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跨文化交際語境下的語用失誤

2019-07-24 10:33李曉萍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交際語境語用失誤對外漢語

李曉萍

【摘 要】越來越多的外國學習者為了各種原因來中國學中文,他們擁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維習慣等,文化差異的存在對他們學習漢語和同中國人交際交流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此,植根于文化的語用失誤不可避免地出現在他們的漢語交際之中。

【關鍵詞】對外漢語、語用失誤、交際語境

1.引言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其中交際性是語言最本質的功能。在跨文化交際中往往會因為雙方的交流方式、文化背景及思維習慣等差異而導致理解上的錯誤,這也就是常說的語用失誤。語言是實現跨文化交際交流的基礎,但語言能力并不完全等同于交際能力,因此,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對學習者的語用能力的培養同樣至關重要,需要教師正確引導學習者認識和吸收中國文化,逐步減少語用失誤,從而提高學習者在不同的情境下合理使用漢語進行交流的能力。

2.漢語學習者語用失誤及原因

2.1稱謂語使用失誤

漢語文化中“上下有異、長幼有序”的等級意識反映在言語交際上,人們習慣于按照等級尊卑來確定稱謂。但在西方文化中上下級及輩份關系并不突出,除在正式場合對處于特殊地位的人稱呼其職務外,例如“總統閣下、部長先生”等,一般雙方可以直呼對方的姓名和名字,甚至在家庭中子女可以對父母直呼其名。這種現象大部分是受西方季度文化中“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教義影響,而漢語表達則體現了“自謙”和“尊人”,《禮記》中的“毋不敬”和“夫禮者,自卑而尊人”兩種謙虛品德根植于漢語文化的血脈之中。

2.2見面語語用失誤

見面語一般分為招呼語和寒暄語。首先看招呼語,英語打招呼的方式簡單、抽象和模式化,而漢語打招呼的方式更體現了漢語文化重實用、總經驗的思維模式,因此漢語的招呼語幾乎都是著眼于眼前正在發生或剛剛發生過,同時又和對方直接有關的具體話題,很少有抽象化、模式化的用語。[i]例如:“在寫作業啊”,“散步嗎”,“吃晚飯了沒”等。

再看寒暄語,漢語文化中的寒暄語常常以對方現在的生活情況作為話題,例如:“今年多少歲了” “是否結婚了”等等。而西方國家則比較避諱此類問題,最多也只會問候一句“你家人(妻子)如何”。而西方文化更強調個體本位的思想,強調個人價值。

2.3委婉語理解上的失誤

由于思維習慣和方式的不同,學習者會對漢語某些特殊的表達方式產生誤解,例如:

甲:“你今天真漂亮!”

乙:“哪里哪里!你更漂亮!”

甲:“謝謝!”

正如上文所說,漢語文化長期遵循著“貶己尊人”的交際習慣,所以委婉、客氣地會拒絕別人的贊美,而這種行為會讓西方人認為中國人不真誠,讓人覺得虛假、厭煩。這是因為西方文化中的得體準則更看中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與漢語文化中的貶己尊人、對個人價值的忽略恰恰相反,在西方文化中他們會欣然接受對方的贊揚,正視自身的優點、實事求是,以避免尷尬或損害對方的面子,因此這是禮貌的。

2.4近義詞禮貌程度的誤用

近義詞雖然在意義上相近,但其在語用上卻有著差異。有些近義詞在意義和語法上幾乎沒有區別,但在語用上卻給人不同的感覺,例如:“高興”和“歡喜”、“懊悔”和“后悔”、“美好”和“美妙”等。因此近義詞教學只注重詞義、語法方面的解釋和辨析是不夠的。再如“謝謝、謝了、謝謝您、感謝、非常感謝”這一組表達謝意詞,雖然都是禮貌的致謝詞匯,但在使用情境中所表現的禮貌程度卻是不同的,若學習者在受到表彰時說“謝了”,會給人隨意、??岬母杏X,違反了禮貌原則。

3.對教學的啟示

3.1教師方面

外漢語教師一定要加強語用知識的學習。一是教師應重點學習語用學理論中的會話含義理論、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言語行為理論、語用策略、語境理論語言教學有很大的幫助的知識等。二是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語用知識和語言知識的結合。三是教師要注意交際化教學。此外,對外漢語教師還應增強培養學習者對中國文化的敏感性和文化意識。與此同時,教師在對外漢語的教學中應逐步引導學習者在跨文化交際中培養目的語文化意識,讓學習者盡可能少受母語文化的影響,做到語用移植,從而做到巧妙應對不同的文化語境。

3.2教學方面

教學中應以交際性為主,著力于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要充分利用課堂氛圍,將沉悶、死板的課堂變成模擬語境以及進行交際訓練的場所。在課堂上,教師應通過多種方式來讓學生多練習,因為課堂學習最容易被學習者接受,且學習效果也是比較好的。因此,對外漢語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加大目的語的有效輸入,這樣,即使句式很難很復雜,學習者掌握起來也會事半功倍。

當然,課堂學習并不是唯一有效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走出校園,到社會上去學習,與更多的中國人交際交往,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更能夠提高學習者的社交語用能力。讓學生在交際實踐中,多觀察、多學習中國人的言語行為表現,先模仿再到熟練運用。

3.3教材方面

教材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交際性和實踐性是一部對外漢語教材好壞的重要判斷標準,因此一本好教材應將交際文化和社會語言規則融合其中,應與時俱進,應符合語言學習規律。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習者的漢語學習起到指導作用。因此,教材的編寫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教材編寫要立足于真實的漢語語境。真實的漢語語境教材可以為學習者創造真實的交際場景和生活場景,而非為了體現某語言點或某種語法功能或為了某個文化因素而編造的虛假的情景。教材編寫若不考慮日常語使用頻率和真實語景,那么學習者通過教材學到的漢語就很可能不是地道的漢語,更別說真正學會漢語的交際方式、了解漢語的交際文化了。

二是教材編寫時要重視文化差異。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響,學習者在學習和使用漢語時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各有不同,其產生原因也不盡相同。

三是教材編寫要注意與時俱進。世界時刻發生著變化,中國的文化也隨著與其他國家文化接觸的增多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因此,編寫教材時要以一種發展的眼光,根據實際,及時變化和修改教材內容。

4.總結

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我們一定要注意好交流、交際方式,這樣既能夠不產生文化沖突,也能夠保證自己的交際效率最大化。在進行教學時,教師不僅要保證課堂上所教授的交際語言準確,更應盡量挑選貼合實際生活的交際用語來幫助留學生學習。

注釋:

[i]杜道生,北京語言學院第六屆科學報告會論文選[M],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5.

【參考文獻】

[1]趙永新,漢外語言文化對比與對外漢語教學[M],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6.

[2]唐紅芳,跨文化語用失誤研究[M],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

[3]孫德華,留學生漢語語用失誤的歸類分析[J],現代語文,2006(03).

[4]錢冠連,漢語文化語用學[M],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

[5]蔡新芝跨文化語用對比分析下的中西禮貌原則之文化差異[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06(02).

[6]王琳,禮貌原則與對外漢語課堂教學[J],教育探究,2009(03).

[7]張希永,李惠,跨文化交際語境中的語用失誤與文化差異研究 [J],語文學刊,2010(14).

[8]何自然,陳新仁,當代語用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9]呂文華,魯健驥,外國人學漢語的語用失誤[J],漢語學習,1993(1).

猜你喜歡
交際語境語用失誤對外漢語
語用充實與典籍英譯
淺析言語交際背后的法則
語用失誤與外語教學
淺論對外漢語聽力課教學熱身環節中中文歌曲的應用
稱呼語在中俄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