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蒲州花傘的表演內容及發展情況

2019-08-01 01:12衛楠
戲劇之家 2019年19期

衛楠

【摘 要】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文化的多樣性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山西民間舞憑借其紛繁的特點和濃郁的地方性特色,頗受人們的喜愛。本文首先介紹了蒲州花傘的歷史背景和舞蹈形態,之后就多元化環境下山西民間舞蹈藝術的發展提出了看法。

【關鍵詞】蒲州花傘;表演內容;發展情況

中圖分類號:J722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9-0027-02

一、歷史背景

蒲州花傘,系漢族民間舞蹈,起源于永濟市蒲州一帶。這一舞蹈表演形式的原型是黃河農耕文化的一種祈福儀式,到了廟會和重要節日,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人都“亮”出家里最好的“寶”物,跳起秧歌,敬天地、同慶佳節,盼望著一年的風調雨順、六畜興旺和豐衣足食。當地民眾稱其為“永濟亮寶”。

永濟亮寶,“寶”是指婦女們的金銀首飾、銀圓、元寶之類的貴重器物,“亮”是把這些器物展示給大家(據說誰家有寶都要主動拿出在神前亮一亮,否則不安全)?!傲痢钡姆椒ㄊ前哑魑镎忱卧谌舾芍耋髯拥囊欢思吧习氩?,然后分三層緊扎在一根約六七尺長的竹竿上,配上彩色紙穗、繡球、鈴鐺裝飾,竹篦固物重而下變成傘狀,因此稱“花傘”,沒有金銀器物的也可用青瓷小餐具,比如給小碟子粘上花鳥魚蟲染上顏料,這又可以稱“青瓷傘”。傘還可分兩層,合著鼓樂節奏閃動,顯得格外華麗而壯觀,奇而生險,險而制勝,獨具一格。舞蹈動作以秧歌為主,具有民間藝術特色,豪放、激情、簡練、歡快而又特別風趣,為當地群眾喜聞樂見。后來被人們稱之為“蒲州傘秧歌”。

20世紀80年代初,在對民間優秀文化普查時,“蒲州傘秧歌”成為被挖掘整理后又給以創新的一個舞種,它的獨特之處表現在舞者手中的道具上,它升開似張傘,降合如花朵,上下顛閃、平、立旋轉,大甩大擺,多變的造型畫等能讓舞蹈者充分展示,很有觀賞價值。沒有這樣的道具,就不是蒲州傘秧歌;有這樣的道具,卻沒有河東地域的民歌風味的音樂搭配也不是蒲州傘秧歌。由于這種道具備受歡迎,需求者全國各地均有,遠至美國僑民,該道具命名“蒲州花傘”。后人將其發展為慶豐收歡度節日的文娛活動形式,既珠光寶氣,絢麗多彩,又芳香四溢,煞是好看。

二、表演內容

(一)成品及構成

永濟亮寶由制品(花傘)和舞蹈兩項構成。

其一,制品。古老的花傘“金銀傘”裝飾的是金銀元寶,當此處不再有那么多的官僚及家屬時,用一般婦女的金銀飾品為裝飾。人們將一種拳頭粗的竹竿(約八尺高)豎起,上端扎上竹篾,篾端掛上金銀首飾及各種小巧玲瓏的細瓷器和婦女們日常戴的手鐲等用品,并用花朵、鈴鐺、彩帶裝飾;“青瓷傘”裝飾瓷質的小餐具,再用麩粉捏成的魚蟲花鳥,染上彩色粘牢在小碟上,再將小碟粘在竹條上配上紅紅綠綠其他裝飾品;“雞蛋傘”是把雞蛋粘在竹條上。無論什么裝飾品都是三層大傘,把要展現的金銀珠寶分別粘牢在若干竹條上端,再將粘牢飾品的若干竹條分三份,分別在一根高六七尺長,直徑約一寸半到兩寸粗的竹竿上扎三層,配上彩色繡球絲穗、彩條等,竹條墜物下彎形成傘狀,形成一把鄉土氣息濃郁,很有民族色彩的文化活動工具,觀之光華奪目,給人以藝術美的享受,并賦予了“花傘”這個美名。古老的花傘采用竹刀為制作工具,將竹竿、竹條、票和膠、麻繩制成成品;現在制作用的器材有:不銹鋼管、竹子、塑料泡沫及頭巾沙等物。包括單、雙層兩種;也分成人、兒童用的兩種。

其二,舞蹈。古老的傘秧歌,由于花傘很重,傘把一端必須頂住肚子,所以表演者要挺凸肚子而上身后仰,為了安全用一條長布帶通過脖項,再腰間纏幾圈在肚前留一松兜,將傘把插入,雙手緊握傘把馬步蹲襠,踩著“三閃”“路經”“亂劈叉”等鑼鼓點和管弦樂的節奏前進、后退、自轉圓圈,表演者手持竹竿下端在鑼鼓聲中上下閃動,讓花傘在開、合、顛、閃、轉、甩的動律中配合舞姿及步伐的協調統一下發展成為:升開似傘帳,降合似花束,左、右、平、立激情旋轉,前、后、上、下大擺大甩,多變的造型在表演者的舞蹈動作中一一展現出來,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后又把晉南民間音樂融入創新過的舞蹈動作中,花樣豐富引人入勝,有單人、雙人、三人、群舞可達數百人之多,具有特色的地方風味,其服裝造型基本為男性,頭帶小孩相公帽,身佩婦女花紅衣,臉上扮成三花臉,滑稽幽默,給人以視覺上的愉悅,更給觀眾帶來無盡的快樂,豐富的傘秧歌表演早已成為社火中的一項,在所有的節日、朝會、秧歌表演中都展現出花傘的魅力,現已成為群眾皆可舞之蹈之的藝術。

(二)基本動作

基本動作主要由傘花的運動路線和身形體態相結合,從上身動作、腳下步伐、雙人舞姿這三方面進行研究。

上身動作:

1.胯旁腕轉傘花(右手握傘快速擰轉里扣手腕,左手蘭花指壓腕下弧線順著胯旁方向外推)

2.屈肘橫向腕轉傘花(右手握傘舉于體旁,大臂與小臂呈90°,右手手腕里扣的同時,大臂從體旁移到胸前)

3.推轉傘(雙手握傘腰將傘推出、拉回)

4.山膀舉傘(右手拿傘從左側畫上弧線繞到右體旁,同時左手山膀位架起)

5.揚傘(右手握傘經上弧線到右斜后,側身挑胸腰后仰)

6.壓傘(右手握傘走上弧線到左肩前,同時左手到6點斜上方)

腳下步伐:

1.斜踢步(左腳走圓弧路線落到右腳斜前方向)

2.跳點步(斜踢步的基礎上勾起右小腿,依次旋轉落到6點、5點、4點方向)

3.前踢后勾步(左腳前踢45°右腿屈膝、左腿直立右腳小腿勾起)

4.顛閃前進步(左腳向7點方向上步,右腳跟成點步、右腳向3點方向上步,左腳跟成點步)

5.后退步(左腳向6點方向撤步,右腳點地、右腳向4點方向撤步,左腳點地)

6.顛閃步(右腳邁出向2點方向上步,倒重心后左腳向2點方向繼續上步)

雙人舞姿:

1.上步壓傘+撤步推傘(一組:1-4撤右腳至踏步蹲,右手擰轉傘花到左肩前,左手扶;5-8上右腳送右胯擰轉傘花,雙手打開。二組:1-4上左腳送左胯左手打開,右手擰轉傘花至左胸前;5-8撤左腳到踏步蹲,右手擰轉傘花收回,左手扶傘)

2.高低轉傘(一組:雙手拿傘高舉過頭頂,左腳在前右腳點地;二組:背后拿傘置于腰間,傘花沖前,同腳位;前傾時二組變大掖步,一組腳位不變身體前傾,后仰時二組倒重心變為左腳點地,右腿屈膝,一組直膝下胸腰配合)

(三)隊形變換和音樂的融合

由祖輩們創造并傳承下來的民間舞蹈,由于其形成因素的特殊性而體現出豐富多彩的個性,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生活中,我們應該以本土文化為根基,合理利用組合編排的方式推陳出新,用一種局部交替的過程,賦予傳統一種新的生命力和時代氣息,使之更富有現代的審美特征。

舞蹈中隊形的變換主要以線條和圓形的變化為主。視覺上給人以優美、柔和、富有運動感,同時給人一種水流時而平穩蕩漾、時而奔流傾斜,時而出現小的漩渦、時而沖破阻擋的藝術聯想。眾人成一斜排有起伏節奏地往前推轉傘象征著黃河的巨浪翻滾;在臺中間圍成數層的一個圓圈造型,隨著節奏,一層一層向外打開傘花,掀起滿臺花朵綻放的景象,層層漸進,層層對比,引發強烈的共鳴。

舞蹈從一開始產生便和音樂產生了密不可分的聯系,舞蹈作為一種有情感、有節奏的動作表現更加需要與音樂的配合。但是能同舞蹈相結合的不是任何音樂,它不會對舞蹈的具體表達產生重疊、矛盾或干擾,能與之結合得天衣無縫。配合民間舞的音樂自然是當地的民歌。山西晉南民歌則反映了山西人的社會生活狀態,包含了對傳統生活的總結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是山西晉南地區的特有文化,是不同時期的人們對當時生活的一種情感反映,將晉南的民間音樂融入晉南民間舞中是最合適不過的。

三、發展情況

(一)面臨的問題

隨著時代的進步,耕作方式的改變,“亮寶”逐漸被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相較于其他晉南的非遺文化,蒲州花傘并沒有被世人所熟知。例如稷山高臺花鼓、萬榮花鼓,不僅登上了央視舞臺,甚至走出了國門。蒲州花傘同樣作為非遺文化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傳承。還面臨著許多問題:人們對傳承非遺的意識不足、傳承人缺失、不再受年輕人追捧、缺少資金支持等眾多因素。

直到經過傳承人胡曼女士多年的挖掘、整理和創新,蒲州花傘變成比較理想的道具?!傲翆殹弊兂闪擞罎幕▊阄?,引領新時代的農民風貌,表達對黨富民政策的質樸情感,展現著新農村的美好生活。在2011年,“亮寶”列入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解決的方法

社會層面:應加強對傳承人的保護和培養,暢通保護與傳承的渠道,拓寬人才的培養,充分發揮社區、中小學、高等院校的主渠道作用;加大隊伍建設,調動社會團體和個人參與的積極性;經常舉辦展會、論壇、講座等活動,使公眾更多地了解其內涵;以高度的文化自覺,真正樹立起警覺意識,不能讓文化遺產變為“文化遺憾”!

個人層面:積極參加學習活動,激發熱愛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從自身做起,利用廣泛的群眾基礎進行宣傳推廣和支持,讓其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把年輕人的思路融入進來,青少年接受新知識較快,在傳承時能夠接受現代人的眼光,創作出具有現代風格的作品。

只有與時俱進地融入現代社會,才能永綻光彩,發揚光大。蒲州花傘是我們山西人民的驕傲,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這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是時間留給我們最有價值的珍品,它承載著歷史記憶,凝聚著先民的智慧,延續著文化血脈,它如一杯陳釀,歷久而彌香,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蒲州花傘定能夠大放光彩,成為家喻戶曉的民間藝術!

參考文獻:

[1]中國民族民間文藝集成編寫委員會,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山西卷)[M]北京:中國ISBN中心出版,1993.

[2]趙麗,晉南民間舞[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