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新型城鎮化的現實問題與實踐創新

2019-08-21 12:00于雨潼
戲劇之家 2019年24期
關鍵詞:城鄉二元結構

于雨潼

【摘 要】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業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隨著新型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其發展中的城鄉關系裂變、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也逐漸暴露,要破解這些問題,還需將理論聯系實踐,創新思維,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現實需求通過提高人民市民化程度、消除二元結構等方面探索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中國新型城鎮化;人口市民化;城鄉二元結構

中圖分類號:F2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4-0243-01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目前我國的新型城鎮化進程推進迅速,力爭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富裕①。當前中國城鎮化確實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但是新型城鎮化與以往的傳統城鎮化的發展有不同之處,為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建設,我們應該充分了解其推進過程中的現實問題。

一、中國新型城鎮化的現實問題分析

(一)人口市民化程度偏低

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著眼農民,涵蓋農村,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富裕②。中國新型城鎮化的本質在于土地城鎮化、建筑城鎮化,并沒有將人民的城鎮化作為核心理念,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的城鎮化發展被“資本”的思想操縱著,從而導致城市精英階層依然占有著最高的資本,而農村人口失去的不僅是土地資本,連農業生產的空間都被壓縮了。特別是我國對農村戶口及城鎮戶口的居民有著區別性的待遇,因此中國城鎮化之后的農民并沒有真正地成為市民,甚至于他們更愿意以農村戶口的身份去獲取更大的利益。因此當前農村人口與城市人口形成了城市二元人口結構,這不利于構建和諧社會,提高中國新型城鎮化的質量。

(二)城鄉關系裂變

新型城鎮化力求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業互動,然而隨著城市空間資本化的加深,城市的統治地位則日漸鞏固,這就導致了城鄉關系的裂變。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城鄉發展的不平衡。土地是中國新型城鎮化的最大推手,而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城市向農村“征地”過程,在相當程度上是一個強買強賣的過程。第二,城鄉關系不對等,城市本應反哺農村,但資本邏輯下,城市的活動為了資本增值,對農民利益的保障明顯不夠,補償不到位。第三,鄉村逐漸消亡。新型城鎮化就是由農村走向城市,但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其實走的是“去村化”的道路,農村在新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迅速消亡。這種消亡還不僅僅是建筑意義上的消亡、資本意義上的消亡,更多的是文化、情感的消亡。

二、探討中國新型城鎮化的實踐創新

新型城鎮化堅持城鎮化發展的可持續性,強調要走集約型發展道路,不斷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協同發揮市場機制的主導作用和政府調控的引導作用,是新型城鎮化道路在發展方式和外生動力等方面的轉變。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注重保護農民利益,與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因此,在中國新型城鎮化中,應當堅持以人為本、提高人口市民化程度,消除二元結構,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

(一)堅持以人為本,提高人口市民化程度

因此,在中國新型城鎮化中,堅持以人為本,提高人口市民化程度是關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針對戶籍制度的改革工作,先將重心確定在城鎮常住人口上,逐漸地完善市民化的進程。關于戶籍制度的改革,不同城市應當是有著差異化的路線的。第二,公共服務水平的提高。抓緊政策完善,全面推行城市居住證制度,對擁有居住證的居民給予教育、就業和醫療等方面上的優惠服務,使其都能夠享受中國新型城鎮化帶來的便利。第三,促進素質市民化。首先,要給城鎮化區域的市民灌輸主人翁意識,以被城鎮化為榮。其次,城鎮化會帶來就業壓力,因此要注重培養他們的職業適應能力,為他們提供充足的培訓、學習機會;最后,要幫助農村人口適應農村與城鎮生活方式的轉變,使他們對現代化城市的方便快捷具備更好的體驗感。

(二)消除二元結構,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

第一,要完善土地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流轉機制。地方政府根據當地的特征,尊重和承認農村產權,健全其流轉市場體系,引導農民了解城鎮化帶來的補貼及生活上的雙重優勢。第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全面發展。要加快農村現代化的發展步伐,從公共服務建設上入手,為農村提供良好的教育、醫療環境,以便盡快縮短城鄉之間的差異性發展。第三,尊重民俗文化,融合現代文明。中國應建立起新型的城鎮化發展方式,注重保護當地傳統民俗文化,注重提高當地環境及生活文化的保護力度,并且積極探索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整合方法,使中國新型城鎮化發展更具科學性和合理性。

注釋:

①王沛. 中國城鄉關系發展及其歷史演進——基于新型城鎮化視角[J]. 成都行政學院學報, 2015(1):64-68.

②苗永新. 關于建立新型城鎮化統計監測指標體系的思考[J]. 內蒙古統計, 2015(1):12-14.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N].人民日報,2012-11-08.

[2]單卓然,黃亞平.試論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策略調整、行動策略[J].績效評估規劃師,2013,4(29)11~15.

[3]段進軍,姚士謀,陳明星,等.中國城鎮化研究報告[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3.

猜你喜歡
城鄉二元結構
推進“省直管縣”體制改革 協調城鄉一體化發展
厘清關于城鄉一體化的兩個認識誤區
村鎮銀行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
城市內部新型二元結構與城鄉二元結構關系論析
從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角度分析我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