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哈爾濱城市史上兩次重要的中俄文化碰撞

2019-07-24 10:33劉尚偉聞永健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東正教文廟哈爾濱

劉尚偉 聞永健

【摘 要】上世紀20年代,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與俄羅斯發生了第一次文化碰撞,即修建極樂寺和文廟。50年代,哈爾濱又發生了東正教遷墓事件,也是一次中俄文化之間的碰撞。正是這兩次強烈的中俄文化碰撞造就了如今獨一無二的哈爾濱。本文簡要介紹哈爾濱的俄羅斯文化,詳細闡述哈爾濱的兩次中俄文化碰撞,為相關學者理解哈爾濱的中俄文化沖突提供參考。

【關鍵詞】哈爾濱;極樂寺;文廟;東正教

公元9世紀,俄羅斯起源于東歐平原,于16世紀發展成為橫跨歐亞大陸的統一國家,隨之開始迅速擴張。到了17世紀中葉,俄羅斯的版圖已經擴張到了西伯利亞地區。19世紀末,俄羅斯開始了資本輸出式的經濟侵略,其中的顯著代表就是修建中東鐵路。而在中東鐵路的修建過程中,哈爾濱起著關鍵作用。哈爾濱的俄羅斯文化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產生的。隨著“十月革命”的爆發,沙俄的不斷失敗,大量白俄貴族涌入我國東北地區,哈爾濱正是這些白俄貴族的主要聚居城市,他們不僅帶來了大量財富,也將俄羅斯文化帶到了哈爾濱,使得哈爾濱至今仍保留著大量的俄羅斯文化,哈爾濱更是有“東方莫斯科”的別名。

一、哈爾濱的俄羅斯文化

去過俄羅斯的人,再行走在哈爾濱的街道上,就能夠強烈地感受到俄羅斯氛圍,仿佛置身于俄羅斯一般;哈爾濱的道里及秦家崗,這里的建筑可以說基本上都已俄羅斯化,這里有很多街道仍沿用俄語名。這正是哈爾濱被稱為“東方莫斯科”的重要原因??梢?,俄羅斯文化對哈爾濱的影響極為深遠。

二、上世紀20年代的中俄文化碰撞

上世紀20年代初,俄羅斯內戰,我國逐漸收回了沙俄時期被侵占的土地。為使中國文化能夠取代俄羅斯文化,中國政府下令修建了極樂寺和文廟這兩大極具中國特色的建筑。這正是中俄文化在中國東北地區的第一次碰撞。

(一)上世紀20年代中俄文化碰撞的背景

上世紀20年代,蘇維埃政府掌權,我國人民逐漸將掌握在俄國人手中的領土收回。時任中東鐵路稽查局局長的陳飛青提議在哈爾濱修建一座佛教廟宇,并促使當時的“護路總司令”朱慶瀾帶頭,發起籌資。陳飛青后又通過當時的“民國總理”段祺瑞的秘書馬冀平籌得5萬元的資助款。1923年,這座名為“極樂寺”的佛教寺廟正式動工。與此同時,東北地區最高領導人以及哈爾濱政府首腦,張學良和張景惠也深感哈爾濱過于俄羅斯化。為了消除哈爾濱地區的俄羅斯化,擴大中國文化對哈爾濱的影響,隨即下令修建了“文廟”[2]。

(二)極樂寺和文廟的修建過程

在修建極樂寺和文廟的過程中,蘇聯政府已經徹底地取代了沙皇俄國,并試圖重新掌控中東鐵路。對極樂寺和文廟的修建,他們堅決反抗和抵制,他們不愿意將鐵路的建設資金投入到中國傳統寺廟的修建中,甚至想要將這筆資金用于建設俄式建筑。而當時的哈爾濱政府沒有放棄,最終蘇聯方面同意支付這筆資金。極樂寺和文廟的建筑風格和結構充分的展現了中國傳統建筑形式,有效地承擔起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作用[3]。

(三)極樂寺和文廟修建事件的意義

沙俄時代遺留下來的俄羅斯教堂促進了哈爾濱與俄羅斯開展文化交流,這些充滿俄羅斯風情的建筑也成為了哈爾濱的特色城市景觀。而極樂寺和文廟的修建,不僅是為了“去俄羅斯化”,更是加強了中國人民的凝聚力。眾多哈爾濱市民,乃至全中國人民都為兩座廟宇的建設添磚加瓦,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4]。

三、上世紀50年代的中俄文化碰撞

上世紀50年代末,在哈爾濱發生了第二次較重大的中俄文化碰撞,當時我國已經徹底收回了整個東北的統治權。為了更好促進哈爾濱的城市發展,哈爾濱市政府決定將市區內的所有墓地遷出市區,其中就包括東正教墓地,這就導致了第二次大型中俄文化碰撞[5]。

(一)東正教墓地遷移事件的發生與發展

哈爾濱市政府決定遷移東正教墓地時,大部分的俄羅斯僑民不理解也不認可這一決定,他們強烈要求教會轉達他們的意見,要求哈爾濱市政府停止遷移墓地的活動。阻撓東正教墓地遷移的人認為逝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東正教教徒出于對宗教的虔誠對該事件進行阻撓,教徒的領導人則是為了鞏固宗教權威,并以此獲取權力和利益,還有些人則是不愿意出資遷移墳地。

針對這些的問題,哈爾濱市政府加大宣傳力度,使更多的教民和僑民認識到遷墳的正面作用。為了減少神職人員的抵觸情緒,允許教會對無主墳的墓碑和圍墻進行處理。同時,蘇聯總領事館也表達了支持遷墳的意見,哈爾濱公安部門對一些有暴力行為的僑民予以嚴懲,針對個別惡劣分子采取了強制措施,有效地保證了遷墳工作順利進行[6]。

(二)東正教墓地遷移事件的結果

在哈爾濱市政府進行了大量的宣傳教育工作、采取了有針對性的處理措施之后,大部分的僑民都已經轉變了對遷墳事件的態度,哈爾濱市政府還幫助教民在新墓地上建立了大量的配套設施,并向東正教會撥款4000元人民幣,賠償他們的損失。針對未遷出的墳墓,采取深埋的處理方式。經過了一年的時間,該事件最終得以順利解決[7]。

(三)東正教墓地遷移事件的意義

通過對這一事件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巨大的中俄文化差異:我國人民不會在居住區修建墓地,墓地的位置通常在城市郊外;而俄羅斯人則將墓地建在城市的中心地帶。究其原因是因為兩國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存在巨大差異。從哈爾濱市政府處理該事件的整個過程中,我們看到政府部門開展的工作是非常全面細致的,首先找到了僑民不愿意遷墳的原因,進而采取了具有針對性的處理方案,避免這一事件的影響擴大[8]。哈爾濱市政府沒有采取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而是通過溝通和教育解決問題,充分展現了大國風采[9]。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哈爾濱的百年歷史中,中俄兩國之間的文化碰撞屢見不鮮。不管從社會文化角度和還是從經濟發展角度來看這段歷史,俄羅斯文化對哈爾濱都具有深刻的影響。單純的否定或肯定這段歷史,都是不正確的,也是不理性的。在如今的新形勢下,如何正確的看待這段歷史,更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

【參考文獻】

[1]王志軍.論哈爾濱城市史上兩次重要的中俄文化碰撞[J].西伯利亞研究, 2016,43(6):82-87.

[2]邢芳芳.哈爾濱歐陸風情文化在中俄關系影響下的發展歷程[J].青年文學家, 2014(30):166-167.

[3]張蕾,任虎.異形文化的碰撞與交融——哈爾濱市城市建筑的重要表征[J].藝術研究,2016(4):13-14.

[4]龐學臣.俄僑歷史文化——哈爾濱的城市記憶.中國博物館協會城市博物館專業委員會第五屆學術年會;中國博物館協會城市博物館專業委員會第六屆學術年會[J].黑龍江社會科學,2016(4):13-14.

[5]王志軍,姜玉洪.論20世紀早期東正教對哈爾濱城市文化品格的影響[J].西伯利亞研究,2016,37(1):36-41.

[6]唐戈.分立與交流:哈爾濱俄羅斯文化與中國文化的關系——一項歷史人類學的研究[J].俄羅斯文藝,2016(6):59-62.

[7]沙育超.中俄:從經貿合作到文化交流——首屆中國俄羅斯(哈爾濱)文學合作交流會的回眸與思考[J].活力,2016(13):12-12.

[8]譚杰.淺析基于城市文化景觀特性的遺產保護——以哈爾濱圣索菲亞教堂修復工程為例[J].城市建筑,2016(17):233-233.

[9]蔡欣欣.憶60年中俄音樂交流之輝煌 共建交流可持續發展之環境——“2009中國哈爾濱·中俄音樂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J].北方音樂,2016(2):32-33.

猜你喜歡
東正教文廟哈爾濱
我平等地嫉妒每一個去哈爾濱的人
四川省資中文廟的建筑發展史及其修復研究
“祭如在”與文廟祭祀
云南文廟介紹
——巍山文廟
大蛋糕
文廟開筆大典
中國東正教的現狀與反思
奇妙的哈爾濱之旅
在東正教之外
《老哈爾濱的回憶》國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