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黃金期仍存在多重“羈絆”

2019-08-24 15:54鄧鴻雁
中國商界 2019年4期
關鍵詞:羈絆發展

鄧鴻雁

“我國大數據產業正在從起步階段步入‘黃金期,2020年中國有望成為世界第一數據資源大國?!睓嗤祿@示,預計2020年我國大數據市場規模將超過8000億元。在行業應用中,工業大數據的占比將達到6.64%。但大數據發展的“黃金期"仍然存在著多重“羈絆”。

阻力日漸明顯

“隨著大數據戰略的深入實施,信息壁壘、標準缺失、無法可依、人才稀缺、應用不足等問題越來越成為困擾大數據產業健康發展的重大障礙?!比珖f委員、民盟無錫市委主委、無錫市副市長高亞光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

筆者通過對公開資料梳理發現,我國大數據發展存在的主要羈絆有如下幾點:

首先,信息壁壘有待突破。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家廣認為,大數據產業發展具有極強的技術和信息依賴性,由于我國大數據產業起步滯后以及基礎條件不夠成熟,其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面臨的困難也日漸顯現。其中一大難題便是,信息壁壘降低了大數據產業資源配置效率。大數據產業發展必須實現數據信息的自由流動和共享,如果數據不開放、不共享,數據整合就不能實現,數據的價值也會大大降低。

公開資料顯示,我國信息數據資源80%以上掌握在各級政府部門手中。近年來,在《關于推進公共信息資源開放的若干意見》《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實施方案》等文件的推動下,政府部門也在積極探索數據共享方案,加快了政府數據共享開放的步伐,惠民成績單亮點不斷。然而,由于我國大數據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不少基礎性、關鍵性數據仍被政府部門束之高閣,共享開放程度低,這已經成為現代化治理進程中的“路障”。例如,據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有關人士透露,不少企業以保護商業機密或節省數據整理成本等為由,不愿意交易自身的數據。而且部分政府部門也缺乏數據公開的動力,有的是因懶政而讓數據沉睡,有的則是已經利用數據開展商業化應用,不愿意共享。

另據媒體報道,長江上游地區一些省份的交通管理部門、運輸公司不愿與其他?。▍^、市)共享物流信息,造成聯運銜接的信息壁壘,甚至出現同樣1噸貨物,100公里公路運費比經濟發達地區高出60元的現象。

據了解,截至2016年底,廣東省全省87個省直部門有6988類數據資源、62332項信息項,居全國各?。▍^、市)首位。但各部門提出的共享需求僅3649類,省級編目共享僅477類。數據難以真正發揮利民惠民、支撐政府決策的作用,菜鳥和順豐的“數據斷交”事件就暴露出大數據發展中的數據共享難題。

其次,標準缺失。盡管部分數據已接入共享開放平臺,但由于缺乏統一標準而不能被系統或機器讀取,成為無法釋放應用的“休眠數據”。由復旦大學等機構聯合發布的《2017中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4月,全國19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平臺的8398個數據中仍有約25%的機器可讀性較差。據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部分政府部門在數據收集的過程中,由于缺乏統一的標準,收集到的數據雖然量大,但質量不高,可利用價值低。

“理論上我國有很多數據,但實際做數據分析會發現利用起來非常困難?!敝袊茖W院院士、北京大數據研究院院長鄂維南表示。

第三,技術創新滯后。我國大數據產業雖然與國際大數據的發展步伐幾近相同,但是仍然存在技術及應用滯后的差距,在新型計算平臺、分布式計算架構、大數據處理、分析和呈現方面與發達國家仍存在較大差距,對開源技術和相關生態系統的影響力較弱。在市場上,由于國內大數據企業技術上的不足,用戶更加青睞Google、IBM、Oracle、SAP等國外IT企業。

微軟大中華區董事長兼CEO柯睿杰認為,數據智能并非那么觸手可及。大數據來源眾多、數量巨大、形式各異,要從中獲得一目了然的信息,就需要真正高效、可靠的數據管理和分析平臺。

鄂維南說:“中國的數據體量特別大,比如,中國推出的視頻比任何國家都要多,這些數據的儲存較困難,需要用的時候往往就沒了”。再以基因測序領域為例,中國每年新增的基因組測序原始數據已超過20PB(1PB相當于100萬GB),面臨數據量大、數據處理流程長等技術挑戰。

《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指出,我國發展大數據具有強勁的應用市場優勢,但是目前還存在應用領域不廣泛、應用程度不深、認識不到位等問題。

“我國大數據在底層技術上和國外的差距特別大,技術都來源于谷歌等國外大公司?!眹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研究處處長李廣乾不無擔憂地說,“很多時候我們的商業模式走在了技術前面,但并沒有通過技術手段來推動創新?!?/p>

第四,行業應用不深入。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大數據產業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互聯網、金融和電信三大領域的大數據應用在各行業總規模中的所占比重超過70%;健康醫療領域和交通領域近年不斷“上架”新應用,但行業規模占比相對較小;而在其他眾多民生領域,大數據應用仍處于淺層次信息化層面,行業發展水平參差不齊。

“目前,大數據在多個行業尚未與業務實現深度融合,應用場景創新不足,大數據技術人員需要提升行業業務知識和經驗?!卑俜贮c首席數據科學家杜曉夢表示,國內很多行業仍僅在局部業務上使用大數據技術,僅今掌握的是數據挖掘和分析技術,如不能將技術與業務全面、深度地融合,則無法完全發掘出數據應用的真正價值。

第五,安全管理薄弱。數據安全管理薄弱增加了大數據產業的發展風險,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是大數據產業發展的世界性難題,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數據的海量存儲增加了數據安防的難度,可能造成大量數據損壞或丟失,造成難以想像的后果。二是在大數據時代,數據的多元性和復雜性要求人們形成更強的安全意識,但現實中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的安全意識還沒有從傳統的非信息時代轉變過來,存在巨大的潛在風險。三是網絡攻擊帶來了數據安全風險,隨著大數據在政府、金融、公共事業等領域的廣泛運用,數據泄露帶來的損失遠遠超出行業范疇,甚至是全局性的國家安全問題。

目前,我國保護大數據安全的能力十分有限,加上大數據安全法律法規缺失、網絡信息管理體制存在缺陷等問題,大大增加了我國大數據產業的發展風險。

第六,產業生態體系存在短板。這一問題阻礙了大數據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的形成。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和多層次的生態體系。我國大數據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其主要體現為:各領域大數據企業分散現象普遍,產業發展、政策、平臺、創新、環境等不協調,大數據企業之間分工不明確、交流合作不足、協同力度不夠,大數據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發展滯后。

第七,人才不足。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武永衛表示:“未來3至5年,中國需要180萬數據人才,但截至目前,中國大數據從業人員只有約30萬人?!?/p>

大數據行業選才的標準也在不斷變化。初期,大數據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ETL研發、系統架構開發、數據倉庫研究等偏硬件領域,以IT、計算機背景的人才居多。而隨著大數據往各垂直領域延伸發展,對統計學、數學專業的人才,數據分析、數據挖掘、人工智能等偏軟件領域的需求在加大,但這方面的專業人才卻相對匱乏。

專家支招解套

高亞光委員建議,要從五個方面發力破解大數據產業發展難題:

一是要加快大數據立法進程。圍繞當前大數據在政務服務、社會治理等領域的應用需求,盡快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例如,對電子證照、數據權屬、數據的采集、開放和使用等方面進行立法,對電子證照以法律地位,對數據進行確權,規范數據的共享、開放和使用。為大數據產業健康良性發展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

二是要建立大數據標準體系。當前各地都在建設城市級大數據中心,其中,人口、法人等基礎數據庫是城市大數據應用的基石。建議國家盡快出臺相關基礎數據庫的標準規范,為在更大區域范圍內實現城市間的數據共享交換打下統一的標準基礎。

三是要建立大數據上下協同機制。目前,從國家到省,信息系統的垂直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數據資源逐步在向上集中,市級層面難以獲取垂直部門的數據以及公共事業領域的相關數據。建議國家層面制定相關規范,明確數據要在市級層面落地,打通數據共享渠道,支撐好城市級大數據的應用。

四是加快推進數據開放進程。目前,國內50多個?。▍^、市)建立了數據開放平臺,但因無法規和政策支持,開放數據的質量都不高。建議盡快出臺相關數據開放共享的規章制度和指導意見,提升開放數據的質量和實效,鼓勵社會力量利用開放數據進行應用創新,降低企業數據獲取成本,支撐產業發展。

五是要加強大數據人才培養。人才保障是大數據發展的關鍵,目前,我國大數據人才缺乏,根據TalkingData提供的調研數據,到2025年市場上數據人才缺口將以百萬計,主要以數據科學和數據分析人才為主。為此,建議國家進一步加強大數據相關人才的培養。

為了克服困難、促進我國大數據產業的健康發展,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梅宏提出應從四方面優化產業政策,以化解大數據快速發展的羈絆:

一是完善大數據產業發展戰略規劃,優化產業布局。實踐表明,新興產業如果缺乏科學理論指導,就容易出現盲目發展、重復建設、同質競爭等問題。為此,我國應盡快優化對大數據產業的戰略規劃,明確方向和重點,制定長、中、短期發展目標,完善投融資、知識產權、利益分配等方面的政策,為大數據產業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二是依托大眾創新創業優化大數據產業發展環境。大眾創新創業有利于增強創新驅動活力、拓寬創業渠道、優化創新環境、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優化產業結構等,這無疑是解決大數據發展創新技術受限、企業競爭不充分等問題的有效途徑。

三是加強大數據共享平臺和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在數據共享方面,應盡快制定和出臺《公共信息資源開發共享管理辦法》,以法律形式規定公共信息資源開放共享的內容、程序、標準等,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公共信息資源共享網站,形成共享服務體系。在數據安全方面,應完善國家數據安全法律法規,同時加強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和完善大數據安全應急機制,從而大幅度降低大數據風險。

四是實施融合發展戰略,構建大數據產業生態體系。這里的融合發展既包括大數據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又包括大數據企業與政府、社會組織的融合。大數據要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生態體系,需要眾多產業的支撐。因此,構建大數據產業與其他產業發展的聯動機制,組建全國性、區域性的大數據產業聯盟,加強大數據產業鏈各個環節企業的合作,顯得尤為重要。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沈陽表示,目前國內的大數據應用側重于數據收集上,在基礎統計分析、風險感知和預測方面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同時,也不能在尚未明晰具體業務應用場景的情況下盲目追求大數據,而要以應用場景為牽引,只匯集不分析或者片面追求大而全都不利于讓大數據發揮其對生產力提升的促進作用。此外,在大數據廣泛運用于創新創業、政府管理和民生服務等方面的同時也應認識到,大數據對社會的沖擊有多大,社會對于大數據發展的回應、規范和約束就應有多大。

猜你喜歡
羈絆發展
貼近
羈絆·生活
Trouble I’m In
秋窗聽雨
淺析《解憂雜貨店》中的溫情
區域發展篇
圖說共享發展
圖說協調發展
圖說創新發展
教師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