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級換代

2019-08-01 09:57呂琳琳
軍事文摘 2019年7期
關鍵詞:預警機鎧甲米格

呂琳琳

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等幾場局部戰爭表明,首都防空是國防的戰略重心,直接牽制戰爭全局。由于俄羅斯地處歐亞大陸、幅員遼闊,防衛各方向空中打擊的任務繁重,且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空中打擊力量強大,使得俄羅斯十分重視首都的防空系統建設,將其作為國防建設的重中之重。俄羅斯的防空系統主要包括偵察系統、地空導彈系統、殲擊機系統、自動化指揮系統和各種保障系統。俄羅斯正在積極升級防空力量,計劃在2020年前徹底更新防空武器庫。目前,所有重新組建的防空導彈旅和防空部隊均配備了現代化系統,僅2018年軍隊就接裝120件新型防空裝備。綜合來看,俄羅斯裝備有不同型號、適合不同需要的防空武器系統,構成多層次、多種武器覆蓋遠、中、近空域和高、中、低空相結合的密集防空火力配系,具有射程0.5~200千米、射高0.01~30千米的防空反導作戰能力,整體水平仍居當今世界前列。

構建嚴密預警雷達網

俄防空預警系統主要由部署在距首都莫斯科市中心大約150千米以外的3個雷達團以及90千米以內的5個雷達團和8個新型低空雷達站組成,形成了以莫斯科為中心的環形對抗監視和警戒雷達網。

近年來,俄羅斯注重適應新作戰環境的高性能雷達的研發,加快新型防空雷達的研制部署進程。天空-M遠程雷達于2012年開始裝備俄羅斯野戰部隊,2015年起裝備東部軍區。2017年俄羅斯空天軍無線電技術部隊接收天空-M雷達。天空-M雷達系統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用于在強干擾條件下監視小型高超音速機動目標,對使用隱身技術的低可探測目標具有較高的探測能力。它能探測到飛行目標的最大距離可達1800千米,探空高度可達1200千米,扇形掃描模式的探測范圍達70度,可以同時探測并跟蹤200個飛行目標或20個彈道目標。天空-M雷達系統大量裝備俄羅斯軍,將使俄軍的遠程預警和反隱身作戰能力大幅度提高。

2017年,俄羅斯空天軍無線電技術部隊接收天空-M雷達

2018年12月1日,俄羅斯新一代集裝箱天波超視距雷達在莫爾多維亞省內的克維爾吉諾開始試驗性戰斗值班,計劃于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集裝箱雷達是俄羅斯研制的最新一代超視距雷達,該雷達于1995年立項研制,2012年進行系統測試,2015年通過國家試驗并完成部署。該雷達探測距離超過3000千米,跟蹤目標數量超過5000個,方位覆蓋240度,能夠遠程發現巡航導彈、隱身飛機、無人機等雷達發射截面小的目標。該雷達的部署將顯著提高俄羅斯對來自北約國家威脅的態勢感知能力。

2019年1月,俄羅斯在北極部署了智能化共振-N機動防空雷達。該雷達可探測1100千米內雷達反射截面小的巡航導彈、微型無人機、隱身飛機。該雷達采用最新的大數據認知技術,擁有自主學習能力。新系統將大幅提高俄軍在北極地區的防空能力,彌補蘇聯解體后的監視漏洞。

提升預警機性能

俄羅斯防空預警系統還裝備了A-50空中預警指揮機,以彌補地面雷達網對低空巡航導彈和作戰飛機監視能力的不足。該機使用熊峰-M機載雷達,探測距離220~240千米,可以同時跟蹤50~60個空中目標,同時引導10~20架殲擊機對敵低空目標實施攔截。2008年,俄空天軍開始實施A-50預警機改進計劃,旨在增強對低空、低速和隱身目標的探測能力。改進后的A-50U預警機于2011年首飛并交付俄空天軍部隊。A-50U預警機具備800千米范圍內的目標探測能力,可開展不間斷空中偵察6小時,有效作戰范圍達到7500千米。此外,A-50U還具備空中加油能力,可進一步提升空中作戰巡航時間。改進后的A-50U預警機有效解決了噪音干擾和超高頻輻射問題,減輕了機身重量并提升了航程,采用的較低垂直尾翼顯著提升了飛行穩定性。目前,俄空天軍已經裝備了至少3架A-50U預警機,并計劃對15架A-50預警機進行改進。在打擊敘利亞境內極端組織的軍事行動中,為完善戰場預警指揮體系,A-50U預警機多次被部署到戰場,發揮了很好的戰場監視作用。2016年,A-50U預警機亮相敘利亞戰場,有效彌補了蘇-30SM等戰機依靠地面雷達掌握空情信息和指揮預警的短板,成為檢驗俄軍新型戰場指揮預警體系的“試金石”。

目前,俄空天軍裝備的A-50U預警機數量不多,只能在一定時間內保障重點方向的預警工作,在情報指揮、預警偵察領域仍存在不少漏洞。俄軍正依托伊爾-76MD-90A平臺研發下一代A-100預警機。A-100預警機空中和海上目標的探測范圍、同時探測空中目標的數量都顯著增加,處理所有信息的速度也顯著提高。該機除了能進行預警探測和攻擊引導外,還可對敵方指揮、通信、探測系統進行干擾。俄羅斯國防部計劃于2020年之前接裝不少于39架新型A-100預警機。2019年2月,A-100在預先計劃的飛行試驗框架內完成飛行試驗。

提高防空密度,實現多層防空

俄羅斯的防空導彈已經形成了從低空到高空、從近程到遠程的防空系統,成為世界上防空力量最強、防空導彈發展最快的國家。防空導彈主要有莫爾菲末端防御系統,鎧甲-S1/S2、道爾-M1/M2近程防空導彈系統,S-300、S-400、S-500系列。琳瑯滿目的俄羅斯防空導彈系統,顯示出覆蓋空域廣、配套齊全、火力強大、方興未艾的發展勢頭。

改進后的A-50U預警機有效解決了噪音干擾和超高頻輻射問題

鎧甲-S1彈炮合一系統包括兩部6聯裝地空導彈發射器、兩門30毫米機關炮、以雷達為主的火控系統。地空導彈射程1.5~12千米,射高6000米。2A38M型30毫米機關炮最大射速340發/分,攜彈750發。鎧甲-S1主要用于防護軍民重點目標、重要的軍事基地、導彈陣地。2019年2月,在克里米亞半島舉行的防空演習中,鎧甲-S1系統總共摧毀了100多個巡航導彈目標。鎧甲-S2是鎧甲-S1的改進型,采用新的SOTS ?S波段搜索雷達和新型防空導彈,射程增至30千米。鎧甲-S2于2015年通過國家驗收,進入俄軍服役。鎧甲-SM是鎧甲-S1的改進型,配用新型高速增程導彈,換裝新的多功能瞄準雷達,探測目標距離提高到75千米。2019年4月,俄羅斯空天軍副司令尤里格列霍夫表示,俄羅斯空天軍試驗了鎧甲-SM防空系統,該系統對四旋翼飛行器這樣的超小型目標展示出了很好的打擊效果。

道爾-M1地空導彈系統是世界上最先采用垂直發射方式的近程、野戰防空系統。1984年開始裝備俄羅斯陸軍,用于部隊的野戰防空,攔截來襲的敵方低空、超低空飛行的飛機、武裝直升機、巡航導彈和遙控飛行器等,機動性好,火力強大,反應速度快,可靠性高。所采用的9M331型地空導彈最大飛行速度為馬赫數2.6,射程為1.5~12千米,射高為10米~12千米,反應時間為5~8秒。對各種飛行目標的殺傷概率在60%~90%之間。道爾-M2是道爾-M1的改進型,但是所采用的導彈完全不同。M2型上用的是9M338K型地空導彈,更輕,更小,射程更遠,因而使得單車的載彈從8枚增加到16枚;導彈的最大射程也從12千米增加到16千米,最大飛行速度達到了馬赫數3。2018年10月,駐扎在弗拉季高加索的南部軍區防空導彈分隊接裝了一營套最新型防空導彈系統道爾-M2。俄羅斯還計劃在北極地區部署最新型的道爾-M2DT系統,該系統專門針對北極地區氣候和地形條件研制,具有獨特的越野能力,并能在零下50oC的極寒條件下作戰。

除了上述兩種近程防空系統外,俄羅斯以S-500系統為核心,將集成多層次、全方位的防空力量,包括中程、中近程的S-350(勇士)、中遠程的S-300(驕子)及遠程的S-400(凱旋)等防空武器系統,以達到對來襲的不同目標用不同功能的導彈打,在不同的作戰距離與高度上用不同射程的導彈打為目的。S系列防空導彈在打擊對象方面形成了嚴密打擊體系,再搭配近、中、遠型攔截彈,在打擊距離距離上又形成了嚴密的打擊體系。

打造先進的空中攔截力量

俄羅斯的空中打擊力量主要包括米格-31、米格-31BM、米格-29、米格-29CMT、蘇-27、蘇-30MK2等殲擊機部隊。在攔截打擊能力上,俄羅斯具有先進的空中作戰能力,其R-73近距格斗導彈、R-77中距攔截彈,還有R-37遠程空空導彈水平先進。目前,俄羅斯也開始全面研制新一代空空導彈。

R-73導彈是俄羅斯第四代紅外近距格斗型空空導彈,是俄羅斯三角旗設計局研制的紅外制導空空導彈,該彈采用鏑化銦紅外導引頭和燃氣舵推力矢量控制,能利用來自飛機雷達、紅外搜索與跟蹤裝置和駕駛員頭盔瞄準具的輸入數據,在發射前以45度離軸角鎖定目標,進入飛行狀態后能夠跟蹤離軸角為75度的目標。

俄羅斯鎧甲-S1防空系統

R-77是俄羅斯新一代超視距主動雷達空空導彈,是具有發射后不管和多目標攻擊能力的中距空空導彈,主要用于攻擊戰斗機、強擊機、轟炸機、直升機、機載預警和控制系統飛機和巡航導彈等目標,可裝備米格-29、米格-35、米格-31M、蘇-27、蘇-30MK/MK2等俄羅斯戰機。2018年5月,俄羅斯已經開始測試新一代K-77型空空導彈,這種導彈是在R-77的基礎上進行改造的。

俄羅斯正在對米格-31BM進行升級,升級工作包括加裝新型無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裝備R-37M和R-77-1空空導彈,將使該機至少在未來10年內保持作戰能力。R-37M以三角旗設計局最初的K-37為基礎。K-37具有主動/半主動雷達導引頭,而R-37M僅使用了主動導引頭。導彈的最大射程超過200千米,具體取決于發射包線和目標雷達散射截面。2016年—2017年左右可能僅有少量的R-37M進入了服役。R-77-1是基本型R-77的升級版,其開發工作于1994年完成?;拘蛯楇m然以RVV-AE為代號廣泛出口,但因缺乏資金而沒有大量進入俄空軍服役。隨著2015年—2016年R-77-1的推出,俄空軍終于開始批量接收主動雷達制導的中距空對空導彈。R-77-1的彈體經過改進,可以提高空氣動力性能。該彈也比基本型略長且重量更大,提供了更遠的最大射程,并且增強了導引頭的特性。三角旗設計局總經理尼古拉·古謝夫表示,到2019年11月,總計將有362枚R-77-1空對空導彈交付。2019年5月,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海軍航空兵部隊首次測試新型米格-31BM重型超音速截擊機。經過改裝的戰機配備了新型雷達基站和控制系統,探測距離達到320千米并可同時跟蹤多達10個空中目標,戰術性能和戰斗能力得到提升。俄軍方認為,配備新型自動化指揮系統后,米格-31BM截擊機的作戰能力將成倍提高。該系統可搜集空中戰機、無人機、巡航導彈的信息,跟蹤高超音速飛行器,并與其他戰機、地面指揮部和防空系統進行情報交流。同一區域作戰的米格-31BM戰機群還可將情報匯總,由機載人工智能系統進行處理,確定目標類型、危險等級、速度、高度和飛行方向等,協助指揮員做出打擊決策,減少對敵情反應時間,提高作戰效率。俄羅斯國防部稱,目前除俄羅斯外,其他國家沒有類似裝備,該系統足以保障俄戰機獲得空中優勢,維護邊境安全。

責任編輯:張傳良

猜你喜歡
預警機鎧甲米格
《國王排名》:用極致的純粹,擊穿成年人的“鎧甲”
濤聲是誰丟棄的空鎧甲
日本已成亞太地區預警機大國
俄羅斯將用米格—35替代現役米格—29戰斗機
鮮花鎧甲
彩圖吧
玻璃蛋中的那粒米
甲龍
金牌新兵預警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