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尋古典藝術之美

2019-08-09 01:16楊惠萍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9年4期

楊惠萍

摘要:丈人寫詩寫信多用各色的箋紙,把各色箋紙匯編成冊,編輯雕印成《十竹齋箋譜》,這部箋譜采用饾版、拱花技藝,是雕版彩印的開端,也是當今木版水印技藝的起源。本文重點介紹《十竹齋箋譜》的歷史沿革、技藝發展及其與木版水印技藝的淵源。

關鍵詞:箋紙;《十竹齋箋譜》;木版水印技藝

中圖分類號:J217-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1-0020-01

中國古代,箋紙是文人文房用品之一,題詩或書信往來時常用的紙張,如詩箋、信箋、畫箋等。有些風雅人士挑選制作精美,帶有圖案的各色箋紙,編輯并裝訂成書冊形式,稱為“箋譜?!惫{譜起源于箋紙,它是中國古代印刷術和造紙術相結合的產物。早在中國南北朝時期就有五色華箋的記載,唐代《佛經》在民間的廣泛流傳,就是采用雕版印刷技術。此后,日常寫信、記事的箋紙也印上了圖案,在文人間廣泛使用,專門收錄各種箋紙圖案的箋譜應運而生。在傳世的箋譜中,明代的箋譜最為精美,《蘿軒變古箋譜》是年代最早的,現藏于上海博物館?!妒颀S箋譜》是明代末年刻印完成的,比《蘿軒變古箋譜》年代晚些,但無論從收錄圖案的數量,還是印刷技術都更勝一籌。

1952年由北京榮寶齋重新刻印的《十竹齋箋譜》,共四卷,由宣紙印制線裝成冊,外有織錦緞的書套,瓷青紙封面古色典雅,畫面精美細致,極具藝術欣賞價值。

《十竹齋箋譜》于明崇禎十七年刻印完成,書前有九龍李于堅《小引》、上元李克恭《敘》。收集一百多幅箋紙紋飾圖案,內容豐富多樣、形式新穎,尤其是印刷時采用了“饾版”、“拱花”技術,推陳出新,使傳統雕版印刷技藝水平有了飛躍的發展。全書分為清供、華石、博古、勝覽、雅玩、文佩、香雪、雜稿等34組,293幅畫。所刻印花草奇石、山水人物、亭臺樓閣、雅玩陳設、寫意花卉、歷史故事等,惟妙惟肖,極富情趣。這些箋畫圖案十分簡約,用筆精致,表達的意境豐富,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睞,這部箋譜的印制工藝也非常精湛。

什竹齋箋譜》是明末1644年,由胡正言刻印完成的,堪稱我國印刷史上一絕。胡正言,字日從,安徽休寧人,三十歲后移居江蘇南京,以李如真為師學習,在書法、繪畫、制墨、印箋等方面都有所成就?!笆颀S”是他的室名,因他的住所前種竹十余竿而得名。明朝滅亡以后,他隱居在南京雞龍山[十竹齋]中,從事印箋、篆刻、出版各種圖集等各種藝術活動?!妒颀S書畫譜》和《十竹齋箋譜》都是這個時期由他編輯雕印完成的,這兩部箋譜是中國印刷史上劃時代的精品。

什竹齋箋譜》采用的是“饾版”和“拱花”兩項技藝相結合的印刷技術。所謂饾版,就是將畫稿按不同的顏色分別勾描下來,刻成一塊塊的小版,然后逐色逐次套印在宣紙上,最后印制出一幅完整的彩色圖畫。完成的畫面,用筆用墨的濃淡干濕,色彩的深淺變化,都忠實于原畫,筆墨韻味,妙不可言。因這大大小小、顏色各異的雕版形似當時一種名為“饾釘”的五色小餅,故稱“饾版”?!肮盎ā笔菍⒂≈坪脠D案的宣紙,按準確部位固定在凹形版上,用力壓下去,紙上凸出的彩色圖形部分,就是“拱花”?!妒颀S箋譜》中天上的浮云、江中的流水、器物的裝飾、花卉的輪廓等精妙之處多用拱花,使畫面很有立體感,惟妙惟肖。箋譜中還有單用拱花而不施彩色的圖畫,很像是白色石膏版上的浮雕,清逸淡雅之極。在當時沒有出現盜版,就是史無前例地同時使用了這兩種印刷技術。什竹齋箋譜》標志著我國雕版印刷技術至明末已發展到一個新高度。

解放前,為了不使這部《十竹齋箋譜》失傳,由魯迅先生和鄭振鐸先生提議倡導資助下,決意重新刻印,有榮寶齋的老技師們精心制作,歷時七載,得以完成。非常遺憾的是,魯迅先生于1936年在上海逝世,未能見到這部箋譜作品全部完成。1952年在鄭振鐸先生的積極倡導下再次重刻《十竹齋箋譜》,得到海內外各界人土的贊賞和收藏,產生巨大的影響,使中國傳統雕版印刷技藝、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得以傳承、發展下去。解放后,在黨和國家的大力扶持下,木版水印畫發展到一個新階段,它代表我國雕版印刷藝術的高峰。

現今,北京榮寶齋、天津楊柳青畫社、上海朵云軒一直傳承著饾版印刷這項技藝,不斷改進,創新,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產工藝——木版水印。北京榮寶齋歷時二十年復制的《韓熙載夜宴圖》被故宮博物院收藏,天津楊柳青畫社復制的齊白石先生的《可惜無聲》冊頁,鄭板橋先生的《竹石》,上海朵云軒印制的《群仙祝壽圖》等受到專業人士的認可,深受國內外人士喜愛并收藏。采用這門純手工技藝復制的古今名家的書畫作品筆情墨韻,酷似原作,形神兼備,是現代印刷機無法替代的。我作為天津楊柳青畫社水印技藝的工作者和傳承者,能夠如此近距離接觸祖國的民族文化,深深地陶醉在上至唐下至明清以及近現代名家名作中,也深知肩負著繼承、傳承、發展的重任。

木版水印技藝在2006年作為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之一,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木版水印技藝保存和發揚了民族繪畫傳統,使中國書畫瑰寶永存于世。進入高科技階段的今天,具有濃郁中華傳統文化的木版水印藝術尤如一枝永不凋零的花朵,清雅芬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