人類的理性永遠是有限理性。不管人類的心智發展到何種程度,理性都是有限的,不可能窮盡對事物的認知,也不可能不出錯。妄圖用理性支撐的科學駕馭一切、控制未來,便是理性的狂妄。

其次,理性與功利相聯系,容易導致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理性的特點是權衡利弊、趨利避害。這種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的取向,必然導致對不計利弊的崇高的遠離,對不講功利的信仰的背棄,對“無用之用”的“大用”的貶低。長此以往,“朝聞道夕死可矣”“論是非不論成敗,論萬世不論一時”的孔顏人格將蕩然無存。

再次,理性主義缺乏美感。理性的觀照和理性的思維聚集于事物的本質、規律,忽視和貶低事物的形式,必然導致對審美的輕視。在理性主義看來,月亮里沒有嫦娥,桂花樹也不過是環形山,一輪生動活潑、充滿詩意和故事的月亮,只不過一個冰冷的星球。以一雙理性的眼睛看來,“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奔流到海不復回”的黃河不過是H2O;“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的美女不過是碳水化合物。

最后,理性主義排斥情感,尤其排斥激情,人永遠處于得失成敗的算計中,親情看利弊,愛情計成本,尊嚴被辱不敢怒,戀人在側不敢愛,人前人后麻將臉,群居獨處套中人。

如果把理性視為成熟,把孩子培養成理性人格,那你的孩子可能功成名就,但永遠不會幸福。

成熟的人格是理性感性比例合適、結構完善的人格。埃森克把人格分為敏感-不敏感、穩定-不穩定兩個維度,兩個維度都居中才是成熟人格。任何一個極端都是可怕的。過度感性的人是沖動人格,過度理性的人是冷酷人格。

父母們注意了,那種過度聽話的孩子,可能是過早理性、過度理性的人格,用弗洛伊德的話來說,就是超我(道德的我、父母的我)太強、本我(本能的我、兒童的我)太弱。這種孩子的聽話,要么出于恐懼,要么出于討好,要么缺乏安全感。理性得喪失天性和童真的孩子,才是最可怕的孩子!

猜你喜歡
科學主義理性主義情商
你過得不好,是因為“假情商”太高
反科學主義與“世紀末”文學的“時空”意識重構
“科學主義”影響下的五四文學
低情商的6個原因
包豪斯理性主義設計思想芻議
從理性主義到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利益觀的形成理路研究
法治評估中的科學主義:反思與揚棄
淺析烏爾姆學院理性主義的來源
沒有表達,哪來的情商?
論梁遇春散文中的非理性主義思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