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赫瑪尼諾夫《音畫練習曲》作品33之8的演奏分析

2019-08-01 01:12牟喬
戲劇之家 2019年19期
關鍵詞:音畫尼諾夫拉赫瑪

牟喬

【摘 要】先對拉赫瑪尼諾夫的音樂人生進行簡要展示,接著對其作品的風格面貌進行了大概分析,重點在第三章,對這首作品的要素進行分析,最后對其藝術魅力和人文價值進行了歸納總結。希望通過論述可以將《音畫練習曲》作品33之八的音樂風格和演奏特點進行有效的揭示,進一步認識到它的獨特藝術魅力。

【關鍵詞】拉赫瑪尼諾夫;音畫練習曲;33之八;演奏

中圖分類號:J65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9-0085-01

拉赫瑪尼諾夫自幼家庭富有,父母都是宮廷音樂家,他因此受到了良好的音樂教養,四歲時候受到父親點撥開始學習基本作曲法并且學習鋼琴,幾年以后寫出了平生第一部協奏曲,十歲時候寫出了第一部前奏曲,從此開始在歐洲音樂界受到關注,獲得了許多名家的認可和贊揚。

一、拉赫瑪尼諾夫的音樂創作歷程

拉赫瑪尼諾夫是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的俄羅斯著名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創作中他堅持晚期浪漫主義風格,作品旋律突出、氣息寬廣、織體飽滿、和聲色彩濃重,富于濃郁的情感色彩和悲劇性,經常有俄羅斯遼闊的大自然氣息和民歌音調的回響,具有史詩般壯闊的音樂風格。拉赫瑪尼諾夫生活的社會時代處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整個歐洲都處在自信和樂觀之中,因此它的音樂也受到了時代的感染,處處洋溢著一種樂觀、熱情、積極向上的情懷。但是拉赫瑪尼諾夫不僅于此,他之所以成為一代大家,當然有他的過人之處,他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將自己的感悟融合在了許多作品當中,尤其在《音畫練習曲》鋼琴練習曲里面,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曠世才華。

二、拉赫瑪尼諾夫《音畫練習曲》作品33之八的演奏分析

(一)力度與速度的分析

拉赫瑪尼諾夫在《音畫練習曲》作品33之八的演奏中,力度把握上面十分注重用手掌與指尖的配合。如果沒有手掌關節的支撐,手指發出的聲音就會失去穩定感,拉赫瑪尼諾夫彈奏的音色顆粒感極強,這都是掌關節支撐的效果。他對掌關節對力度的控制比其他的鋼琴家都重視,原因在于他的練習曲作品的表現難度和技術組合已經遠遠達到現場演奏的高度,因此說拉赫瑪尼諾夫所采用的力度在表現幅度和技術方面更加需要強有力的輔助動作。力度的保持上面,拉赫瑪尼諾夫演奏中還加入了手臂的發力。手臂發力是為了保持觸鍵盤的重量,為了不影響觸鍵的速度,要保持適當性的力量。拉赫瑪尼諾夫許多速度片段中,大量的快速音交迭出現,不同的旋律走位的連接都需要不同的力量來支撐,手臂的發力就是為了應急,比如在滑音當中就需要手臂發力控制指尖力量,以此保證手指的主動性和靈活性彈奏。拉赫瑪尼諾夫對觸鍵有個比喻,“肌膚的接觸”,他十分注重經驗感知,強調用經驗去掌握觸鍵技術,手指、手掌、手臂的變化結合需要考慮到其他的一些要素,比如速度、方向、角度等等,隨著練習曲當中旋律難度不斷加大,這些要素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音色的分析

眾所周知,鋼琴在二十世紀已經發展成了最重要的器樂,無論是獨奏曲還是交響曲,都離不開鋼琴的參與。鋼琴的各項功能被極大的開發,幾乎達到了巔峰。拉赫瑪尼諾夫這時也不斷地對自己的鋼琴作品進行創新改編,以樂隊演奏的形式進行編排。在《音畫練習曲》作品33之八,他追求音色組合的極致化,并且廣泛地吸取不同音樂類型的音色,嘗試將其帶入到鋼琴當中。這里音樂的變化就發揮出了關鍵的作用,他認為音色的變化不應該只是在和聲轉換和旋律連接時使用,還應該在聲部主次凸顯中運用上去,因此拉赫瑪尼諾夫對其他伴奏型音色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對踏板的標注進行了創新和發展,其次對踏板的讀譜進行了詳細的規定,最后還加入了長踏板、顫動踏板、快速切換踏板、弱音踏板和中踏板等滿足自己的創新需求。拉赫瑪尼諾夫通常追求極致音色時加入兩個踏板共同演奏,將踏板的音色和指尖觸鍵配合使用,達到了演奏效果的極致化。

(三)指法的運用

眾所周知,拉赫瑪尼諾夫音樂的色彩變化主要依靠音色的變化,基本上不允許有打擊樂的聲音出現,無論音響力度有多大,都要保持干凈、純明、柔美的音色,并且要保持較長的聲音時值。要達到這種效果,必須依靠指尖、手掌、手臂、角度等等技巧才能恰到好處。

拉赫瑪尼諾夫《音畫練習曲》作品33之八風格典雅收斂,不失浪漫熱情,彈奏的時候對指法程度十分考究,必須要保證音色的細膩連貫和特殊的韻味,這些都需要指尖來完成。拉赫瑪尼諾夫的《音畫練習曲》作品33之八的音色和他其他作品相比,相同之處在于同樣保持了一種晶瑩剔透的質感,不同之處在于拉赫瑪尼諾夫的《音畫練習曲》作品33之八的和聲進行脫離了古典和聲的框架,加入更多的肢體方面的技巧,和聲結構更加現代。練習曲中的樂曲含義富有立體感,更加有張力,指尖追求的音色變化較之古典時期更加復雜多樣。如果要處理短促音的話,通過指尖的主動先行就可以在擊鍵的一瞬間將聲音控制在合理的狀態里。這種恰到好處的狀態拉赫瑪尼諾夫做得最好。

總之,拉赫瑪尼諾夫一生創作的作品很多,體裁豐富,無論哪個體裁都有經典流傳下來,展示了與眾不同的音樂才華。

參考文獻:

[1]波蘭民間瑪祖卡與肖邦的鋼琴創作——肖邦瑪祖卡Op.33研究[J].趙琳.藝術評鑒.2018(04).

[2]拉赫瑪尼諾夫《音畫練習曲》op.33教學釋義[J].馮韶華.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0(02).

[3]淺析拉赫瑪尼諾夫《音畫練習曲》op33的創作特點[J].張黎.黃河之聲.2012(02).

猜你喜歡
音畫尼諾夫拉赫瑪
大提琴演奏的悲劇審美表達——以拉赫瑪尼諾夫《g小調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為例
淺談拉赫瑪尼諾夫鋼琴作品的創作風格——以《音畫練習曲》Op.39 NO.9為例
豐收節音畫
豐收節音畫
豐收節音畫
拉赫瑪尼諾夫浪漫曲音樂風格研究——以《春潮》為例
試論拉赫瑪尼諾夫《音畫練習曲》的演奏技巧及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