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腫瘤介入患者疼痛的護理措施有哪些

2019-07-29 00:42劉小芳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19年7期
關鍵詞:局部化療腫瘤

劉小芳

腫瘤指機體組織在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組織細胞異常增生情況,包括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良性腫瘤增生速度較惡性腫瘤慢,組織結構基本完整,并且不向遠端浸潤,對其治療方式相對簡單,手術切除就可以了。相對于良性腫瘤而言,惡性腫瘤細胞增生速度快,腫瘤內血管異生水平高,邊緣不規則,細胞組織松散,使腫瘤細胞向近端轉移或腫瘤細胞脫落向遠端轉移,死亡率高。臨床對惡性腫瘤早期通??刹捎檬中g切除原發病灶,并以化療、放療方式進行遠端轉移腫瘤細胞的控制及消滅[1]。近年來,腫瘤介入治療在部分腫瘤治療中取得顯著效果,具有微創、效果好、恢復快等效果,但術后疼痛感受可影響患者康復依從性[2]。本次將腫瘤介入術后疼痛護理方式進行梳理總結,以作為疼痛護理參考依據。

1 什么是腫瘤介入治療?

腫瘤介入治療,指在X線透視及數字減影下,在腫瘤對應皮膚做小切口,將導管沿切口插入腫瘤內血管中,并通過導管向腫瘤內注射化療藥物,同時堵住腫瘤血管,阻斷腫瘤細胞營養支持,達到消滅腫瘤的目的。對于不能手術切除治療的腫瘤可采用腫瘤介入治療進行此種方式進行姑息治療;或通過化療藥物灌注,縮小腫瘤體積后再進行外科手術切除治療,并且對于已經進行腫瘤外科手術切除治療患者,可采用腫瘤介入治療進行防腫瘤復發治療[3]。腫瘤介入治療適用于肺癌、肝癌、腎癌、頭部腫瘤、乳腺癌、胃癌、膽管癌、盆腔惡性腫瘤、骨惡性腫瘤、四肢及軟組織腫瘤等。

2 腫瘤介入治療有什么特點?

相對于全身化療藥物治療而言,腫瘤介入治療可提升局部藥物濃度,以高強度藥物濃度進行局部腫瘤消滅作用,同時可降低化療藥物全身不良反應;因在治療過程中可將腫瘤內部血管堵塞,使腫瘤細胞組織因無法獲得充足養分發生變性、壞死,提升治療效果;局部化療藥物灌注,因直接將化療藥物注射至血管內,因此對近端轉移及全身范圍內惡性腫瘤具有一定程度的治療作用。與靜脈化療相比,腫瘤介入治療具有微創性、定位準確、可重復性強、療效好、并發癥低等特點。但術后患者可感受到強烈疼痛,對生活質量影響嚴重,因此介入治療后鎮痛治療一直為臨床關注熱點問題。

3 腫瘤介入術后怎樣開展疼痛護理?

3.1 疼痛評估:1、以疼痛量表進行患者疼痛程度客觀評價,常規疼痛評價量表包括視覺模擬(VAS)、主述疼痛評價(VRS)、數字評價法(NRS),其中最常用的疼痛評價方式為VAS及NRS,可保證疼痛評價的客觀性。VAS疼痛評價方式為在紙上畫一條10cm直線,分別標記0~10,共11個數字,分別表示不痛~劇痛,患者從0端開始向10cm端劃線,并停止在自認為疼痛水平上,及表示為當下疼痛水平;NRS法中最常用的方式為用0~10分別表示不痛~劇痛,患者選取其中1個數字表示自己疼痛水平;2、疼痛評估后觀察并記錄患者疼痛發作強度、疼痛持續時間,并對患者心理狀態、精神狀態、護理配合能力進行記錄分析,當患者疼痛感受爆發時,應隨時開展疼痛評估;3、當評分等于4分及以上時,在患者清醒狀態下保證4~8h進行一次疼痛評估,經靜脈鎮痛藥物治療后15min再次進行疼痛評估;肌肉鎮痛藥物治療則在治療后30min后進行疼痛評估;口服鎮痛藥物會非藥物鎮痛藥物鎮痛治療后,60min進行疼痛評估;4、疼痛評分下降至3分及以下時,可將疼痛評估次數縮減為每天1次。

3.2 用藥干預:在疼痛評估后,遵醫囑予以用藥鎮痛治療,觀察并記錄用藥情況及藥物不良反應等;定時給藥治療,即使在進行藥物治療時患者無疼痛情況,仍需定時、定量給藥,避免疼痛感受爆發;當用藥治療后疼痛無緩解時及時通知醫師,進行藥物劑量、給藥方式或藥物種類的更換,以保證用藥治療有效性。

3.3 情緒干預:患者在疼痛感受來襲時,情緒狀態會發生一系列變化,出現暴躁、易怒等感受,并且隨負面情緒的增加,患者對疼痛關注水平及疼痛敏感度可相應提升,出現越疼痛越暴躁、越暴躁越疼痛的感受。因此在護理中,對患者情緒狀態干預,可緩解患者負性情緒,降低疼痛敏感度,緩解精神層面疼痛感受,即通過結合患者受教育水平、年齡、家庭環境等基本資料進行針對性情緒干預,護理過程中語言、動作輕柔,避免出現刺激性語言及命令式語言,以緩解患者情緒狀態,達到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效果,提升護理配合水平,可進一步提升鎮痛效果。

3.4 健康指導:1、結合患者基本資料進行疼痛發生原因講解,提升患者對腫瘤介入術后疼痛感受認知水平,提升疼痛耐受能力;并對患者家屬進行相關健康教育,詳細講解患者可能或出現的不適感,提升家屬護理依從性;2、指導患者熟練使用疼痛評估量表,并主動報告疼痛程度,講解疼痛經鎮痛治療后是可以緩解的,可提升患者治療及護理依從性;3、在鎮痛藥物中,講解嗎啡及其他鎮痛藥物在常規治療中發生藥物成癮情況極為罕見,消除患者用藥顧慮;4、向患者及家屬發放健康指導手冊,并通過播放腫瘤介入治療相關知識及術后發生疼痛原因,進一步加深患者對治療方式及疼痛感受理解程度,提升護理依從性,以提升鎮痛護理效果。

3.5 物理鎮痛:1、根據患者疼痛位置、疼痛程度及實際情況,以熱毛巾或冰塊進行熱敷或冷敷進行局部鎮痛護理;2、可聯合針灸、理療進行局部鎮痛護理治療;3、對于鎮痛治療后仍有明顯疼痛患者可采用冰片、薄荷油、樟腦酊等皮膚感受發涼的藥物進行局部皮膚按摩、擦拭等方式降低局部皮膚溫度,達到鎮痛效果;4、采用音樂、幽默視頻、增加溝通談話等方式分散患者疼痛注意力,在音樂選擇上,可與患者溝通,選擇喜愛的歌手或喜好的音樂類型,使患者完全沉浸在歌聲及音樂律動中,忘記身體及精神層面疼痛感受,達到非藥物鎮痛效果。

4 總結

腫瘤介入術后疼痛是臨床常見癥狀,但若及時開展鎮痛護理,在改善患者情緒狀態及認知水平的基礎上,可降低患者疼痛感受,提升康復水平。

參考文獻:

[1] 李紅杰, 胡鴻濤, 劉佳. 心理一致感在腫瘤介入患者心理壓力與抑郁癥狀間的中介作用[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7, 23(4):461-465.

[2] 張頻, 宋瑜, 奚燕. 晚期胰腺癌患者介入術后血栓影響因素病例對照研究[J]. 護理學報, 2017, 24(16):31-33.

[3] 楊芝. 個性化疼痛護理在腫瘤介入術后疼痛中的應用研究[J]. 中外醫療, 2018, 37(2):148-151.

猜你喜歡
局部化療腫瘤
中西醫結合護理在腫瘤化療中的應用
日常的神性:局部(隨筆)
致命腫瘤忽然消失
凡·高《夜晚露天咖啡座》局部[荷蘭]
腫瘤標志物的認識誤區
化療真的會加快死亡嗎
“餓死”腫瘤的納米機器人
跟蹤導練(二)(3)
丁學軍作品
腫瘤標志物正常不等于沒有腫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