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思考與實踐

2019-07-29 00:42楊吟光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19年7期
關鍵詞:思考與實踐規范化培訓

楊吟光

【摘要】目的:探討且研究在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中采取雙導師制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此文依據隨機法將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間的26名實施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師學員和26名臨床與社區導師進行平均分組研究,一組收入20名接受培訓的醫師學員和6名帶教老師,參照組采取常規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實驗組采取雙導師制的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分析對比實驗組和參照組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師學員對雙導師制帶教效果評價、對帶教滿意度評分。結果:參照組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師學員對雙導師制帶教效果評價、對帶教滿意度評分對比實驗組各項數據指標,P<0.05,統計學具有數據組間計算研究意義。結論:將雙導師制應用在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價值十分顯著,有利于定期開展導師培訓,同時構建有效的導師評估和考核機制,有利于雙導師制教學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思考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R821.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7-045-01

導師制是英國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在14世紀提出的一種教育制度,是在學生和教師間構建良好的導學關系,依據學生個體化差異開展因材施教,指導學生正確進行學習以及生活。目前國內在研究生教育中多開展導師制,且近年來我國多在臨床醫學教育(七年制或者八年制)中得到應用[1],不少學校開展踐行雙導師制,已經獲得良好效果。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高速發展,民眾對健康訴求以及對醫學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因此在培養全科醫師過程中怎樣提升其專業素養,讓其獲得扎實的臨床技能以及知識,擁有良好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十分重要。全科醫師規范化培養是加強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筆者單位為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全科專業協同基地,且筆者負責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的規培工作。本次實驗分析目標選為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間的26名實施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師學員,評估且探討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此文驗證分析的樣本資料均來源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間的26名實施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師學員和26名臨床與社區導師,以隨機法將其分組,參照組為26名接受培訓的醫師學員(女性15名,男性11名,最大年齡29歲,最小年齡22歲,中位年齡為26.32±3.32歲)和26名臨床與社區導師(女性15名,男性11名,最大年齡55歲,最小年齡30歲,中位年齡為40.54±4.32歲,最長帶教年限20年,最短帶教年限1年,中位帶教年限10.32±2.32年);實驗組為20名接受培訓的醫師學員以及帶教老師6名。(女性14名,男性12名,最大年齡28歲,最小年齡20歲,中位年齡為26.88±1.52歲)。驗證計算實驗組和參照組實施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師學員和臨床與社區導師的一般數據資料,P>0.05,統計學不顯示計算分析意義。

1.2 方法

參照組實行常規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實驗組采取雙導師制的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依據《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內容與標準(試行)》相關規范要求,基于在培養基地前提下實施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并且開展分制度管理以及導師制,雙導師制帶教實際上就是于社區實踐階段和三級醫院臨床科室實踐過程中對全科醫師進行不同導師的合理選擇。責任導師即為第一導師,一般都是臨床教學基地臨床師資,輔助全科醫師全面了解臨床系統的專業知識,培養全科醫師解決問題能力、科學思維能力以及綜合科研能力;合作導師即為第二導師,一般是社區基地經過教學培訓過的全科師資擔任,承擔社區教學基地教學工作,培訓全科醫師社區衛生服務實踐知識,如全科醫療、康復醫療、慢性病社區診治、預防保健、健康宣教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相關知識,培訓全科醫師社區衛生服務運行、管理以及組織的相關知識,且兩位導師交流協作、各司其職,一起完成臨床醫師的帶教工作。

1.3 觀察指標

觀察以及計算實驗組和參照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實驗組和參照組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師學員對雙導師制帶教效果評價、對帶教滿意度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此文采取SPSS19.0統計學軟件輸入統計診治的60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所有數據資料,對實驗組與參照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師學員對帶教滿意度評分以(均數±標準差)形式表示,采取t檢驗,對實驗組與參照組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師學員對雙導師制帶教效果評價以率(%)的形式表示,采取X2檢驗,P<0.05,統計學具有數據組間計算研究意義。

2 結果

2.1 研究且比較實驗組與參照組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師學員對雙導師制帶教效果評價

數據研究顯示,參照組實施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師學員提升科研能力、提升溝通能力、提升全科醫師職業素養、提升臨床能力、提升溝通能力、提升診斷疾病能力對比實驗組數據指標,P<0.05,統計學具有數據組間計算研究意義。

2.2 研究且比較實驗組與參照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師學員對帶教滿意度評分

數據研究顯示,實驗組實施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師學員對帶教滿意度評分(98.24±3.32)分,參照組實施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師學員對帶教滿意度評分(80.54±4.22)分,t=16.8068,P=0.0000<0.05,統計學具有數據組間計算研究意義。

3 討論

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是提高城鄉基層醫生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的關鍵途徑。但當前臨床帶教過程中容易出現認知不足、師生聯系不緊密、帶教老師管理懈怠、全科醫師學員缺少積極性、帶教形式單一且內容單一、不能完全培養全科醫師能力以及缺少科學且客觀的評估機制等導致降低雙導師制帶教效果,如果在當前上級醫師帶教模式的基礎上改良為導師制,可進一步提高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效果。所以,定期進行導師培訓,建立良好的評估機制以及導師考核機制十分重要。社區實踐導師和臨床責任導師之間既相互聯系也存在一定區別,兩個導師教學過程中培養全科醫師的重點不同[2],也就存在不同的導師要求,所以社區導師和臨床區導師之間需要密切合作,順利完成教學目標。雙導師制的開展和應用有利于全科醫師實施三年規范化培訓過程中的培訓質量,確保其全程都存在導師輔導,提升全科醫師和導師的溝通程度,輔助全科醫師盡早改變角色,從原來學生認知變為臨床醫師[3-4],且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師生的互動,提高全科醫師綜合水平,為以后培養全科醫學全方位人才提供依據。導師臨床帶教過程中需要發現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提升自身科研水平和業務水平,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因樣本量偏少以及當前本院科教制度的掣肘,在全科醫師培訓中實施“雙導師制”還是存在一定不足,需要未來進一步擴大研究[5-7]。

此次數據統計顯示,參照組實施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師學員提升其科研能力、提升溝通能力、提升全科醫師職業素養、提升臨床能力、提升溝通能力、提升診斷疾病能力以及對帶教滿意度評分對比實驗組數據,P<0.05,統計學具有數據組間計算研究意義。

綜合以上結論,將雙導師制應用在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相比較常規上級醫師帶教模式培訓獲得更顯著的臨床作用。

參考文獻:

[1] 沈水能,陳艷,陳韶華,等.對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臨床環節師資隊伍建設現狀調查引發的思考[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 2017, 15(1):55-57.

[2] 張晶,魏楊.導師組模式在全科醫學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教學中的運用[J]. 中國醫藥導報,2016,13(33):190-192.

[3] 徐虹霞,沈祎,宋銳.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社區教學中PBL教案編寫的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6):3-5.

[4] 陳倩,王天浩,潘志剛.復旦大學中山醫院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中開展一年期社區實踐的探索[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7,16(1):79-82.

[5] 田勝蘭,方冬香,譚偉.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師資隊伍建設現狀的調查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13):11-13.

[6] 張穎,保志軍,毛昱月,等.新時期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體系的探索[J]. 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6,36(1):134-136.

[7] 朱文華,方力爭,戴紅蕾,等.HALC式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實踐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7,20(13):1606-1609.

猜你喜歡
思考與實踐規范化培訓
淺談北方冬季初中體育教學的困惑與思考
臨床路徑教學法結合導師責任制在口腔頜面外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廣東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研究
中美眼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體系的分析與建議
文言文教學進行思維拓展的思考與實踐
數學解決問題策略教學的思考與實踐
中醫婦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探索與思考
小學語文“研學后教”課堂教學的思考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