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對俞秀松教育理念形成的影響

2019-08-13 03:45楊沫江
上海黨史與黨建 2019年7期
關鍵詞:一師教育理念

楊沫江

[摘? 要]俞秀松作為我黨早期杰出的革命活動家,為民族解放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在發展教育事業上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俞秀松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特別是在新疆工作期間,形成了以注重傳授新知識新思想、提倡啟發與自主教學、重視學生品格教育等教育理念。而俞秀松教育理念的形成,非一時之功,與他在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下文簡稱一師)學習期間接受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特別是一師校長經亨頤的教育改革思想,對俞秀松教育理念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

[關鍵詞]一師;經亨頤;俞秀松;教育理念

[中圖分類號]? D231?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928X(2019)07-0046-04

1913年,浙江官立兩級師范學堂更名為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著名教育家經亨頤出任一師校長,并兼任省教育會會長。經亨頤在一師大力推行“教育革新”運動,提倡教育要“與時俱進”、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動能力”、倡導“人格教育”等。俞秀松在一師度過三年多時光,一師倡導的全新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給他帶來了深刻影響。在校期間,他勤奮好學,刻苦鉆研,積極按照一師的校規校訓和培養要求努力提升自己。離校后,他并沒有直接從事教育工作,但一師的教育理念卻使他受益終生,在涉及到教育宣傳的革命工作中,他都能充分汲取一師校長經亨頤的教育改革精髓出色地完成任務。1920年,俞秀松進入上海厚生鐵工廠開展了旨在提升工人知識水平和思想覺悟的工人教育。同年,俞秀松在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創辦的上海外國語學社任秘書,并在每周舉行一次的報告會或演講會中擔任主講。[1]1922年,俞秀松與他人在杭州太平門外創辦平民夜校。1931年,俞秀松在蘇聯列寧學院畢業后,留校擔任聯共(布)黨史和列寧主義課的教員。不斷的教學實踐,既是積累經驗的過程,亦是教育理念形成的過程,至俞秀松發展新疆教育期間,他已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一、注重傳授新知識新思想? ??

1916年8月,俞秀松以優異的成績,通過層層選拔成功考入一師。俞秀松一進學校,就感到耳目一新,大開眼界。此時的一師正在經亨頤校長的帶領下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教育革新”運動。經亨頤學識淵博,思想進步,是當時浙江教育界享有崇高威望的民主主義教育家,倡導新文化運動,大膽改革教育。經亨頤本著時代精神應該“迎”不該“拒”的觀念,提出了“與時俱進”的教育改革方針,使教學與時代潮流相結合,積極向學生傳授新知識新思想。他主持創辦的《教育潮》,介紹世界各地新的教育思想,從教育的角度宣傳新思想新文化??锩科诙家源罅科榻B《新青年》《每周評論》等進步刊物。經亨頤先后聘請陳望道、李叔同、夏丏尊、李次九、劉大白等一批著名學者來此任教。教師們支持經亨頤的教育改革,提倡學新文學、書白話文;宣傳新思想,反對封建專制主義,倡導自由平等。在經亨頤等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師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校風。據陳望道回憶:“‘五四前后的新文化運動,從全國范圍來講,高等學校以北大最活躍,在中等學校,則要算湖南第一師范和浙江第一師范了?!盵2]

俞秀松在一師“教育革新”的良好氛圍下,不斷探索新知識,汲取新思想。他經常閱讀《民國日報》副刊“覺悟”、《時事新報》副刊“學燈”等,他認為這些報刊的內容都是順應世界新潮流的。特別是在當時,馬克思主義思想已經開始在中國傳播,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也是俞秀松的必讀刊物。在一師進步教師的指導下,俞秀松成長為一個具有新知識新思想的有為青年。1919年10月,俞秀松與宣中華、查猛濟等進步同學20多人,在陳望道、劉大白、夏丏尊等老師的指導和支持下,發起出版《雙十》半月刊,后改名《浙江新潮》,俞秀松撰寫了發刊詞[3],成為了新知識新思想的傳播者。俞秀松一生對新知識新思想的追求矢志不渝,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更是作為重要理念一以貫之。

1920年3月,俞秀松為踐行“凡知識階級里覺悟的人,應該打破‘知識階級的觀念,投身勞動屆中和勞動者聯合一致”[4],他主動到上海厚生鐵工廠做工人,探索走與工人相結合的道路。俞秀松通過觀察,認為工人中舊觀念太深,應該“施一種工人教育,改變他們底舊思想,灌輸給他們一種新知識”[5]。為此,他致力于在工人中傳播新知識新思想,使厚生鐵工廠工人的知識水平和思想覺悟都得到很大提升。同年11月,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指導下組織的第一個工會——“上海機器工會”成立,有會員370多人,俞秀松做過宣傳教育的厚生鐵工廠積極參加,并成為幾個發起單位之一。[6]

1936年6月,俞秀松受聯共(布)中央派遣來到新疆協助盛世才治理新疆,同時也把一師“與時俱進”的理念帶到了新疆。新疆的教育事業與全國相比有一定差距,1933年以前全疆只有學校50多所,學生也只有2000多名,且學生的思想也相對落后。在疆期間,俞秀松非常重視發展教育事業,親自擔任新疆學院院長、省立第一中學校長、航空學校和軍官學校政治教官等職務,并帶領新疆反帝聯合會支持新疆當局發展教育事業。經過調查,他認為傳授新知識新思想對于新疆民眾特別是青年學生非常重要。俞秀松是新疆第一個公開系統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人,他制定了“以民族為形式,以馬列主義為內容”的教育方針,并把馬列主義政治理論課列為中等以上學校的必修課。為了更好地為學生傳播新知識新思想,他充分借鑒一師模式,聘請進步專家、學者給學生授課。如聘任在新疆工作的陳培生教授政治學、劉佛吾講授經濟學、傅希若講授社會學、邊燮清講授社會進化史等,他自己親自講授時事政治、民族問題理論等。[7]經過俞秀松等人的努力,學生學到了新知識,思想上獲得了啟迪,特別是對馬列主義的追求與日俱增,當時馬列主義著作在新疆已很受歡迎。

二、提倡啟發與自主教學

俞秀松反對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強調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對學生的啟發,鼓勵學生自主發揮。他在新疆推動教育改革中,不斷優化教學方法以啟發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他支持成立學生聯合會,以培養學生自治的管理能力。俞秀松以啟發為主的教學理念,與一師一脈相承。

一師在教學方法上,注重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鼓勵學生養成自主學習探究的習慣,提出要培養學生的“自動能力”。1915年9月,經亨頤在對全校入學新生發表訓練辭時講到,“校長一人之訓練暨諸先生之指導,亦不過提其大綱,最重要者莫如諸生之自動能力”[8]。1917年,經亨頤再次講到在教學中注重啟發和重視學生個性發揮的重要性:教育即啟發此創造力之事業,須尊重兒童之個性及其人格,以兒童教育為中心,教育事業之中心不當在教授,而在訓練。[9]一師規定教師在授課之外,還要認真引導學生進行自修,并及時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在培養學生自治能力上,一師鼓勵學生成立自治會,并且規定學生的自治制度由學生自行議定,學校不予干涉。1919年11月16日,經過充分醞釀和籌備,一師學生自治會正式宣告成立。此事開全省風氣之先,各地學校相繼起而仿效。[10]一師為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自主能力,鼓勵學生自行組織力量辦報辦刊。此外,還經常組織各種演講會,有國內外著名學者所作的專題報告會,也有學生自己宣講的心得交流會等,學術研究之風很盛。

在一師注重培養“自主能力”的教育理念下熏陶,俞秀松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無論對于什么事總要追根究底,問個為什么,所以同學送給他個綽號叫‘三W主義,即英文中的誰、為什么、怎么樣”[11]。與此同時,在不斷的求學思考中,俞秀松的革命觀也初步形成。一師新建的明遠亭是學生們研討辯論的場所,他經常來到這里與同學們一同交流探討。在討論以何種方式革命才能救國時,他堅定地說:“和平手段已不行,必須用暴力革命!”[12]在校期間,俞秀松也已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五四運動爆發后,他作為杭州學生運動領袖之一,組織學生成立宣傳隊,拿著小標語旗,不斷到湖墅、拱宸橋、博陵女校等地宣傳。他常常站在板凳上,把國家受帝國主義欺凌的情況及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的內容等都給圍觀群眾講一遍,并且向大家提出“懲辦賣國賊”“提倡國貨”“抵制日貨”等洗刷國恥的具體辦法。他的演講深受聽眾的喜愛,每次都是掌聲不斷。在一師期間,俞秀松已經完全具備了獨立思考、學習、行動、組織的能力,這也是他后期在革命事業上能夠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的一個重要因素。

俞秀松既是這一教育理念的受益者,又是傳承者。在他從事革命教育工作之后,也一定程度上傳承和發揚了一師所提倡的培養學生“自主能力”的理念,特別是在新疆期間,他通過考察新疆教育發展現狀,取消了舊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大力提倡啟發加自主的教學理念。自然科學采用課堂講授的形式,社會科學則大多采用上大課的形式,由學生記筆記、分組討論、學生提問和老師即席解答等,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啟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新的教學方法,得到了學生的廣泛歡迎,學生們既開闊了視野,又增強了學習自主性。

俞秀松為培養學生自治能力,提倡學生成立自治組織。1935年10月,在他親自倡導下,新疆學院、第—中學、第二中學(俄羅斯中學)、師范學校、女子中學及7所小學共同成立新疆學生聯合會。200多名學生代表出席成立大會,大會投票選出學聯執行委員21人,其中漢族委員13人,維、回、哈、蒙、俄羅斯等民族委員8人。[13]俞秀松也鼓勵學生創辦刊物。1936年新疆學生聯合會創辦《新疆青年》,分為漢文和維吾爾文兩種文本,每期印刷5000冊,始為油印,兩期后改為鉛印,但因條件所限,僅出版了幾期。同時,新疆少數民族較多,俞秀松在新疆期間一直向學生們宣傳各民族一律平等及加強民族團結的理念。新疆學聯深受此影響,學聯經過認真討論決定,民漢合校的學校原分為民漢兩個學生會的均合并為—個學生會,以加強民族團結。此外,新疆學聯還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如舉行學術報告會,組織演講、歌詠和籃球比賽等。俞秀松在新疆所倡導的以啟發為主的教育理念,使新疆學校的學習風氣和學生的精神面貌都煥然一新。

三、重視學生品格教育

中國歷來重視個人的品格修養,德育教育也有著悠久傳統。一師博采古今,提出了“人格教育”思想,強調教育應該以陶冶人格為主。經亨頤認為,學校不是“販賣知識之商店”[14],應以陶冶人格為主,師范學校更是“人格專修學?!盵15]。學生到學校來不是單純為讀書,“求學何為?學為人而己”[16]。一師的校訓“勤、慎、誠、恕”四個字,就是要求學生對待學習和工作要做到勤奮、勤勞、勤儉;在講話和做事上,要慎思、慎言、慎行;在對待國家和事業上要有赤誠之心;在對待朋友上要做到誠信待人、嚴己恕人。[17]一師為培養學生的高尚品格,除要求學生遵守校規校訓外,還強調教師對學生的人格感化。經亨頤校長以身示范,“他富有藝術修養,他勇敢負責辦事,一生正直,不計較利害得失,不愛權位,不治生產”[18]。當時經亨頤校長在一師備受俞秀松等廣大學生的愛戴和尊崇,學生們認為經校長“像是一株高大的松樹,具有高風亮節”,對俞秀松等學生的品格修養產生了重要影響。

在一師校訓及教師人格魅力的感染下,俞秀松嚴格要求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加強自己的品格修養,他勤奮好學、待人真誠、關心同學。他的好友邵仁曾評價他“超脫、偉大、勇敢、忍耐、勤儉,并且富有同情心和博愛心”[19]。俞秀松一生都非常注重品格修養,走到哪里都會把自己的人格光輝帶到哪里。在留蘇期間,面對王明等人的打擊迫害,他剛正不阿、不屈不饒,展現了高貴的品格修養,也得到了黨組織的認可。蘇聯黨組織在給俞秀松的政治鑒定書上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他:“思想堅定,政治開展。應特別強調的是,他對待委派給他的一切社會——黨務工作極為認真負責。遵守紀律。在學術方面,積極主動,能力強……可推薦在黨務——組織領導工作中使用?!盵20]

俞秀松在從事教育事業時,也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品格修養,他常常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并將一師的“人格教育”傳承到了新疆教育事業中。他認為學生遵守學校規章制度,對其良好品格的養成至關重要,這既體現出一個人的自控力,又體現出對他人對集體的尊重。新疆的冬天很冷,學生們吃飯、住宿都在一間屋里,冬天需要火爐取暖,每天每間臥室都會供應固定量的煤炭。有一次,幾個學生在沒有經過學校庶務員同意的前提下,私自多取了煤炭。俞秀松知道后非常生氣,認為這是學校品格教育缺失導致的,他交代有關管理者要認真查清,并以此為例教育學生要遵守紀律,并加強對學生品格修養方面的教育。一師經亨頤、李叔同、陳望道等名師在品格修養上一直以來都給俞秀松以深刻的影響,這也使他認識到教師的人格感染對于學生養成良好品格的重要性。身為校長(院長)的他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學生。他每天起床比學生早,當學生起床取水洗臉時,他已經在操場上鍛煉了。[21]同時,他聘請的陳培生、劉佛吾等教師等也都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著學生。

為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新疆省立一中新生入校的第一課,由俞秀松親自教授“樹立革命人生觀”。他諄諄教導學生,要明確青年一代肩負著反帝、反封建,爭取中華民族獨立解放的歷史重任。他強調學生要努力學習,扎實學好知識本領。他也教導學生要樹立正確的婚姻觀,擇偶對象要以思想品德為主,結婚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學習、工作和革命斗爭。他的開學第一課,使學生深受啟發。在俞秀松等教育同仁的不斷引導和熏陶下,學生們充分認識到品格修養對于個人成長的重要性,大家也以俞秀松等為榜樣,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品格修養。

在俞秀松等人的努力下,新疆的教育事業得到飛速發展。俞秀松在1937年2月召開的反帝會總結會上提到:“在文化教育方面……假使在楊金(指楊增新和金樹仁)時代全省的學??偣膊贿^六十所,那么現在至少在一千所以上。假使在那時候全省的學生數總共不過六百人,那么現在至少在十五萬人以上?!盵22]在學校數量和規模得到顯著提升的同時,學生的知識水平、思想認知及道德品格也都得到了顯著提升,其中部分學生因為成績優秀,被選派到蘇聯繼續留學深造;也有學生在他的教育下,踏上了革命道路,成為抗日救亡和民族革命運動的堅強斗士。

俞秀松在發展新疆教育時所提出的新方法、新理念,對當時的新疆教育而言是一次較大的跨步,為新疆教育事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俞秀松教育理念的形成,是在一個不斷積累升華的過程中完成的,而一師則在這個過程中對俞秀松產生了深刻影響。俞秀松在推動新疆教育事業發展上的眾多改革事項,都可以在經亨頤在一師倡導的“教育革新”中有脈絡可循。這雖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在客觀上確實存在著一脈相承的必然聯系??梢灾v,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對俞秀松教育理念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晏東.浙江籍早期共產主義知識分子群體的形成研究[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5:105.

[2]共青團浙江省委青年運動史資料征集小組.浙江省青年運動史研究參考資料(第1輯)[G].內部出版,1982:6.

[3][5][12][19][20][22] 中共浙江省委黨史研究室.俞秀松文集[G].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9: 437.116-118.374.10.435.272.

[4]俞秀松.浙江新潮發刊詞[J].浙江新潮,1919(1).

[6]邵雍.俞秀松與上海工人運動[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

[7]朱順佐.俞秀松[M].大連:大連出版社,2000:156.

[8][14][15][16]經亨頤.經亨頤集[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222.60.249.98-99.

[9]張彬.經亨頤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10-111.

[10][17]張彬.經亨頤的教育改革理論和實踐[J].杭州大學學報,1984(1).

[11][21]俞秀松傳編委會.俞秀松傳[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21.150.

[13]張振東.試論俞秀松對新疆的貢獻[J].新疆地方志,2005(4).

[18]曹聚仁.我與我的世界(上)[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116.

作者系中共浙江省委黨史和文獻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責任編輯:周奕韻

猜你喜歡
一師教育理念
探幽燭隱 鉤沉出新
教育家(2021年1期)2021-02-04
用教育信息化推動“一師一?!卑l展
關于初中英語“一師一優課”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研究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困境與革新路徑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環境教育
如何在生理學教學中培養創新型人才
新形勢下數據庫原理的雙語教學
探究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當前農村學校實施“新教育實驗”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