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構建中職學校和諧師生關系的途徑

2019-07-24 10:33劉雪梅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師生關系途徑中職

劉雪梅

【摘 要】在當今社會就業壓力增大的背景下,中專職業學校的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提高專業能力是他們步入社會必須具備的競爭力。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則是促使他們轉變進而成長的開端。

【關鍵詞】中職;師生關系;途徑

“顧客是上帝”這句耳熟能詳的話在今天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里,越來越多的人體會到了服務的真諦??烧f“學生是上帝”就有人要出語反駁了,一份調查結果顯示:2030年中國人口將出現零增長;2020年中國人口將出現滯長。面對這不遠的未來,不得不引起每一個職業學校教師的思考:如果有一天,我們失業了,那我們怎么辦?古語說:居安要思危。如果沒有了學生,那學校教育就成了無米之炊。學校就根本談不上發展。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學生是上帝”一點都不為過。而作為中職學校的教師,要留得住學生,教好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一種教育能力,本文旨在從中職學生的特殊性來談師生關系的構建。

(一)創建民主的課堂:不懂的讓他懂

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在“中考”這把尺子的量度下,失去了自信進取之心,甚至有的學生是個別教師“遺忘的角落”,又由于當前嚴峻的升學和就業形勢,導致多數人認為上中職學校沒有發展前途,因此,在心理上他們總存在一種自卑感?;A好的學生都上了高中,作為被挑選后剩下的學生,他們對理論學習熱情不高,缺乏積極的學習興趣,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上得過且過、效率低下。但他們的思維敏捷,動手能力較強,對新事物、新觀念容易接受,適應性強;且追求時尚,出人頭地的夢想非常強烈。所以,我們必須注重發掘他們的潛力,改變“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構建和諧民主的課堂,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也可以成為教師,大家可以圍繞一個共同的問題,每個人都有權利和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并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用尊重、贊賞的眼光來看待學生,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把教學從“教”的重心轉移到如何促進學生的“學”上。教師只有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創設交流型的課堂氛圍,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從單純的“聽者”、“答者”的角色中走出來,成為“思者”、“問者”、“論者”以及“動手者”的角色。通過營造和諧、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敢于提出不同見解,勤于動手動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搞懂所學學科的相關知識,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也才能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二)構建平等的人際關系:不喜歡的讓他喜歡

學生對教師的傾慕、依賴,讓教師覺得被需要,增加自我價值感,而教師對學生的一個微笑、一句鼓勵,也都會在學生心中留下一絲溫暖的感動。相反,一句尖酸刻薄的話、一句指責、一臉的冷漠都會在學生心中烙下深深的印痕。人類向來都是用愛來交換愛,教師對學生奉獻愛心、誠心,必然會贏得學生的敬重,形成教育威信,這也是教師完成教育任務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所以,良好的師生關系就是教學效率。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皮爾遜說過:“為了得到教師的愛,學生可以去做各種教師所喜愛的事,甚至去學習他最不感興趣的科目?!彼^“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平等的人際關系中教師不再是“權威”,他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尊嚴和價值,尤其是學業不良的學生、有過錯的學生、有嚴重缺點和缺陷的學生、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學生………只有讓學生實實在在感受到教師的親和力,才能促生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注意對學生的感情投入與積累,與學生一起活動,自然而然地去感受學生的想法,盡量使自己具備“學生的心靈“,善于用”學生的大腦”去思考,用“學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學生的情感”去體驗……充分理解并重視學生的一些獨特的奇妙的想法,這樣學生在教師面前就會產生一種人身安全感和思想自由感,學生才敢于在教師面前說真話。這時教育就能“對癥下藥”就能因材施教,課堂才能生動活潑,教師所要傳授的知識才能被學生所真正地接受。

中職學校的學生經歷了人生的第一次競爭,作為“挑選”后余下的一部分,他們更需要得到教師的肯定與關愛,從身心發展的角度來看,他們處于青春的萌動期,是處在半成熟、發展中的個體。作為處于發展過程中的人,從教育的角度來講,意味著學生是在教育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成長起來的。因而更需要老師對他們進行正確積極的引導。

(三)搭建體驗成功的平臺:不自信的讓他自信

中職學校的學生基礎薄弱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加之大很大一部分是獨生子女,環境優越,表現在心理品質上即為嚴重的意志薄弱,怕吃苦、怕困難、心理脆弱、學習惰性強,無法正確對自己做出評價。

有的甚至成為讓父母老師頭疼的問題學生,又處于叛逆期,因而對他們思想行為上的轉化更難。學校也是一個小社會,師生關系是人與人的關系,是師生間思想交流、情感溝通、人格碰撞的社會互動關系。中職學生將成長為怎樣的一個人,與家長、學校的教師以及其他教育成員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一個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僅是知識上的、智力上的影響,更多是思想、人格的影響。對成長中的學生有著巨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但這種精神上的、社會道德上的影響并不是靠說教就能產生的,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感化,一個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它會對學生產生終身影響。因此結合他們動手能力強的特點,在枯燥的學習之余,找準他們感興趣的點,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在實踐中加強鍛煉比單純書本知識的學習更能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如我校每年舉行的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匯演,會計專業的技能大賽,團委舉辦的演講比賽、校園歌手比賽,美術課舞蹈課等等,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個展現自我才藝的平臺,在這些活動中學生體驗成功,體驗快樂,找回自信。教師贊賞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興趣、愛好、專長;贊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贊賞每一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現出來的善意;贊賞他們一次次對自己的點滴超越。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學生。

在國家大力倡導發展職教教育的今天,我們每一位從教者都應該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講究教育技巧和策略,推動良好、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從而推動和諧校園的創建,提升我校職業教育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國家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猜你喜歡
師生關系途徑中職
構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徑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三喻文化與師生關系
果真是“誤了百萬中職生”嗎?
構建中職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淺談技校的師生關系
關于中職與高職銜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