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檢測結合液基細胞學檢查在宮頸上皮內瘤變宮頸錐切術后隨訪中的應用*

2019-08-14 07:53紀嬋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19年7期
關鍵詞:內瘤陰道鏡細胞學

紀嬋

(廣東省深圳恒生醫院婦科 深圳518102)

宮頸癌是一種發病率、病死率均較高的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1~2],宮頸上皮內瘤變(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屬于癌前病變[3],早期診斷癌前病變并盡早切除病灶,對于降低宮頸癌發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宮頸錐切術是臨床常用的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的有效術式,但術后仍有患者會出現病灶復發情況,因此術后追蹤隨訪意義重大,可盡早發現病變復發情況并監測疾病進展。陰道鏡檢查、液基細胞學檢查是宮頸錐切術后隨訪常用的檢查方式,可對宮頸病灶控制、進展情況進行觀察。近年來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R-HPV)檢測技術在宮頸病變的檢測中應用廣泛,其敏感性、特異性均較高。本研究旨在分析HR-HPV 檢測技術、液基細胞學檢查聯合應用于對宮頸上皮內瘤變宮頸錐切術后患者隨訪的效果?,F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2018 年5~12 月我院收治的宮頸上皮內瘤變行宮頸錐切術患者80 例。年齡20~56 歲,平均(35.56±2.38)歲。納入標準:(1)均實施宮頸錐切術且既往無宮頸手術史,術后病理證實為CIN Ⅱ或CIN Ⅲ;(2)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病理資料以及隨訪資料均完整;(3)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艾滋病毒檢測呈陽性、存在臨床免疫抑制癥狀的患者;(2)處于妊娠期、經期的患者;(3)隨訪資料不全的患者。

1.2 檢測方法 HR-HPV 檢測方法:采用免疫學技術和第二代雜交捕獲實驗(Hybrid Capture Ⅱ,HCⅡ),利用化學發光法及HC Ⅱ試劑盒對宮頸分泌物進行檢測,共包括5 種低危型HPV 和17 種高危型HPV。液基細胞學檢查:患者取截石位,陰道擴張器擴張陰道,無菌棉球擦拭宮頸表面分泌物后,專用子宮頸刷插入宮頸管內1 cm 處,順時針旋轉5 圈,采集宮頸管和宮頸管外口的脫落上皮細胞,將專用子宮頸刷放置在細胞保存溶液瓶中,標記好對應受檢者的相關信息,進行檢測。陰道鏡和組織病理學檢查:取截石位,陰道擴張器擴張陰道,暴露宮頸,宮頸表面分泌物采用無菌棉簽擦拭,調整陰道鏡目鏡屈光度、焦距,觀察宮頸上皮、轉化區、血管等位置的變化情況。在宮頸陰道部采用3%醋酸棉球涂擦30 s,每隔5 min 涂擦1 次,在宮頸表面均勻涂抹復方碘溶液,采集碘試驗陰性區域或可疑病變的活檢組織。正常:碘試驗為陽性,宮頸陰道上皮為光滑的粉紅色;不正常:碘試驗呈陰性,可見白色上皮、點狀結果、鑲嵌等。

1.3 觀察指標 在宮頸錐切術后3、6、9、12、18 個月隨訪時進行HR-HPV、液基細胞學復查。如果隨訪中單項檢測顯示為陽性,或者聯合檢測顯示2 項均為陽性時,則繼續進行陰道鏡活檢。陰道鏡下多點活檢證實為CINⅡ或更高級別病變為陰道鏡下病灶可疑復發標準。如鏡下未發現可疑病灶,則常規取3、6、9、12 點活檢,如有必要將再次進行宮頸錐切術。將術后標本置于10%甲醛固定中送檢。復發判定斷標準:宮頸錐切術后無CIN 病變,但1 年后又發現CIN 者。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隨訪及病灶復發診斷結果比較 80 例患者在宮頸錐切術后3~18 個月內均接受了隨訪,無失訪病例。病理檢查確診共復發9 例(11.25%)。術后隨訪中需要進行再次陰道鏡活檢的共42 例,需再次行宮頸錐切術的共5 例。其中,術后進行HR-HPV 檢測結果顯示陽性13 例中病理檢查結果顯示陽性7例,陽性符合率53.85%;液基細胞學檢查復查陽性17 例中病理檢查結果顯示陽性5 例,陽性符合率29.41%。聯合檢測結果顯示同時為陽性12 例中病理檢查結果顯示陽性9 例,陽性符合率75.00%,三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HR-HPV 檢測、液基細胞學檢查及兩者聯合檢測結果詳見表1。

表1 病灶復發診斷結果對比(例)

2.2 診斷效能 聯合檢測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均顯著高于單獨采用HR-HPV檢測、液基細胞學檢測的結果(P<0.05);HR-HPV單獨檢測的靈敏度、特異度和陽性預測值同液基細胞學檢測相比,均顯著較高(P<0.05)。見表2。

表2 診斷效能比較[%(例/例)]

3 討論

宮頸上皮內瘤變進展為宮頸癌的時間長達10~15 年[4~5],HR-HPV 持續感染是宮頸癌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故盡早診斷、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是避免進展為宮頸癌的重要措施。臨床采用宮頸LEEP術、宮頸錐切術均可切除病灶,降低宮頸癌發生率[6~7],但術后患者可能存在病灶殘留或復發情況,因此術后的隨訪不容忽視,應定期進行篩查。

液基細胞學檢測普遍應用于對宮頸病變的篩查中,能夠有效檢出癌前病變,對病變發展程度進行反映,但是應用于對宮頸高級別病變的檢測敏感性不高,會有假陰性結果出現,從而出現漏診情況。HR-HPV 檢測對癌前病變具有較高的敏感度,這是因為HR-HPV 感染與宮頸癌的發生、發展存在密切關系[8],故采用HR-HPV 檢測能夠降低對宮頸癌前病變的漏診率。在本研究中,80 例患者術后隨訪發現有9 例存在病灶復發情況,單獨采用HR-HPV 檢測和液基細胞學檢測同兩者聯合檢測比較,聯合檢測的陽性符合率顯著較單獨檢測高,聯合檢測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均顯著高于單獨采用HR-HPV 檢測或者液基細胞學檢測的結果。此外,單獨采用HR-HPV 檢測的靈敏度、特異度和陽性預測值同單獨采用液基細胞學檢測相比,均顯著較高,與以往研究結論相符[8]。但兩者在陰性預測值方面比較均無顯著差異,提示在臨床實際中,若是為了盡可能多的發現患者,減少漏診,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應當采用HR-HPV 檢測進行診斷,可能會更多的使患者獲益。但仍然建議盡可能采用聯合檢測進行診斷,以全面提高診斷效能,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綜上所述,CIN 患者宮頸錐切術后隨訪中聯合采用HR-HPV 檢測和液基細胞學檢查較單獨檢測具有更好的效果,診斷價值更高,有助于判斷患者的預后。

猜你喜歡
內瘤陰道鏡細胞學
陰道鏡下宮頸組織活檢術的護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宮頸上皮內瘤變和宮頸癌患者的陰道微生態特點
不同類型轉化區對陰道鏡診斷的影響
什么情況下需要做陰道鏡檢查
陰道鏡檢查在異常細胞組織學中的必要性
LEEP術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的效果研究
質核互作型紅麻雄性不育系細胞學形態觀察
常規腦脊液細胞學檢查診斷病毒性腦炎36例
肺小細胞癌乳腺轉移細胞學診斷1例
細菌性陰道病加速宮頸上皮內瘤變1例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