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民族技藝產業發展與人才培養對策研究

2019-08-27 02:34覃勇鴻南寧職業技術學院
傳播力研究 2019年23期
關鍵詞:技藝廣西民族

覃勇鴻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

一、廣西民族技藝產業發展現狀

廣西是一個以壯族為主的多個少數民族聚居地,文化資源豐富,民族特色濃郁,發展民族文化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是戰略區位優越,原材料充足,擁有大量制作手工藝所需的原材料,如織錦、竹編、貝雕等可再生的天然原材料;其次是廣西農村人口約占總常住總人口的45%,絕大部分農民從事農業生產,農閑之時依靠手藝貼補家用,發展民族傳統技藝產業具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優勢。經過前期調研,廣西民族技藝產業發展現狀如下:

(一)企業分布及產業結構情況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扶持下,廣西民族技藝產業發展良好,全區民族技藝事業取得長足較快發展,目前全區民族技藝相關企業達1200 多家,重點分布在南寧、欽州、北海、桂林、柳州等地。但主要以“小企業”、“小作坊”為主。(見圖1)

目前全區民族技藝企業產品種類主要有:陶瓷藝術品、織錦刺繡、編織工藝品、雕刻工藝品、銅鼓和銀飾工藝品等,形成了北海貝角雕、欽州坭興陶、博白編織工藝品、北流藝術陶瓷、河池銅鼓、百色壯錦和繡球、憑祥紅木家具、梧州人造寶石等產業集群,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特色產業。

(二)市場發展前景

圖1 企業數量及分布統計

據了解廣西民族技藝產業產值規模約150 多億元,其中出口約100 億元,創意產業的興起為傳統民族技藝行業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文化創意產業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國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并將其作為支柱性產業,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民族技藝產業發展的步伐,較大程度促進了全區工藝美術作品、藝術衍生產品、藝術授權產品的開發生產,促進了廣西工藝美術產業、傳統手工藝企業的大力發展,為少數民族傳統技藝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二、民族技藝類人才需求及人才培養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廣西民族技藝產業相關從業人員約100 萬人,大部分從業人員為民間傳統技藝相傳,只有少部分中青年從業人員經過系統的培訓學習,隨著民族技藝產業的發展,每年民族技藝類人才缺口在4000 人以上,特別是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具有一定創新能力和制作能力的專業人才。目前民族技藝人才培養方式主要通過高等院校專業培養、師徒傳授、家族傳授和企業職業培訓等,高等院校在民族技藝類人才培養方面,主要通過開設工藝美術專業或與工藝美術相關的專業進行培養,每年畢業的學生不足2000人,難以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三、民族技藝產業發展及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廣西民族技藝產業發展及人才培養狀況的調查,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地方企業以作坊式生產為主,沒有大型龍頭企業引領產業發展,企業規模小,生產力低下,品牌影響力小。

2.民族技藝行業的技工嚴重不足,后繼人才短缺,年輕人對民族技藝缺乏興趣,人員流動性大,留不住人才,人才出現斷代,極大地影響了民族技藝產業的傳承與創新。

3.產品陳舊,缺乏創意,附加值低,有特色的、原創性民族技藝產品的知識產權得不到有效保護,宣傳和推廣力度不夠。

(二)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1.在人才培養方面,學校教育與行業企業結合還不夠緊密,沒有將行業標準融入人才培養方案中,主要表現在于用人單位對院校民族技藝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滿意度整體偏低。

2.高等院校民族技藝類專業布局較少,專業發展不均衡,由于長期社會觀念的影響,民族技藝的手藝人社會地位不高,學生興趣不大,相關專業招生比較困難,就業面比較窄,就業渠道有限。

四、民族技藝產業發展與人才培養對策

(一)促進民族技藝產業發展的對策

1.整合資源,做好頂層設計。政府及主管部門需進一步整合廣西的民族技藝行業企業資源,建立合作機制,搭建合作平臺,出臺扶持政策,共同挖掘、保護、傳承和發展廣西特色民族技藝產業。

2.拓寬視野,打破成規。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民族技藝生產企業應在研發新品種、新工藝方面加大投入,以提高產品檔次和藝術品位,從而提高產品附加值,另外根據市場需求,設計和制作優良的創意產品,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審美及消費需求。

3.加大民族技藝行業企業的宣傳力度。首先,通過舉辦成果展覽、創意設計競賽等形式,提高民眾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搭建合作與交流平臺。其次,企業應加大對產品的宣傳、展示、推介力度,努力提高企業的知名度,營造良好的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環境。

4.政府相關部門成立民族技藝保護發展專項基金,用于支持民族技藝產業的技術改造和創新發展,在人才培養和引進、技能培訓等方面給予支持,對重點企業在拓展業務和市場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把民族技藝產業做強做大。

(二)大力培養民族技藝類人才的對策

1.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根據民族技藝行業人才發展的需要,高等院校在專業設置和課程開發方面,應主動對接區域民族技藝特色產業,開設民族技藝、民族文化類專業,培養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民族技藝類人才。首先是相關行業企業、高等院校、民族技藝研究機構共建民族技藝人才培訓基地及實訓基地,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共同培養人才。其次是鼓勵民間藝人、技藝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參與民族技藝的人才培養,高等院校積極探索與企業、技藝大師等合作建立“校中廠”“廠中?!钡?。

2.積極推進傳承模式改革,建設系統化民族技藝傳承創新課程體系。由于受到歷史因素、地域、人緣因素等影響,在技藝傳承方式上多采用口口相傳、師帶徒、父子相繼的模式,不利于民族技藝可持續的傳承與發展,人才培養要與時代發展相適應,首先要形成符合規范、系統、科學的教學體系,將民族技藝進專業、進課堂,主要措施是組織技藝大師、非遺傳承人、教育專家、企業骨干等成立課程開發小組,將民族文化、民間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按教學及認知規律進行收集、整理,共同創新工藝技術,共同研發新產品,編制開發富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實施民族技藝課程教學試點。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通過聘請技藝大師、非遺傳承人等進駐校園,成立技能大師工作室,推行基于大師工作室的現代學徒制,共同培養民族技藝傳承人,有利于改善高等院校民族技藝相關專業“雙師型”教師不足的狀況,提升教學質量。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促進民族技藝類專業教學內容和人才培養質量適應新時代的發展。

五、結語

廣西是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大力發展民族技藝產業,培養高質量民族技藝人才,有利于提升民眾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提高從業人員的創新創意設計能力,助推民族文化產業走出去。

猜你喜歡
技藝廣西民族
非遺技藝絨花的傳承與創新
我們的民族
治理的技藝:三代王官學新說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鄭慶章 把“弄虎”技藝傳回大陸
技藝精湛 星光燦爛——來自歐洲的Herrmans
多元民族
廣西尼的呀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廣西出土的商代銅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