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文化強國的少數民族文化發展趨勢

2019-07-24 10:33胡鈞華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少數民族文化文化強國

胡鈞華

【摘 要】當前,在推進“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的發展布局當中,應注意到少數民族文化對于中華民族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和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在這些政策的引導下,當前,我國的少數民族而文化事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新的問題和困難。

【關鍵詞】文化強國;少數民族文化;發展成就;戰略機遇

一、少數民族文化繁榮發展的基本原則

習近平總書記在各個大會上發表講話都提到要加強文化自信和提升文化軟實力,在這里總書記提到的這些內容都要求建立在5000多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之上,我們的文化有著深厚的歷史基因,因此文脈不可斷裂。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的時候,習總書記在三個自信之上又提出了四個自信,在這四個自信當中,習近平總書記突出強調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它更基礎更廣泛并且更深厚。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我國提出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這將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細化和加深。在十八屆四中全會上,對于全面進行依法治國的具體內容又進行了充實,提出要在文化法制建設上多做努力,這些國家新工作方向的指出對于個少數民族而言也猶如一盞燈火,為它們今后的發展指出新的道路,提出新的要求和建議,起到了一定的模范帶頭作用。一直以來,我們都將少數民族的發展看的至關重要,因為我們同呼吸共命運,我們認為,對于少數民族而言,促進其文化發展、加強對自身文化的自覺和自信從根本上來說,是為了增加對我們偉大祖國的認同,包括文化和民族,堅信我們是一家人。這有利于促進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所以說,為了增強我們與個民族之間的團結,就需要不斷地加強各民族之間的民族認同,文化認同,要保持一種中華民族的意識,這是根本的前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偉大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中共中央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少數民族發展的政策,涉及到少數民族文化資源保護、人口素質提高和文化權利等方面。自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有針對少數民族的發展問題出臺了許多新政策。僅2016一年,中央就分撥23.85億元的專項資金專門用來促進少數民族的文化事業發展。而在人才調配上,國家也是積極鼓勵機關干部和一些發達地區優秀人才遠赴各少數民族地區進行援建工作,同時,也在少數民族地區選拔一些骨干到發達地區和中央機關進行學習和體驗,加強雙方的交流,有利于增進了解,從而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除此之外,文化部和國家民委也分撥經費給少數民族地區,利用這些經費少數民族地區可以加強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和文化素質。在一系列經費和人才的幫扶下,少數民族地區體會到了中共中央的愛與溫暖,這些政策不僅可以體現出中央對于少數民族的關心,而且對于少數民族各地區而言,也是一次全新的發展機遇。對于國家而言,推動少數民族的繁榮發展對于打造文化強國和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具有非凡的意義。

二、“十二五”時期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理念與顯著成效

1.服務于基層文化建設,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公務服務體系的健全和完善。習總書記曾在各個大會上做出關于大力發展文化的重要講話,總書記提出,在大力發展文化事業的過程中,尤其要關注農村地區的文化發展情況,實施一系列惠民政策,從而增強文化服務能力。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要建立健全公共服務體系,對于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發展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關心,因為少數民族地區由于地理和自然環境等影響,導致其經濟發展滯后,文化發展也處于較低水平。在“十二五”期間,國家還專門制定了“春雨工程”,專門針對少數民族的文化發展,在文化基礎設施方面提供了許多便利,為其舉辦活動和培養人才奠定了基礎。

2.加強供給側改革,提高少數民族文化創新能力。面對我國經濟發展新形態,中共中央提出了供給側改革的措施,對于少數民族而言,也要緊跟國家的供給側改革步伐,牢牢圍繞改革來進行?,F實告訴我們,少數民族文化發展的問題不是在于少數民族人民的需求小或者沒有需求,而是不滿足他們的要求,許多文化內容和形式隨著社會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變化,對于少數民族人民的文化欣賞口味而言,也隨著時代的發展產生了不同的變化,那些舊有的文化內容和形式已經不能夠符合當前少數民族人民的文化趣味。在“十二五”期間,中央以及國家不斷地退出一系列文化創新的措施,積極促進我國文化創新機制的完善和健全,比如在新聞媒介行業大力推動供給側改革,不斷地增強民族文化的創新性和時代性。在新疆、西藏、廣西、寧夏、內蒙古和四川、云南、甘肅、青海4省藏區等也是俱進,共同開啟少數民族新聞出版行業的改革,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更是做出了大范圍的努力,比如說設置了基層的新華書店網上營業地點,流動售書車的推廣,更重要的是利用互聯網為各少數民族的文化發展提供了便利,基礎設施方面涉及眾多項目,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少數民族地區出現了許多優秀的文化作品來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

三、少數民族文化發展的對策建議

1.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我國5000多年優秀的中華文化建設過程中,少數民族地區也發揮了自己的能力和貢獻,可以說,他們是重要的參與者也是創造者,少數民族文化在中華文化中體現著自己的價值,因此在面對少數民族的文化發展時,也應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文化立場,尊重他們的主體性地位,堅持扎根民間,以人民的利益和需求作為最重要的導向,由此來加強漢族和各個少數民族之間的關系,并且還能夠從整體上提升我國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

2.推進精準扶貧戰略,為少數民族文化發展尋求新的可能性。少數民族由于受到其地理和自然等因素的影響,經濟發展都比較滯緩和落后,因此西部是我國精準扶貧的主戰場。貧困在本質上不僅僅屬于經濟落后,更多時候還代表著文化的落后,文化與經濟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因此當地人民的思想文化落后對于其經濟發展而言,也是其負面作用的。因此,在精準扶貧過程中,不僅僅要針對經濟發展提供幫助,更重要的還要加強當地的文化建設,提升他們的思想開放程度,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新思想和新理念。

【參考文獻】

[1]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強勁,但整體脫貧難度大[N]. 孫文振. 中國民族報. 2016 (003).

[2]文化部:支持民族地區加速發展文化事業[N]. 閔文軒. 中國民族報. 2016 (001).

猜你喜歡
少數民族文化文化強國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強國建設
“文化強國”戰略下政治意識文明建設的路徑
新媒體傳播環境下貴州黔南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研究
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元素在網頁設計中的運用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