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物流環境下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課崗融合的教學研究

2019-07-24 10:33陸莉玲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物流管理專業智慧物流高職院校

陸莉玲

【摘 要】自2015年以來,一系列鼓勵物流行業向智能化、智慧化發展的政策出臺,智慧物流技術、智慧物流裝備服務、智慧物流倉儲等將得到迅速發展。智慧物流的發展需要既懂物流業務知識,又懂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等相關知識,熟悉現代物流信息化運作規律的物流人才,為了滿足企業的實際需要,培養智慧物流合格人才,各大院校對物流人才培養方案和模式進行改革,縮小與企業需求人才之間的差距。文章首先闡述了智慧物流的發展與物流人才要求趨勢,再對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分析,從而提出智慧物流環境下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課崗融合的教學改革建議。

【關鍵詞】智慧物流;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課崗融合

去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大數據物流、人工智能等名詞,這些熱點問題是未來物流發展的必然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關注到這些熱點問題,在物流技術上往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等方向發展,通過智慧物流的建設,使企業盡快進入高效運作期。在這樣良好的發展態勢下,我國的智慧物流市場將日趨成熟,屆時對物流人才的要求更高,各高校亟待對物流管理專業進行教學改革,采取課崗結合的培養模式。

一、“課崗融合”涵義

何謂“課崗融合”?“課”指的是專業課程,“崗”是指職業崗位,“課崗結合”是指在對物流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中要將教學內容與相應的職業崗位相配套,根據崗位要求設置教學內容,將課程與崗位劃分、從業人員職業資質相銜接,調整培養方案和優化課程設置使其更貼切企業崗位需求。

二、智慧物流的發展與物流人才需求趨勢

隨著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物流企業對智慧物流的需求聚焦在物流大數據、物流技術、物流模式、物流云這四個領域。它主要有以下特點,第一,物流處理能力更強,每日通過無人操作的量更多,可高達百萬件;第二,物流的設備人工智能程度提高,可實現通過傳感器掃碼或機器人智能分揀貨物;第三,倉儲總量更大,自動化立體倉庫在煙草、醫藥零售、電商等領域的不斷增加,每天處理速度加快,智慧物流倉儲系統給物流倉儲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谥腔畚锪鞯娜斯ぶ悄艹潭雀?,同時,《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報告中提到的物流人才嚴重短缺的問題,物流管理專業人才需要不僅要懂得物流管理業務知識,還要懂得計算機技術、大數據、網絡技術、人工智能、通信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三、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互聯網+”戰略和智慧物流的發展,很多物流企業開始改革,目前的高職人才培養已經無法滿足智慧物流的人才需求現狀,人才的輸出與企業實際需求跟不上,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培養定位把握不準

隨著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物流企業經過優勝劣汰,轉型升級,發展到現在已經趨于成熟,企業對物流人才有更具體的崗位職能要求。但是,我國國內很多高職院校培養的物流人才還不能完全符合市場的需求,往往把物流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為“復合型”人才,但這種“復合型”人才范圍太廣,不符合智慧物流的具體要求,智慧物流所需要的人才不僅要掌握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法,還要懂得傳統物流管理專業知識,所學知識的面是有具體方面且對每一方面都需更精通的。

(二)課程設置滯后

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對物流人才的培養要求更高,需要他們掌握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方面的知識,并熟練掌握相對應的實踐技能。但現有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服務于傳統物流,很多高校的物流管理專業的課程還是傳統的物流課程體系的內容,物流人才培養方案與企業實際需要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遠遠滿足不了智慧物流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三)師資隊伍薄弱

教學隊伍和師資力量薄弱也是影響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因素。很多專業老師是從學校到學校,雖然有一些老師具有高職稱和高學歷,但是他們可能從未到一線企業做過任何工作,或者工作時間短積累經驗不夠,對智慧物流的實際操作情況不甚了解,因而授課時就會被課本所局限,照本宣科,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如果一些教師在大學期間未學習過自動化物流課程、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技術方面的知識,思想上對智慧物流的認知不夠,加上有限的實踐經驗,就要在進入學校后再學習再提高,一所高職院校的師資建設是物流管理專業改革的必要支撐。

(四)實驗軟硬件不足,內容陳舊

大多數學校的物流管理專業都有校內實訓基地,開設有實訓課程,但是實訓設備的陳舊,實訓課程更多的是簡單的傳統物流操作,手工操作為主,自動化、智能化的項目少,不符合智慧物流的現實情況,教學內容枯燥,缺乏教學模式創新,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有的學校是基于經費限制,無法及時更新實驗教學硬軟件設備,也有的學校缺乏校企合作或者產教融合深度不夠,建立智慧物流實習基地缺乏條件。

三、智慧物流環境下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課崗融合的教學改革措施

智慧物流環境下要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物流人才,必須對現在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模式改革提出一些建議。

(一)優化課程體系

根據物流崗位的職能要求對課程體系進行改革,通過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理念,推動課程體系改革,創新教學方法。目前已經有一些高校開始對物流管理專業改革,為了適應智慧物流的行業發展現狀,逐步優化本校的物流課程體系。例如,開設《數據挖掘與智能決策》、《自動化物流理論與實訓》、《物流仿真技術》、《物聯網技術與應用》這些更專業性的課程。

(二)實踐教學模式創新,建設“課崗融合”場所

課崗結合實踐教學是學生在各種物流情況下,由老師帶領學生參觀和操作的動態教學模式,通過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課崗融合”的培養模式,強調將所學的理論與實踐知識相結合,應用于真實的場景中。因此,學校一方面可以與企業聯合建立實訓室,如現在很多高校都建設了菜鳥驛站或近鄰寶等快遞點,將各種快遞公司引入高校,集中收發管理,在學校的菜鳥驛站就可以建設智慧物流模式,讓學生在校內就可以真實地做物流工作,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也可組織學生到相關企業實習實訓或頂崗鍛煉,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

(三)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物流管理專業要發展,強大的師資是發展的支撐,需要建設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對經驗不足的老師,在入職后組織參加師資培訓與社會實踐,按時參評職稱,努力獲得“雙證”資質;另外可通過直接引進企業相關專家作為企業導師,來校開展實驗課程、講座交流等指導工作,作為師資隊伍建設的補充,今后他們可作為實踐課的課程帶頭人,提高整個專業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

(四)完善考核評價體系

“課崗融合”培養模式在對學生考核時應全面、客觀,不能沿用傳統的理論和簡單實訓成績作為考核的結果,可結合平時表現,期末的以崗位職能要求為具體要點,分別量化指標,對學生以員工的標準來考量,如積極性、團隊合作能力、工作態度、責任心等,完善考核指標。

【參考文獻】

【1】http://www.scxxb.com.cn/html/2017/jryw_0525/297059.html[EB/OL].

【2】趙麗.智慧物流環境下物流管理專業教育轉型問題研究[J].經濟管理者,2017(29):414.

【3】周香.新形勢下高校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33(9):110-114.

【4】中國物流與采購網. 2018 年智能物流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EB/OL]. 2018. 03. 07. http: / /www. chinawuliu.com. cn /zixun /201803 /07 /329179. shtml.

猜你喜歡
物流管理專業智慧物流高職院校
采購與庫存管理課程預測實驗教學研究
面向小城鎮連鎖零售業的智慧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基于職業能力的高職經濟數學教學改革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