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語心理動名詞的研究

2019-07-24 10:33張入元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張入元

【摘 要】本文根據將心里動名詞句中的“だ”分為有時態對立和無時態對立,進而明確前者所在的句子為心理狀態敘述句,后者坐在的句子為心理希求句。從主語的人稱限制、適用文本、謂語特點等方面對比分析了心理狀態敘述句和心理希求句從而更全面的了解心理動名詞句

【關鍵詞】心理動名詞;心理希求句;心理狀態敘述句;人稱限制

心理動詞的體、心理動詞句的人稱限制以及心理動詞句和心理形容詞句的比較一直以來都是日語研究的重點。但是例(1)所示的心理動名詞句卻很少有研究涉及。因此,本文將著重分析什么是心理動名詞句,心理動名詞句中的“だ”的功能,以及心理動名詞句的特點。

(1)こうした活動が當市を支えていただいていることに感謝です。

(広報あいこうか)

1.本文的相關定義

在研究心理動名詞之前,我們必須先明白動名詞是什么。大多數的先行研究中將動名詞定義為:“能夠變成サ変動詞的名詞”或者“與『する』結合從而動詞化的表達”。此外,影山(1993)也指出形態上是名詞的同時具有動詞的功能是動名詞的特點。

另外,例(2)(3)所示的動詞作謂語的句子我們叫做動詞句,形容詞做謂語的句子我們叫做形容詞句。那什么是動名詞謂語句呢?這里重復利用引言中的例(1),如例(1)所示不伴有“する”的動名詞在句中作謂語的句子我們叫做動名詞謂語句。

(1)こうした活動が當市を支えていただいていることに感謝です。(広報あいこうか)

(2)「勿論、香雪どのほどではないだろうが、な」今度ばかりは耀東の記憶力に感謝する。(『受胎狂詩』)

(3)「人と接するのが、すごく緊張して疲れる。人の視線が怖い。(『「引きこもり」生還記』)

2.“だ”的功能

對于心理動名詞句來說動名詞謂語由于失去了“する”的幫助,“だ”的功能就顯得格外重要。

メイナード(1999)將“だ”分為了表示信息的“だ”和表示情感的“だ”,并解釋說前者是沒有活用限制的,與名詞、形容詞連用是命題敘述的一部分,表示對命題的明確的判定;后者的活用形僅限于“だ”“です”“じゃない”,但是當“だ”出現在形式名詞的后面時,可以使用其過去形、否定形、疑問形。后者的“だ”是為了有意識、很確定地傳達主體的言語行為已經完成而使用的,并非命題的直接構成要素。

石(2016)借鑒了メイナード(1999)的觀點,將動名詞句按照句子構造分類之后,闡述了在不同類型的構文中“だ”的不同功能。石(2016)認為在心理狀態確定事態句中,“だ”存在過去形和疑問形,是表示斷定的“だ”即“だ”的詞性是詞,并指出使用過去形時與心理動作是否是在過去發生的無關,表示的是過去的心理狀態。如例(4)所示,心理動名詞句中“だ”確實存在過去形,但是并非所有的所有的心理動名詞謂語都可以使用過去形。如例(5)(6)三個心理動名詞句所示,兩個例句中的“だ”都不存在過去形,不能將這樣的例句中的“だ”也解釋為斷定的“だ”,因此筆者認為不能將心理動名詞句中的“だ”一概而論為是表示斷定的詞。

(4)「ただおにいさんのことが心配だったわ?!梗ā簹叭栅贞兹铡唬?/p>

(5)それでも、少しでも楽な様子、お父さんの生命力の強さに感謝です。(『ぬくもり』)

(6)守護神の活躍に期待だ。(週刊サッカーダイジェスト)

綜上所述,筆者對心理動名詞句中的“だ”重新進行了梳理如表1,以便更好地理解心理動名詞句。

表1 心理動名詞句中“だ”的功能

如表1所示,筆者在先行研究的基礎上將心理動名詞句中的“だ”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有過去和非過去的時態對立的“ダ”。它既表示時體等語法意義,也表示斷定的含義。這里用片假名總括其所有形態,其具體形態用其平假名來標記。第二類的“だ0”與第一類的“ダ”不同,表示說話人的判斷和認識,是主觀的,情感化的,因此不存在過去和非過去的時態對立。

3.心理動名詞句

根據上述“だ”的分類,我們可以將心里動名詞句大致分為以下兩種類型。一種是心理希求句,另一種是心理狀態敘述句。

3.1心理希求句

在筆者收集的例句范圍內,心理希求句只有以下兩例,其余大多為心理狀態敘述句。所謂“心理希求”就是對除了自己以外的人的心理的一種希求。其中廣義的希求表現包括意志、勸誘、命令等等。由于“意志”多用于表達說話人自身的意志并非對別人的心理的希求,所以在心理希求句中以勸誘和命令為主。例(7)和例(8)中的心理動名詞謂語分別可以換成其相對應的動詞的命令形和意志形。只是在這里由于文本的種類的不同,前者并不表示命令而是表示事務性的提醒,后者表示勸誘。這樣的心理希求句多出現于雜志的標題、廣告標語等文本中,有簡潔、引人注目的功能。由于心理希求句表達的是希望對方懷著怎樣的心理去面對或處理未發生的事態或者將來有可能發生的事態,因此是不存在時態對立的。而且,心理希求句由于其文本的限制,多以單句的形式出現,不能出現在從句中。

此外,涉及到心理動名詞,就肯定會存在人稱限制。這里的心理希求句雖說表達對對方心理的希求,但是比起心理動名詞句其實更偏向于希求句,因此這里的心理希求句的人稱的限制脫脫離心理動名詞謂語的影響,取決于希求句的種類。也就是說,如在例(7)這樣表示命令、事務性的提醒的心理希求句中主語為說話人以外即第一人稱以外的人稱。當心理希求句如例(8)這樣表示勸誘時,主語為說話人和說話人以外的人即第一人稱的復數人稱。正如前文所述,心理希求句多出現在雜志的標題和廣告標語等文本中,因此這里應為對一般大眾的心理希求,且主語通常不出現。

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動名詞都可以用于表達希求。雖然我們可以說“期待しましょう”“注意してください”但是我們卻不能說“反省しましょう”“同感しましょう”“恐縮してください”“感動してください”。這是因為希求句中對謂語的意志性要求比較高,前兩個是主動心理動名詞,也就是說是受本人意志的控制的心理,但是后四個多為受動心理動名詞,也就是說是由于某種事態或者情況的產生而引起的心理是無意識的、自然而然產生的心理。此外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心配しないでください”“安心してください”但是根據筆者所搜集的例句中,“心配”和“安心”多存在于心理狀態敘述句中,很難在心理希求句中使用。

(7)種族名に“古代”が付くので「オベリスク」に注意だ?!醋⒁猡筏皮坤丹ぁ?/p>

(『デジタルモンスターカードゲーム最強テイマーズbook』)

(8)2.守護神の活躍に期待だ?!雌诖筏蓼筏绀Α担ā哼L刊サッカーダイジェスト』)

3.2心理狀態敘述句

心理動名詞句中雖然存在上述的心理希求句,但是仍然以心理狀態敘述句為主。心理動名詞由于其本身具有人的心理、情感狀態的語義,因此心理動名詞在具有名詞和動詞的性質的同時也具有形容動詞的性質。也就是說心理動名詞是橫跨名詞、動詞和形容詞這三種詞性的。這樣就會產生這樣一個問題:既是動名詞又是形容動詞的詞作謂語時,究竟是心理動名詞句還是表示心理狀態的形容詞句呢?

根據先行研究以及筆者的調查可以得知心理動名詞一般以如下①的有題文的形式出現,其中括號部分代表可以省略。在心理動名詞句中情感主體(人N)一般以主題的形式出現,或者省略。情感對象S可以是表示人的名詞也可以是表示物或者事態的名詞或句子,幾乎沒有限制,但是情感對象S后面的格助詞卻是有限制的,即S后面的格助詞不可能是ガ。因為用ガ格來表示賓語是謂語的情感對象是形容詞作謂語最典型的用法。如例(9)。因此,我們可以將例(10)~(12)等看似為心理狀態敘述句的句子明確判斷為形容詞句,而不是動名詞句。

①“(人N+ハ)+S+格助詞(ガ以外)+心理動名詞+ダ”

(9)盜難が怖いからだろうが、それがよけい彼の姿勢を窮屈にさせていた。(『進駐軍の命により』)

(10)資金がないので當たった時のことだけが心配だった。(『回心』)

(11)車窓の風景が退屈だったので、毛さんと儀禮的な會話を始めたのだが、..

(『シルクロードがむしゃら紀行』)

(12)...海用に作られているスプーンはほとんど無いので、フックを強いものに交換したほうが安心だ。(『海釣りルアーフィッシング入門』)

眾所周知,表示情感的形容動詞句經常以②的構文形式出現,情感對象(S)可以作為主題被提示如構文③。相似的是當心理動名詞句中動名詞支配ヲ格時[眾所周知,ヲ格是動詞他動性的一個很重要的標志?!靶呐?、満足”等動名詞其動詞“心配する、満足する”等具有支配ヲ格的能力,因此筆者認為可以將這類動名詞認為是具有他動性的心理動名詞,與此相對,不能支配ヲ格的動名詞被劃分為自動性的心理動名詞。],由于ヲ格在動名詞句中的容許度較低,一般用有題文即構文④來表示。由此我們會發現在形態上形容詞句和心理狀態敘述句上極其相似很難辨別。

②“(人N+ハ)+S+ガ+形容詞+だ/です”

③“S+ハ+形容動詞+だ/です”

④“S+ハ+心理動名詞+ダ·”

由上可知,格助詞對于我們判斷一個句子是心理形容詞謂語句還是心理狀態敘述句起著關鍵的作用。我們之前分析例(10)為心理形容詞句,那么同樣是“心配”做謂語的例(13),筆者認為相對于例(10)而言例(13)更偏向于心理狀態敘述句。而且與例(10)中的謂語不能替換成動詞謂語“心配する”不同,例(13)中的謂語是可以與動詞謂語“心配する”替換的,并且表示句子基本含義不變。綜上所述,筆者將類似例(13)的句子判斷為具有形容詞性的心理狀態敘述句。

(10)資金がないので當たった時のことだけが心配だった。(『回心』)

(13)「はい、事実を隠してもいずれどこからか漏れ、事実が明るみに出た時、學校や擔任に生徒が不信感をもつのではないかと心配です。...」

(『學校心理士の実踐』)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橫跨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等三種詞性的心理動名詞作謂語時,當句子中用ガ格來表示情感對象且不能和動詞形相替換時,我們通常判斷其為典型的形容動詞句而不是本文所說的心理狀態敘述句。此外,由于同時兼顧三種詞性的的心理動名詞的詞性本身就很模糊,除了以上情況我們無法十分明確地判斷一個句子究竟是動名詞句還是形容詞句。因此我們將上述情況以外的句子判斷為具有形容詞性的心理狀態敘述句。

諸如“反省、同感、恐縮、執心”等不具有形容詞詞性的心理動名詞做謂語時就沒有上述心理動名詞那么復雜,我們就可以明確判斷其為心理狀態敘述句。

心理狀態敘述句與心理希求句不同,是存在時態的對立的。如例(14)表示過去的心理狀態的敘述,(15)表示說話時即現在的心理狀態的敘述。此外這里是過去和現在的時態對立,心理狀態敘述句也可以表示將來的心理狀態的敘述,如例(16)。從例(16)不難看出,表示將來的心理狀態的敘述時,多出現于條件句的主句中,表示事態的變化可能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的變化,比起例(14)(15)而言更側重于心理狀態的變化。

(14)母のことを知り抜いているつもりの私も脫帽でした。(『プラス思考の生き生き向老學』)

(15)たいへん失禮ないい方で恐縮ですが、醫療、醫學、生命科學の知識がまったくない人に、それを取捨選択しろといっても無理でしょう。(『健康ブームを問う』)

(16)ただ、テレビや新聞で事件のニュースを見ると心配です。(『広報くさつ2008』)

此外,從上述例子不難看出心理狀態敘述句的位置相對自由,既可以出現在單句中也可以出現在復句中。其中在復句中不僅可以出現在主句的句末,也可以出現在從句中如例(17)。

(17)塚原は無理を承知で、白石を叱責する言い方になった。

(『コンピューターは知っていた』)

與心理希求句相似,心理狀態敘述句也同樣存在人稱的限制。從上述可以看出,心理狀態敘述句的主語既可以是說話人本人即第一人稱,也可以是第三人稱,但是不能為第二人稱。當主語為第一人稱時,多為說話人表達自己此時此刻的心理狀態,時態多為現在時,傾向于說話人的情感表出;當主語為第三人稱時,多用于描述說話人以外的第三人稱的心理狀態,因此多用于過去時和從句中。此外從以上例句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心理狀態敘述句中多用“ハ”來提示主語,只有當主語為第三人稱且心理狀態敘述句在表示內容的從句中時多用“ガ”來表示主語。

(18)小野川が、奈美江にご執心だということを、みんなが知っているのだ。(『[ノスリ]の巣』)

4.結語

本文首先對心里動名詞句中的“だ”進行了分類,根據對“だ”的分類,進而將心里動名詞句分為了心理希求句和心理狀態敘述句,并且分別對其進行了如表2的具體的分析。

【參考文獻】

(1)影山太郎、「文法と形成」、ひつじ書房、1993年.

(2)工藤真由美、「アスペクト·テンス體系とテクスト-現代日本語の時間の表現-」、ひつじ書房、1995年.

(3)石立珣、「對日語中具有格支配能力的“動名詞+中”句式的考察」、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第36巻第2期、p28-32、2013年.

(4)石立珣、「關于日語動名詞語法特征的研究」、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論文、2016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