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光周期對高粱葉片和蚜蟲體內營養物質含量和相關酶活性的影響

2019-08-14 01:26杜軍利武德功詹秋文黃保宏
浙江農業學報 2019年7期
關鍵詞:光周期高粱蚜蟲

杜軍利,武德功,詹秋文,黃保宏,倪 鶴

(1.安徽科技學院 農學院,安徽 鳳陽233100; 2.南京農業大學 植物保護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5; 3.鳳陽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安徽 鳳陽233100)

高粱[Sorghumbicolor(L.) Moench]是重要的糧食作物、釀酒作物和飼料作物[1-2],其生長發育過程中受多種環境因子的影響,包括溫、光、水、氣等,其中,光照時間的長短即光周期對植物體內營養物質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3-6]。劉明等[7]研究表明,光周期處理直接影響小豆(Rufusfaba)花器官的關鍵生理指標和產量;袁娟等[8]報道了光周期對扁豆[Lablabpurpureus(L.)]發育進程的影響,并測定了扁豆真葉內的游離氨基酸含量;劉莎莎等[9]測量了光周期對菠菜(SpinaciaoleraceaL.)中糖和蛋白質含量的影響;王成章等[10]研究了光周期對苜蓿(MedicagosativaL.)酶活性的影響。以上研究顯示,光周期對植物體內營養物質或酶活性有一定的影響。

高粱蚜[Melanaphissacchari(Zehntner)]是高粱(Sorghumbicolor)、甘蔗(SaccharumofficenarumL.)等作物上的重要害蟲之一,主要通過刺吸對植物造成直接傷害,降低高粱的產量和品質[11]。光周期對昆蟲的生長發育和體內營養物質也具有明顯的影響[12-13]。近年來,有關溫度對蚜蟲生長發育影響的報道較多[14],少量文獻報道了濕度和光周期對蚜蟲生命參數的影響[15-19]。光周期會影響昆蟲的體質量、產卵期和雌蟲生殖力[20-21];短日照可延長昆蟲的幼蟲期和成蟲期[22]。不同光周期對蚜蟲的生殖力和生命參數均有影響,蚜蟲體內的物質含量也會發生變化,呂寧[23]研究了抗生素對豌豆蚜[Acyrthosiphonpisum(Harris)]體內物質含量的影響,姜文虎等[24]研究了桃蚜(Myzuspersicae)的酶(SOD、POD、CarE、GSTs)活性對SO2脅迫的響應。目前,光周期對高粱和高粱蚜的體內物質含量影響的相關研究鮮見報道。本文擬研究不同光周期條件下高粱葉片和高粱蚜體內營養物質含量的動態變化,明確光周期對高粱和高粱蚜生長發育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蚜蟲和植物

高粱蚜采集于鳳陽縣安徽科技學院西區種植園,室內飼養于人工氣候箱中,溫度為(24±1)℃,濕度為(60±10)%,光周期為14L∶10D;高粱蚜飼養于甜高粱系列品種上,種植于直徑15 cm、高10 cm的營養缽中,待植株長至三葉期時用于試驗。

1.2 試驗方法

1.2.1 不同光周期和蚜蟲脅迫處理高粱

將人工氣候箱中的光周期分別設置為2L∶22D、6L∶18D、10L∶14D、14L∶10D、18L∶6D,溫度為(24±1)℃。將剛出苗的高粱移至不同光周期的人工氣候箱,每個處理種6盆高粱苗。7 d后將高粱蚜以10頭·株-1的密度接至其中3盆高粱苗上,另外3盆高粱苗作為對照,蚜蟲刺吸4 d后,采集處理和對照高粱植株進行檢測,分別測定高粱葉片的可溶性糖、游離氨基酸、淀粉、可溶性蛋白和葉綠素含量。

1.2.2 不同光周期條件下處理蚜蟲

氣候箱的光周期分別設置為2L∶22D、6L∶18D、10L∶14D、14L∶10D、18L∶6D,溫度(24±1)℃,濕度(60±10)%。將剛出苗的高粱移至不同光周期的氣候箱,每個處理重復3次,待高粱苗長至3葉期時,向高粱苗接入100頭母蚜,24 h后剔除母蚜,留下1齡仔蚜,7 d后仔蚜長至高齡若蚜或成蚜,即可測定高粱蚜的酶活性與各項生理指標。

1.3 高粱葉片物質含量測定

可溶性蛋白測定采用考馬斯亮藍法,可溶性糖測定采用蒽酮比色法,游離氨基酸測定采用水合茚三酮方法[25]。葉綠素測定方法參照文獻[26]。對不同光周期處理的葉片,1個重復選取5片葉片,使用SPAD-502葉綠素測定儀測定10次,求平均值,每個處理3次重復。

1.4 高粱蚜體內物質含量的測定

高粱蚜體內SOD、CAT活性測定方法參考曹傳旺等[27]的方法。谷草轉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轉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活性測定參考呂寧[23]的方法。

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離氨基酸測定參考呂寧[23]的方法,高粱蚜體內總脂肪測定參考曹傳旺等[27]的方法。

1.5 數據分析

數據用Excel 2007進行整理和制圖,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ANOVA),用Duncan氏新復極差法進行多重比較,各參數均值之間顯著性用SSR法進行檢驗。

2 結果與分析

2.1 光周期和蚜蟲刺吸對高粱葉片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響

在不同光周期條件下,以無蚜刺吸脅迫作為對照,比較了高粱葉片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的變化,結果見圖1。長光照(10L∶14D、14L∶10D、18L∶6D)條件下被高粱蚜刺吸和無蚜刺吸的高粱葉片的營養物質均高于短光照(2L∶22D、6L∶18D);光周期為2L∶22D時,被高粱蚜刺吸的高粱葉片淀粉含量顯著(P<0.05)低于無蚜脅迫;光周期為6L∶18D時,被高粱蚜刺吸和無蚜刺吸的高粱葉片淀粉含量無顯著差異(P>0.05);光周期為10L∶14D、14L∶10D、18L∶6D時,被高粱蚜刺吸的高粱葉片淀粉含量顯著(P<0.05)高于無蚜刺吸的高粱葉片。短光照(2L∶22D)和最適光照(14L∶10D)條件下高粱葉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其他光周期。所有光周期處理下,被高粱蚜刺吸和無蚜刺吸的高粱葉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均無顯著差異(P>0.05)。

2.2 光周期和蚜蟲對高粱葉片可溶性糖、游離氨基酸和葉綠素含量的影響

數據間沒有相同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數據以鮮質量計。Values without the same lowercase letters showe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Data was detected based on fresh weight.圖1 光周期和高粱蚜對高粱葉片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響Fig.1 Effects of photoperiod and sorghum aphid on contents of starch and soluble protein in sorghum leaves

由圖2可知:光周期為2L∶22D、6L∶18D、14L∶10D時,被蚜蟲刺吸的高粱葉片可溶性糖含量與無蚜蟲刺吸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光周期為10L∶14D、18L∶6D時被蚜蟲刺吸的高粱葉片內可溶性糖含量顯著(P<0.05)低于無蚜蟲刺吸的高粱葉片;光周期為2L∶22D、6L∶18D、10L∶14D、18L∶6D時被蚜蟲刺吸的高粱葉片內游離氨基酸含量與無蚜蟲刺吸的葉片無顯著差異(P>0.05),而在光周期為14L∶10D時被高粱蚜刺吸的高粱葉片內游離氨基酸的含量顯著低

數據以鮮質量計。Data was detected based on fresh weight.圖2 光周期和高粱蚜對高粱葉片中可溶性糖、游離氨基酸和葉綠素含量的影響Fig.2 Effects of photoperiod and sorghum aphid on contents of soluble sugar, free amino acid and chlorophyll in sorghum leaves

于無蚜蟲刺吸的葉片(P<0.05);光周期為6L∶18D、10L∶14D、14L∶10D時被蚜蟲刺吸與無蚜刺吸的高粱葉片葉綠素含量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而在極端光周期2L∶22D、18L∶6D時高粱蚜刺吸的高粱葉片葉綠素含量顯著低于無蚜蟲刺吸葉片(P<0.05)。

2.3 光周期對高粱蚜體內轉氨酶活性的影響

由圖3可知:在光周期為18L∶6D時高粱蚜體內ALT活性最高,為490.95 U·μg-1,顯著(P<0.05)高于其他4個光周期處理;光周期為2L∶22D、14L∶10D時高粱蚜體內的ALT活性無顯著差異,但均顯著(P<0.05)高于光周期為6L∶18D和10L∶14D,光周期為6L∶18D和10L∶14D時高粱蚜體內的ALT活性也無顯著差異(P>0.05)。

不同光周期條件下高粱蚜體內的AST活性存在顯著差異(P<0.05)(圖3),在光周期為2L∶22D時高粱蚜體內AST活性最高(498.78 U·μg-1),顯著高于其他4個光周期(P<0.05);光周期為10L∶14D時高粱蚜體內AST活性最低(301.43 U·μg-1),顯著低于其他光周期(P<0.05);光周期為6L∶18D和18L∶6D時高粱蚜AST活性無顯著差異(P>0.05)。

數據以蛋白質量計。Data was detected based on protein weight.圖3 不同光周期條件下高粱蚜體內ALT和AST活性變化Fig.3 Effects of photoperiod on activities of ALT and AST in sorghum aphid

2.4 光周期對高粱蚜體內保護酶活性的影響

光周期對高粱蚜體內SOD活性的影響見圖4。光周期為2L∶22D時高粱蚜體內SOD活性最高(4 866.42 U·g-1·h-1),顯著高于其他光周期;光周期為10L∶14D時高粱蚜體內SOD活性最低(135.34 U·g-1·h-1);光周期為14L∶10D時高粱蚜體內SOD活性顯著(P<0.05)高于光周期為10L∶14D,與光周期6L∶18D、18L∶6D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

不同光周期條件下高粱蚜體內的CAT活力產生顯著差異(圖4),光周期為2L∶22D和6L∶18D時高粱蚜體內的CAT活性分別為6 671.48、6 027.78 U·g-1·h-1,顯著(P<0.05)高于其他光周期;光周期為10L∶14D、18L∶6D時高粱蚜體內CAT活性無顯著差異(P>0.05)。

2.5 光周期對高粱蚜體內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影響

不同光周期下高粱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不同。光周期為10L∶14D時高粱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21.86 μg·頭-1),顯著(P<0.05)高于其他4個光周期處理;光周期為14L∶10D、18L∶6D時高粱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無顯著差異,均顯著(P<0.05)高于光周期為2L∶22D、6L∶18D的處理,且光周期為14L∶10D、18L∶6D時高粱蚜的可溶性蛋白質含量之間無差別(P>0.05)(圖5)。

數據以鮮質量計。Data was detected based on fresh weight.圖4 不同光周期對高粱蚜體內SOD、CAT活性的影響Fig.4 Effects of different photoperiods on activities of SOD and CAT of sorghum aphid

光周期為2L∶22D、6L∶18D、10L∶14D、14L∶10D、18L∶6D時高粱蚜的可溶性糖含量差異(P<0.05)顯著(圖5),光周期為10L∶14D時高粱蚜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顯著(P<0.05)高于其他4個光周期處理,極端光周期18L∶6D時高粱蚜的可溶性糖含量最低。較適光周期條件下(6L∶18D、10L∶14D、14L∶10D),高粱蚜體內可溶性糖含量顯著(P<0.05)高于極端光周期2L∶22D和18L∶6D。

2.6 光周期對高粱蚜體內游離氨基酸、總脂肪含量的影響

由圖6可知,光周期為2L∶22D和6L∶18D時高粱蚜體內游離氨基酸含量較高且無顯著差異,分別為4.44、4.59 μg·頭-1,均顯著(P<0.05)高于光周期為10L∶14D、14L∶10D、18L∶6D的處理。光周期為10L∶14D、14L∶10D、18L∶6D時,高粱蚜體內氨基酸含量存在顯著差異(P<0.05)。光周期為10L∶14D時高粱蚜體內總脂肪含量最高(2.22 μg·頭-1),顯著(P<0.05)高于其他光周期處理。光周期為2L∶22D時高粱蚜體內總脂肪含量最低(0.47 μg·頭-1),與光周期18L∶6D的處理無顯著差異(P>0.05),顯著(P<0.05)低于光周期6L∶18D、10L∶14D、14L∶10D處理;光周期為6L∶18D和14L∶10D時高粱蚜體內總脂肪含量無顯著差異(P>0.05)。

圖5 不同光周期對高粱蚜體內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響Fig.5 Effects of different photoperiods on contents of soluble protein and soluble sugar of sorghum aphid

圖6 不同光周期對高粱蚜體內游離氨基酸、總脂肪含量變化的影響Fig.6 Effects of different photoperiods on contents of free amino acid and total lipids in sorghum aphid

3 討論

光照是維持生物和植物正常生長發育的關鍵因子[28],光周期對植物的光合作用與生長發育均會造成影響[5-7],同時也直接影響植物的產量和品質,導致植物體內營養物質和生理參數發生變化[29-30]。本文研究了不同光周期條件下高粱蚜刺吸和無蚜刺吸對植物葉片營養物質含量的影響,無蚜刺吸和被蚜蟲刺吸時,高粱葉片的物質含量均與光照時間相關,長光照條件下高粱葉片各種物質含量較高。本研究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與劉莎莎等[9]測定的結果一致,葉綠素含量變化與吳飛燕等[4]的研究結果一致。

光周期直接影響昆蟲的生長發育[31],如昆蟲的體長、體質量、發育歷期、生殖期、壽命和生殖力[32]。異常光周期會使昆蟲滯育,最終導致昆蟲種群數量發生變化[33-34]。已有文獻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對高粱蚜種群參數的影響[35],本文測定了不同光周期條件下高粱蚜的轉氨酶、保護酶活性與體內營養物質含量變化。不同光周期條件下高粱蚜轉氨酶AST和ALT活性的變化趨于一致,在較適光周期10L∶14D時,高粱蚜體內的AST和ALT活性均達最低值,而在極端光周期2L∶22D時高粱蚜體內AST活性最高,光周期為18L∶6D時高粱蚜體內ALT活性最高,說明極端光周期影響了高粱蚜體內相關氨基酸分解合成代謝等生理活動,通過轉氨酶的升高以應對光照變化。呂寧[23]研究表明,抗生素處理綠色型豌豆蚜初期,蚜蟲體內AST和ALT活性顯著高于對照,本試驗結果與此一致,但是試驗處理方式不同。在極短光周期2L∶22D時高粱蚜體內的SOD和CAT活性均達最高值,顯著高于其他光周期。在極端光周期2L∶22D、18L∶6D時,可能由于光照時間過短或過長,直接擾亂了高粱蚜的正常生長發育,導致蚜體內各種保護酶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可溶性蛋白和總脂肪是昆蟲身體的主要組分和營養成分。研究表明,在異常環境條件下昆蟲體內的蛋白質和總脂肪含量呈現下降趨勢[25]。本研究中,極端光周期條件下高粱蚜的蛋白質和總脂肪含量顯著降低,說明極長或極短光照條件不適宜高粱蚜生長發育。極端光周期條件會影響高粱蚜的生殖能力[35],可能是因為可溶性糖與蚜蟲的生殖能力有關[36]。本研究中,在極端光周期時高粱蚜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因此,極端光周期不利于蚜蟲的繁殖。

猜你喜歡
光周期高粱蚜蟲
高粱名稱考釋
蚜蟲婆婆
光周期與光質對櫟屬幼苗生長及葉綠素熒光的影響
高粱紅了
金秋時節高粱紅
出生十天就當“外婆”的蚜蟲
出生十天就當“外婆”的蚜蟲
中科院植物所科研人員揭示生物鐘調控植物光周期依賴性生長的新機制
愛吃蚜蟲的“花大姐”
今天的光周期是多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