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農業大學學生廣場舞項目推廣策略研究

2019-07-24 10:33黃艷紅黃自蘭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農業大學廣場云南

黃艷紅 黃自蘭

【摘 要】廣場舞是目前流行的新興項目,本文對大學生廣場舞運動的現狀進行了研究,從參與廣場舞的時間與次數、參加廣場舞鍛煉的動機、廣場舞鍛煉指導教師等層面進行了調查,提出加大對場地的保障、大力宣傳鼓勵學生、成立廣場舞協會、重視專業指導等推廣策略。研究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對廣場舞持喜愛的態度,主動參與到廣場舞的活動中,以積極的態度接受廣場舞的推廣,大部分教師支持廣場舞項目在學校的推廣,增進與社會體育的交往、實現社會化發展以及提高廣場舞群體的整體素質水平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

【關鍵詞】云南農業大學廣場舞推廣策略

該調查報告以云南農業大學學生作為調查群體,推廣云南農業大學廣場舞項目,以擴大學生廣場舞鍛煉人口,貫徹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促進新型運動發展,對云南農業大學學生對廣場舞項目推廣的相關問題通過實驗、調查、走訪各學院得出結論。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當代大學生在學習之余生活應充滿活力與朝氣,廣場舞這一體育項目對于其他項目場地設施要求相對較為簡單。如今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主要以籃球,足球為主,教學形式單一,教學理念比較落后,廣場舞應時而紅反映出時代需要,成為了當今時代全民健身的新型運動,呈現百花爭艷的文化景象。廣場舞是舞蹈藝術中最龐大的系統,屬于大眾性舞蹈,其與專業技巧性舞蹈有著本質的區別,以集體舞為主要表現形式、以娛樂健身為目的,具有集體性、隨意性、娛樂性、多樣性、開放性,扎根于廣大群眾的社會生活之中,對豐富大學生的文化生活及促進文化建設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二、選題意義與目的

(一)選題意義

1.理論意義

高校的體育是大學的必修課之一,也是高校學生運動的重要途徑。廣場舞的要求不但相對于其他課程較為簡單,學生參與沒有顧慮,而且具有多樣性與觀賞性,還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不僅可以豐富學校的體育文化,還能夠帶動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當中,重建自己的朋友圈,增強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2.實踐意義

現代大學生的時間比較充裕,上課時間和學習時間都比較輕松和自由,學校生活過于簡單,這會讓學生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廣場舞所具有的趣味性、靈活性等特點恰好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所體現出來的趣味性是其它傳統的體育運動無可比擬的,更重要的是廣場舞所具有的音樂性能激發人的潛能,有促進學生凝聚力、提高審美價值增加良性休閑娛樂興趣等多種意義。

(二)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方法有: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分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云南農業大學的師生進行調查:一、學生對廣場舞的認知度;二、老師對廣場舞項目推廣的態度;三、云南農業大學廣場舞師資力量的現狀以及訪談相關的老師和學生對于云南農業大學廣場舞項目推廣的一些問題,結合問卷調查與訪談的結果進行分析對比,得出推廣對策。

三、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以云南農業大學大一至大三共20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充分對云南農業大學學生對廣場舞項目推廣的相關問題通過實驗、調查、走訪各學院得出結論。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了大量學校廣場舞及體育學理論等相關資料,并查閱了近期學術期刊相關廣場舞發展的100多份相關文獻,了解國內外廣場舞相關的研究成果,通過資料的查詢掌國內外廣場舞發展的現狀,較全面地了解了廣場舞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的現實狀況,為本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理論依據。

2.訪談法

根據本研究的目的和任務,對廣場舞理論、廣場舞研究的專家、學者、教師就廣場舞現狀等方面進行了交流,全面了解云南農業大學學生廣場舞現狀,咨詢相關廣場舞發展的相關問題,為論文的研究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3.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目的和內容的要求,在訪談的基礎上,按問卷調查法的原理及原則進行了問卷設計,針對云南農業大學廣場舞等情況擬定了調查問卷,然后在此基礎上咨詢有關專家、學者的意見,對初擬問卷16個問題加以修改、補充,最后確定為正式調查問卷,問卷經過云南農業大學體育學院諸位老師的檢驗之后,問卷形式采用選擇進行,被調查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和填寫,本次問卷調查向學生派發問卷共200份,共發放四個學院,其中水利學院50份,煙草學院50份,經濟管理學院50份,動物科學技術學院50份,共收回有效問卷187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3.5%。

4.數理統計法

根據體育統計學原理對調查所得數據資料利用Excel進行常規的統計處理,簡潔明了的體現出問卷調查的結果。

四、結果與分析

(一)學生對廣場舞項目推廣接受程度分析

1.學生對廣場舞的認知程度

通過對學生在廣場舞的認知方面的調查,通過四個方面,主要從電視、網絡,朋友、同學,體育課教學和其它途徑進行調查。

根據表1可知,學生們對排舞的認知途徑主要有電視網絡、朋友與同學介紹、體育課程老師的講述中了解。其中通過電視、網絡途徑了解廣場舞的人數有65人,占被調查人數的比重為32.5%,通過朋友同學的介紹從而了解廣場舞的有56人,占被調查人數的28%,通過體育課了解廣場舞的有42人,占被調查人數的32.5%,通過其它途徑了解廣場舞的有37人,占被調查人數的18.5%。以上數據可看出,通過電視、網絡了解的同學比較多,所以很多學生對廣場舞項目都并不陌生。由此可見,大多數學生對廣場舞還是有一定的了解。

2.學生對廣場舞的喜歡程度分析

根據表3可知,非常喜歡廣場舞的學生有67人,占被調查人數的35.8%,對廣場舞表示喜歡的人有104人,占被調查人數的55.6%,而表示不怎么喜歡排舞的有29人,占被調查人數的15.6%,以上數據表明,學生對于廣場舞的認可程度還是比較高的。由此可見,廣場舞是一種比較受學生喜愛的運動。

(二)學校管理者、教師對廣場舞項目推廣接受程度分析

根據表4可知,大部分領導與教師還是比較接受廣場舞在農業大學的開展,教師接受人數的有13人,占65%,教師認為一般的是6人,占30%,不接受的僅僅1個人,占5%。

學校管理者對于廣場舞的認知很重要,廣場舞作為一項新興的運動項目,不管是自身價值還是魅力都深受學生的喜愛,廣場舞的音樂以及舞蹈風格都比較適合現代課程改革,形式靈活,運動難度系數較低,需要的場地設施等要求不高,最主要的是非常受學生的喜愛。

五、云南農業大學廣場舞項目實際應用價值

廣場舞健身文化的形成來源于生活并傳承于生活,廣場舞是一項具有健身價值的集體活動,在全民健身運動的推動與促進下,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姿態。廣場舞的推廣與流行極大豐富社會精神文化生活,體現了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一)促進學校與社會接觸與交流

在文明、運動、活力新型運動發展的引領下,實現學校與社會的充分接觸與融合,提高自身對體育的適應程度,形成獨特風格的舞蹈形式,其蓬勃發展的態勢顯現出全民健身運動發展的趨勢,形成融思想教育、觀賞藝術為主題的舞蹈形式。促進廣大學生對廣場舞的接納與認可,在輕松愉悅中滿足他們的審美心理,挖掘蘊藏在群眾中的舞蹈創造智慧和靈感。

(二)廣場舞具有娛樂身心價值

將具有代表性的體育健身項目引入到學校當中,并在校園加以推廣,促進社會體育元素的有機融入,進而為推動學校體育發展提供必要的助力與保障?,F下很多廣場舞都類似于跟隨音樂節拍進行舞蹈的運動,廣場舞是全身性的活動,動作節奏都相對舒緩,無論是身體素質本身非常好的人還是身體素質相對較差的都能適應運動強度,在運動中建立樂觀、自由、豁達的性格,促進身體素質強化以及身體水平協調。

(三)提高廣場舞學生群體整體素質水平

將廣場舞引入到校園,不僅能夠有效地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認知程度,拓展廣場舞運動的發展領域,而且能確保學生較為完善的廣場舞運動體系的構建,引領風尚、傳播文明,傳遞滿滿的正能量,促進學生在廣場舞運動中的實踐能力、編排能力、創新能力,進而全面提高廣場舞參與者的整體素質。

(四)拓寬云南農業大學大學生交流平臺

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理解的方法與途徑已成為社會的一大課題。大學生現在缺乏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情感,為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情感,推廣廣場舞是十分受歡迎的,推動廣場舞存在巨大機遇和土壤,同學們愿意接受和嘗試這種早已在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大媽們”的娛樂形式,因為廣場舞具有審美的顯性價值,它超越了民族、時代、階級的界限,以自由的形式,平靜祥和的氛圍,使人產生情感上的溝通和聯系。

(五)廣場舞項目研究的先進性

據調查,農大及周邊院校并沒有廣場舞培訓機構或是協會,僅僅是藝術團、文化社以及社會人群等一些社團聚集了部分廣場舞愛好者,且農大具有特殊性,雖然有各種學生組織的文藝演出,卻缺乏了一個可以匯聚校園文化為一體的平臺,推廣廣場舞,可以在學校建立一個以廣場舞蹈文化為主,其他各種文化為輔的校園文化平臺,通過對平臺的搭建,促進校園文化的建設,也為校園文化的豐富提供了一個更好的生長的土壤。

六、云南農業大學廣場舞項目推廣策略分析

(一)組建校園廣場舞推廣部,加強對廣場舞推廣的規范化管理

校園是文化傳輸、知識積累的重要場所,教育在校園中占有絕對的主導地位。廣場舞是大眾健身運動的熱門項目,需要校園這個特殊環境的整合與升華,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以及推廣的實施細則。組建校園廣場舞俱樂部或社團,制定科學有效的規劃,建立與完善的規章制度,俱樂部的成員以校園廣場舞興趣群體為主,兼顧對新成員的宣傳,用本身的魅力吸引與接納他們加入,確保校園廣場舞俱樂部的常態化發展。

(二)充分發揮學校的資源優勢,推動廣場舞的一體化發展

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確保校園廣場舞的常態化發展是實現廣場舞在校園推廣與普及的主要途徑。學校要充分挖掘教學資源,有效地整合與運用,構建“一體化”教學模式,提高廣場舞教學的實用價值,注重“以人為本”的理念,貫徹“全民健身計劃”新型運動的發展,使得課內外兩者間相互協同、相得益彰、同步發展,進而促進校園廣場舞常態化發展態勢的形成。

(三)提升學習角度,增進廣場舞的發展保證

舞蹈組織者對當前群體舞蹈的發展方向進行關注,結合學生特點,選擇適宜的廣場舞發展方向。有針對性地不斷改進和優化,研究更為豐富的舞蹈形式,讓廣場舞保持豐富價值,提高社會群眾的參與熱情。

(四)推出題材豐富的舞種,形成特色風格的廣場舞文化

以廣場舞比賽為先導,廣場舞從一開始的自由發展,逐步改革和調整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集體展演項目,營造良好的氛圍,提升了廣場舞整體水平,為廣場舞朝規范化、規?;较虬l展創造了條件。在同一的比賽平臺,展開合理的競爭,其作用價值可以促進廣場舞的良性發展,使新型運動走入大學,保持廣場舞的創新步伐,以社團的方式,建立統一和固定的廣場舞群體。

七、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廣場舞對校園的發展有著積極作用與價值,屬于群體性強和寓教于樂的運動項目,在參與學生的健康、樂觀、自由、豁達的性格提升方面有著積極和顯著的效果。校園廣場舞的推廣需要全部高校的共同參與,促進全民健身新型運動的開展。云南農業大學學生廣場舞項目推廣能夠有效提高學校體育教學對社會體育元素吸收與接納,還能夠使廣場舞這一深受廣大民眾所喜聞樂見的體育健身項目得以有效地傳承,呈現出健康持久的發展態勢。參與者在傳達青春和生命里的活思想、正能量、真情感的,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表達民族繁榮、社會和諧、校園團結,推進精神文明建設。

(二)建議

1.充分發揮廣場舞的優勢,引導和推動建立廣場舞協會及相關管理組織,有計劃有明確的目標加大宣傳力度。

2.制定相關政策,鼓勵群眾自我管理;創建一個廣場舞互動平臺(如QQ群、微信、微博),第一時間發布有關廣場舞的各種信息,實現資源共享,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3.在學校,要對廣場舞進校園活動充分重視,推出題材豐富的廣場舞種,積極提供場地與人員的支持,加強學生的自我表現能力以及自信心,并為廣場舞的推廣,提供多媒體教室,方便師生交流。

4.通過對云南農業大學廣場舞進行研究,根據云南農業大學廣場舞項目推廣提出相應的策略,建立完善的云南農業大學廣場舞的推廣機構。

5.廣場舞作為從人民群眾中首先興起并迅速為人民群眾所喜愛的健身形式在搞好校園各方面建設的同時,注重與已經活躍在社會上的專業人們的交流,定期邀請他們到校園內與同學們進行交流。

【參考文獻】

[1]邵蘭燕.廣場舞的類型及其文化功能[J].福建藝術,2011(05):60.

[2]王榮紅.淺析廣場舞的發展及定位[J].大眾文藝,2011(13):210.

[3]惠彤.赴英國倫敦學習考察引發的思考[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2(04):115-118.

猜你喜歡
農業大學廣場云南
春天的廣場
布魯塞爾大廣場
湖南農業大學通知教育中心
云南茶,1200年的發現
《云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征稿簡則
云南邀您來“吸氧”
在廣場上玩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選擇
一圖讀懂云南兩新黨建
??? ???? ??? ???????? ?? ?? ??―??? ????? ????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