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唱法的藝術審美特征

2019-08-01 01:12岳鵬程
戲劇之家 2019年19期
關鍵詞:藝術審美唱法聲樂

岳鵬程

【摘 要】民族聲樂唱法的藝術審美特征主要表現為語言美、旋律美、聲腔美、韻味美、色彩美、潤腔美。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

【關鍵詞】民族;聲樂;唱法;藝術審美;特征

中圖分類號:J616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9-0066-02

民族音樂是在我國的各民族中產生的,是由各民族的喜好和習慣建立起來的。民族聲樂在演唱時,語言生動含蓄,表達勤勞的人們熱愛生活或者是對愛情的美好向往,真摯的感情在群眾中深深地扎根,并發揚和繼承。

一、語言美特征

歌詞或唱詞的語言美是構成聲樂藝術美的文學基礎。聲樂是用人聲唱出的帶有語言的音樂,聲樂美的創造,無論是詞的撰寫、曲的譜就還是歌的唱成,語言音樂化的藝術體現奠定了它的特殊性質。聲樂美是對語言的美化程度及其感染力來體現它的藝術魅力的,作為創造聲樂藝術美的文學基礎,始終貫穿著語言的因素與作用。

(一)詩化美

歌詞具備了詩化美的語言特質,它與詩化美的語言凝練具有共同性,有內在美的內容體現,同時具有外在美的形式特征,是詩化的文學語言形態之一,是歌唱的文學樣式。

在一定的時間容量內,它受可唱的時間制約,受聲樂曲式的時間容量控制,詞不可能像詩一樣根據內容表達的需要著意鋪陳,由于人嗓音本身與聽覺在一定時間內的承受力,而不得不凝練它的語言表現,為此,它要以精粹、純美的語言,以小見大,以簡統繁,以少見多的語言去概括現實生活,為了達到“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的凝練美的藝術效果,必須通過煉字、煉句、煉意去提煉創造準確優美的音樂文學形象。

可唱的詩化語言,要突出它的有聲性,因為不僅在經過人聲“吟詠吐納”時要自然流暢,要有口語美,而且要適應訴諸聽覺時的審美敏捷性。

(二)詩情美

詩情美是孕育詩情、表現詩情的源泉,是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是真實反映生活的作品,是指緊密地聯系著人類的一切社會生活。詩情的美,飽含著強烈的詩情,喜、怒、哀、樂由衷而發,來不得半點虛情假意,全在抒發真情。使歌唱者觸發樂感,聲情并茂,令曲作者激發曲情,涌出靈感。

歌詞的詩情美,表現出引人入勝的審美意境是詩人的激情與生動的現實生活情景的詩化體現,重在情趣的抒發,實際上詩情語言美的具體體現是意境美。無論是緣境生情,或是借景抒情,都是“情思”與“物境”的交融。都要達到“寫情則動人心脾,寫景則在人耳目”的藝術境界。

二、旋律美特征

旋律被稱作音樂的靈魂,詩化語言向音樂語言過渡,這時詩化的語言形象、內容、形式、結構、韻律、風格等無一不決定或影響著曲調的創作,是聲樂作品的創造過程之一。旋律是音樂語言的核心。曲作的旋律更取決于詩情畫意的語言,這樣文情與聲情才能相互作用,相互統一。曲調的旋律美由和聲美、節奏美、音調美三部分內容組成。聲樂美的魅力,主要取決于曲調的旋律美。

音調是最具特征又相對完整的樂思,是由鮮明特點的較小的音樂片段構成的主導音調,音調又稱為主題旋律,是構成曲調旋律美的基礎。

一首聲樂作品必須具備一個可供旋律發展的基礎音調。每一種情感都要在深入挖掘詞義的同時掌握其基調,音調美首先應該與歌詞所提供的情感或情緒特征相適應,或哀婉傷感,或莊嚴雄偉,或熱情歡快,或優美抒情等。

音樂善于表達情感,主導音調體現出鮮明的聲樂體裁特征,準確地運用音樂手段去揭示曲調的情感內涵,曲調的旋律美還必須體現一定的藝術風格,不同的體裁類型也決定著音調的旋律表現,無論是詠嘆調還是敘事曲,無論是進行曲還是山歌等。

曲調的旋律美具有時代與個人音調的鮮明色彩和不同民族與地區的典型的獨特音調,根據特有的旋律發展手法,塑造出完美的聲樂形象。主導音調所具備的這些美的因素或特質,還有賴于曲調變化發展與調式的運用。

旋律的句法、曲式結構是節奏的擴大,藝術地組織與發展節奏的音響表現,運用重復、對比、擴展、壓縮等手法,把長與短、強與弱、快與慢等按照時間與速度的不同特點,特有的節奏美增強旋律美的藝術表現,展示出千變萬化的節奏運動形態,創造出豐富多彩的節奏序列。

節奏在旋律中是主要的構成要素,同時也是旋律美的重要構成要素。根據生活、情感與物質運動的節奏規律,體現出一定語言的自然節奏特征,還表現出一定句式的節拍特點,音樂以音響的長短、強弱與快慢的組織交替與變化。

三、聲腔美特征

通過以上的講解我們知道歌唱的藝術其實就是聲樂的藝術,但是聲樂美如何傳達出這種藝術的美感?這就需要我們擁有聲腔美的演唱技術,這種技術是一種有聲形態的藝術造型,是一種由聲腔控制音質和字音行腔的藝術美的體現。

(一)音質美

要想做到聲腔美,必須先學會音質美,聲樂是歌唱的藝術,也是人聲的藝術,音質美由此被認為是聲腔美的基礎,因為音質首先是我們在演唱時的發聲的本質,其實就是人聲在進行藝術表現時,音質優劣的一種體現,要想達到音質美的要求,就必須具備一定的音質條件。

歌唱發聲的動力,以飽滿的氣息做基礎,全在氣息的運用與發揮,腔要徹滿,聲要圓滿。氣息在形成音質美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音質美還要求在人聲的自然形態的基礎上加以擴展,能夠在一定音域的范圍內符合聲音表情的變化幅度,有較寬廣的音域,具備足以適應聲音造型的要求,做到能夠自如地控制音域中的高低變化,音高聲不竭,音低聲不虛。增強發聲的藝術表現力與美感效果。

音質美要求音量大,氣要足,而勁不拙;音量小,聲要虛,而口用力。發聲做到輕而不緊,強而不喊,沉而不悶,弱而不散,發聲做到強而不喊,弱而不散,輕而不緊,沉而不悶。

根據聲樂音色的豐富性,音質美還要求發聲具有豐富的音色表現力,聲音造型賴以塑造形象的表現工具,是表情達意的重要手段,獨具個性的音色能顯現特殊的藝術魅力,乃至各種唱法與風格體現,抒情、戲劇、花腔的不同表現,以及戲曲聲腔的不同行當的類別,都各具不同的造型特征與性格色彩。

(二)字音美

字音美,實際是指語音美。聲樂是由人聲唱出的帶有語言的音樂,對“字”的表現也就在聲樂美的藝術構成中占有重要地位。依據“依字行腔”的造型方法來歌唱,要想達到字音美的要求,必須做到以下幾點:要求把收聲、出字、引長、歸韻等按照不同的字音結構去歌唱。字音純正、清晰,強調要依據語言的語音體系的結構規律去歌唱。使音在行腔中變化自如,要求把字頭、字腹、字尾、聲調等按照不同的字音結構去表現。根據情感表達的需要,使字與聲、情結合起來,達到“字正腔圓”的藝術效果。掌握并處理字的頓挫連斷、快慢疾徐、輕重強弱、高低抑揚等語氣和語勢。

(三)行腔美

“行腔美”其實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腔圓”?!靶星幻馈痹谶M行聲樂演唱時,要求我們運用優美的音色和比較寬的音域及改善音質后的聲音,來達到行腔的圓潤完美。

“腔圓”并不是簡單的聲腔圓潤歌聲甜美就可以滿足的,首先一點要想達到行腔美,音準必須要在一點問題沒有的前提下,再進行行腔的音樂表達,有了音準的前提就是節拍和速度的掌握,行腔時速度節奏一定要掌握好,做到強弱細分,根據音樂的感覺做到快慢松弛,不緊不慢。

行腔時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根據我國不同民族的地域特點進行不一樣的音樂表達,要充分展現出我國民族濃郁的地方特色。

在演唱過程中要做到有感而發,不能讓各種美來限制音樂的表現,音樂還是在技術的基礎上,以表達感情為主的藝術手段。使歌唱達到“聲情并茂”的藝術效果。行腔時感情要真摯,含情而唱,以“未成曲調先有情”的美學要求,充分發揮聲樂表情的動作性。

四、結語

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當代民族聲樂的發展過程中,審美特征是需要重點分析的對象,通過良好的掌控,能夠對未來行業發展提供更多的參考和指引。

參考文獻:

[1]當代民族聲樂的審美特征及取向[J]. 王智紅,王紹偉.當代音樂,2018(02).

[2]不同時期的民族聲樂美學藝術審美特征分析[J]. 孟妍.音樂生活,2018(02).

猜你喜歡
藝術審美唱法聲樂
談聲樂教學中的輕聲唱法
跨界唱法的春天——對譚晶參加《蒙面唱將》的思考
電視綜藝節目主持藝術審美風格探微
淺析BJD人偶的藝術性
“手舞足蹈”破難點——談“劃唱法”在歌唱教學中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