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木偶戲的起源與發展

2019-08-01 01:31楊青
都市生活 2019年5期
關鍵詞:木偶戲起源發展

楊青

摘 要:木偶戲是戲曲的重要形式,是我國發展中形成的優秀文化,因此需要深入了解木偶戲的起源,做好木偶戲傳承保護工作。為了更好的說明木偶戲的起源,研究以合陽提線木偶戲和陜西內桿木偶戲為例,對這兩種木偶戲的起源發展進行了概述,提出了木偶戲發展策略,希望可以對木偶戲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木偶戲 起源 發展

木偶戲是戲劇舞臺表演的重要形式,各地區在發展時結合地區的特色形成了不同木偶戲,拓展了木偶戲的形式。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于木偶戲的要求不斷提升,木偶戲需要結合時代需求進行相應的創新,這就需要深入了解木偶戲的發展歷史,采取相應的發展手段,便于木偶戲更好的發展。

一、木偶戲起源發展過程

(一)合陽提線木偶戲。合陽提線木偶戲歷史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發展歷史。合陽提線木偶戲產生與漢朝,在唐朝得到了快速發展,在明清時代繁榮興盛,產生了很多的流派。根據歷史資料顯示在光緒年間合陽地區的戲班社超過70余家。1952年成立了“晨光戲劇社”,2006年合陽提線木偶戲成為國家的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提線是合陽線戲的主要表演方法,在表演時會搭建一個長板臺,臺高1.2米左右,通過布帳將長板臺包圍起來,表演人員位于布帳臺的后面,通過對木偶進行操作實現表演。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線,提偶線有5-10種,在這些提偶線中旦角線的數量最多,旦角的線涉及頭、耳、手、腰等部位,多達十幾條,操作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演員們在業余時間進行長時間的練習。合陽木偶戲的表演人員主要是本地區的農民,這些農民平時以務農為主,在農閑時會搭臺唱戲來豐富自身的業余文化生活。合陽提線的劇目比較豐富,現有的劇目超過500本,其中最受歡迎的劇目為“三箱二樓雙釵”等?!叭洹敝傅氖恰栋賹毾洹?、《西廂記》、《囊哉裝箱》,“二樓”就是《謫仙樓》和《鴛鴦樓》,“雙釵”是《金碗釵》和《雙鳳釵》。

(二)陜西內桿木偶戲。陜西內桿木偶戲的起源比較早,是起源最早的木偶戲之一,與其他杖頭木偶戲相似,陜西內桿木偶戲也是由頭、手、軀干等部分組成,與其他杖頭木偶不同的是內桿木偶戲的手棍形成方式,內桿木偶手棍是竹子與手成45度組成的,表演時觀眾是看不到手的。早先陜西內桿木偶的技法比較單一,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陜西內桿木偶的技法不斷增加,通過技法表現出人物的感情,比如說在出現激動、生氣情緒波動時木偶的手會出現顫抖,通過這種方式讓木偶具有真正的生命,從而為觀眾呈現更好的劇情。

二、加快木偶戲發展的策略

(一)加大支持力度。木偶戲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在國家文化體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木偶戲發展時應發揮政府的作用,加大支持力度,為木偶戲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政府應該增加對木偶戲保護的資金投入力度,從政府收入中拿出專項資金用以保護木偶戲,為木偶戲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在提供資金支持后政府需要對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保證資金的合理使用。為了緩解政府資金壓力,可以吸收社會中的閑置資金,將閑置資金用在木偶戲發展上,這樣可以提升資金的利用效率,加快木偶戲發展。政府可以將木偶戲納入到教學體系中,讓學生從小接觸木偶戲,激發學生對木偶戲的學習興趣。政府可以組織開展相應的社會演出活動,擴大本地區木偶戲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為木偶戲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做好群眾教育工作。加大木偶戲發展還需要發揮群眾的作用,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讓群眾更好的了解和認識木偶戲。在進行宣傳教育時可以采用多元化的宣傳形式,包括新媒體宣傳和傳統媒體宣傳。新媒體宣傳指的是通過微信、微博等手段進行宣傳,政府可以成立相應的公眾號,定期在公眾號中發布有關木偶戲的相關文章,群眾只需要關注公眾號就可以了解木偶戲的相關知識。傳統媒體宣傳則是指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形式進行宣傳,相比于傳統宣傳方式而言新媒體宣傳具有一定的優勢,新媒體宣傳的受眾范圍更加廣泛,并且新媒體宣傳的成本相對來說比較低,因此在進行群眾教育時可以采用新媒體宣傳方式。通過對群眾進行教育讓群眾更好的參與到木偶戲保護中,發揮群眾的聰明才智,為木偶戲創新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三)創新表演形式。最后在發展木偶戲時要創新表演形式,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于木偶戲的要求不斷提升,傳統的表現形式已經無法滿足群眾的需求,這就需要對表演形式進一步進行優化。在創新表演形式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要對完善劇本創作。劇本是表演的基礎,引人入勝的劇本可以更好的吸引觀眾,為木偶戲發展奠定一個良好基礎。在進行劇本創作時要從生活入手,對觀眾進行細分,按照年齡、性別等進行劃分,對不同年齡段的觀眾提供不同的劇本,這也可以使劇本創作更具有針對性和側重點。其次木偶表演時要融入一些現代元素,這樣可以使木偶表演內容更加豐富。不僅如此不同地區木偶表演具有不同的特點,可以借鑒其他地區木偶表演的元素,使本地區的木偶表演更具有藝術性。李明卿在創造《木偶拉琴.貴妃醉酒》時便對表演形式進行了創新,傳統的閩西木偶具有單一提線的特點,但是在這個劇本中木偶能夠拉琴、寫毛筆字,這是對以往閩西木偶表現形式的補充。最后創新表演形式可以從音樂素材方面入手,木偶戲涉及多種內容,音樂表演也是其中之一,木偶戲表演時可以融入現代西方樂器,提升聽覺和音響的飽滿度,為觀眾帶來不一樣的感覺。

結束語

木偶戲歷史悠久,形式眾多,很多地區從自身的情況出發,創建了木偶戲,比如說陜西合陽提線木偶戲、陜西內桿木偶戲等,這些木偶戲各具特色,使我國木偶戲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特點。木偶戲發展時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包括加大支持力度、做好群眾教育工作以及創新表演形式,采用這些途徑能夠為木偶戲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曉玲.瓜州木偶戲發展歷程及特點初探[J].中國民族博覽,2019(05):121-122.

[2] 鄭田田.對陜西合陽提線木偶戲的調研與思考[J].新西部,2018(30):45+35.

[3] 林云鋒,曹章玲.淺談高州木偶戲的藝術特點和傳承發展——以高州市木偶戲傳習所為例[J].大學教育,2018(09):153-155.

[4] 宋歡.新媒體藝術中對木偶戲的傳承與創新[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7,2(07):131-132.

猜你喜歡
木偶戲起源發展
傳統戲劇——木偶戲
木偶戲
萬物起源
萬物起源
萬物起源
區域發展篇
圖說共享發展
圖說創新發展
教師發展
木偶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