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志愿服務的十年蟬變

2019-08-17 08:24張羽漫
善天下 2019年3期
關鍵詞:行政化志愿志愿者

張羽漫

2008:志愿者元年

2008年,中國發生了和志愿者相關的兩件大事。一是很早就開始醞釀的奧運志愿者的集結;二是突如其來的汶川抗震志愿者的集結。這兩者發生的背景和原因都不相同,但對中國志愿服務的建設卻都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奧運志愿者的集結,基本上是一個中心化的、具有很強政府色彩的事件。國人了解關于志愿者的知識和管理都是從奧運志愿者開始的。

在很多年輕人看來,其一,志愿者是個光榮的稱號;其二,奧運會是個難得的機會。事實上,這兩個概念都有強烈的理想主義根基,也具有非常明顯的西方色彩??梢哉f,奧運志愿者集結是中國政府為滿足奧運會的需要而推行的自上而下的一個項目。

但5·12之后的救災志愿者集結則不同,如火山爆發一樣從中國的民間社會和市場組織中脫穎而出。這些志愿者在災區成了和軍人一樣最可愛的人,政府也突然發現志愿者服務和社會組織的巨大能量和潛力。

2008年之所以被稱作元年,有以下三個標志性的特點:

第一,汶川地震喚醒了中國人內心中沉睡已久的公民意識,喚醒了人們內心的善良以及對生命的敬畏。通過自己去災區或者身邊的人去災區,每個人突然感覺到,自己的一點努力也會為這個社會帶來貢獻。很多人第一次感覺到,不需要政府的指定和派遣,我們自己就是這個社會的建設者。主人翁的精神正是志愿精神的核心。

第二,志愿服務從一種榮耀到一種責任。如果說奧運志愿者更多地體現了參與者的榮譽感,那么救災志愿者則完全出自于責任感,如果說前者是對參與全人類一種和平慶典的愉悅,后者則是對人世間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體現了非我不可的責任感,并將這種責任感轉變為一種共同的行動。

第三,政府和社會的共識。在汶川地震中出現的自下而上的志愿者和社會組織的規模和強度,完全超出了政府的想象和預期。政府因勢利導,幫助社會組織和志愿者更好地參與到救災的過程當中。政府這一理念的樹立為后十年中國志愿運動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十年發展順勢而為

抗震救災過程中形成的大量的社會組織以及實踐,也成為十年間成長的基礎。

第一,組織化。經過10年的發展,在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組織從40余萬家增加到80余萬家。據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提供的數據顯示,到2017年6月,志愿服務團體數量增長到342065個。比數量增加更讓人深受鼓舞的是,社會組織和志愿者組織的質量也大幅度提升,無論是提供服務的模式和內容,無論是組織管理的效率和一致性,都有了長足進步。特別是2013年成立的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是組織化建設一個特別重要的標志。

第二,制度化。2014年,中央文明委印發《關于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的意見》;2016年,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關于支持和發展志愿服務組織的意見》;2017年,十九大的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把志愿服務納入到社會的誠信建設中去,同年,國務院頒發了《志愿服務條例》,更是以法律的方式對志愿服務做了規定,為志愿服務的有序發展以立法的方式做了確定。

第三,專業化。專業志愿者的出現和成長,是中國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專業志愿者在總體志愿服務中所占的比例,反應了一個國家志愿服務的水平。作為具有專業能力的志愿者,在提供專業志愿服務時,時序性更久、穩定性更高、粘結性也更強,而在特殊時期,其服務效率也更高。在《志愿服務條例》中,專業志愿服務作為一個專門條款,足以說明立法機關認識到專業志愿服務的重要性。

第四,互聯網化。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志愿者組織也嘗試用技術的手段推動志愿服務,例如針對志愿服務領域的互聯網產品開始出現,包括IMIN、億人幫、志多星、3小時等。此外,互聯網也為志愿者社群的形成提供了天然的載體。

第五,從責任意識到權利意識。把志愿服務從最初樸素的情感上升為責任意識,再從責任意識上升為一種權利意識,是真正的公民意識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宣傳都表達了應該將參加志愿活動當作一種生活方式,表明了越來越多的人不僅將志愿活動看作一種責任,而是視為一種權利。這是一種更重要的進步。

未來求索與思考

但與全球相比,中國的社會力量發育還相當薄弱,還處于落后的地位。目前,我們國家的志愿服務參與率僅有5%,在全球排名倒數第六。政府在志愿服務投入水平上也低于全球一般水平。

但對中國志愿服務威脅更大的,還是人們關于志愿精神和志愿傳統的理念認知。志愿者精神的實質是服務社會、無償奉獻的理想主義,在古代,表現為一種急公好義的俠客精神;在現代,則和維基精神及開源精神完全一致。

從目前來看,至少以下方面需要更多思考:

第一,制度化但不要行政化。說到底,志愿服務是一種公民自發的行為,是一個良善社會公民的自組織、自驅動的行動。制度的規制、鼓勵必不可少,但要避免志愿服務的行政化。行政化必然導致公民參與意愿的不足,影響志愿者組織的發育和成長。行政化的另一個弊端是,志愿者服務經常是作為一種運動而不是一種常態。

第二,專業化但不要工具化??档抡f,我們不能只以人為工具而不以人為目的。志愿服務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行動,倘若影響到了這個本質,就一定會嚴重影響志愿服務和志愿者精神在社會大眾心里的認知和認同,一種令人擔心的現象是,政府為了某些臨時的需要,大量以志愿者的名義,實現一時之需。我們應該牢記,發展志愿服務和提倡志愿精神本身就是目的。

第三,要有激勵機制但不要外部化。外部化是一種異化,意味著行為者已經忘記志愿服務的精神,而去追求外在的利益。在新時代,要很好地借鑒和學習互聯網,建立一種新的激勵模式,在確保志愿精神的同時,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志愿實踐中來。

【責編/吳秋紅】

猜你喜歡
行政化志愿志愿者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小小志愿者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被志愿”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報流程簡圖
我國高等學校管理“去行政化”芻議
“中華慈善優秀工作者(志愿者)獎(共152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