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布斯鮑姆與其歷史書寫

2019-08-29 03:03岳海關
天涯 2019年4期
關鍵詞:鮑姆霍布斯羅賓

岳海關

2019年5月9日的《紐約客》網站上,刊載了柯瑞·羅賓的評論文章,題為《埃里克·霍布斯鮑姆:解釋歷史的共產主義者》。

在羅賓看來,霍布斯鮑姆乃是當世最為知名的歷史學家,他著作等身、廣受譯介,且創造出一系列改變了學術版圖的詞匯,比如“傳統的發明”“原始反叛”“雙元革命”“漫長的19世紀”“短20世紀”等——這些詞匯不僅在歷史學界流行,而且還滲入了其他學科;另一方面,他的共產黨員身份,以及共產主義實踐在19、20世紀的遭遇,又賦予了他的歷史寫作以恒久的主題,那就是身處政治之中的人們想要完全掌控自己的命運,但卻受到經濟力量的重重宰制。

比如,在《革命的年代》中,霍布斯鮑姆從對于法國大革命和英國工業革命這一“雙元革命”的描述開始,他認為,“雙元革命”昭示著走向現代性的兩種不同取向:法國大革命表明,人們試圖借助齊心協力的行動一起改變世界;英國工業革命表明,世界的改變也許只是因為偶然,因為工業革命的最大動力,是商人的買賣行為,而對于商人來說,“低價買入、高價賣出”才是他們唯一的追求。而由此開始的現代性之旅也是雙元的:經濟現代性以市場為旗幟,遵循著似乎是盲目自然力量的規律;政治現代性追求“自由、平等、博愛”,遵循理性這一規律。而霍布斯鮑姆的著作始終在關心的一個方面,就是作為政治力量——而非僅僅只是某種社會—經濟范疇——的工人階級,也正是在這一方面,我們能看出他的歷史寫作的標志性特征,即以強有力的、概括性的主題開場,隨后又用無數限定將這一主題掩埋,然后再火中取栗,使其浴火重生。

對于霍布斯鮑姆來說,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的斗爭所關乎的,其實并非“如何組織經濟生活”的問題——毋寧說,兩者的分歧更在于“生活是否應該受到經濟的組織”,也因此,現代歷史的進程,其實也就是男男女女試圖使得經濟服從于政治的過程。但這樣的努力成功了嗎?霍布斯鮑姆的回答是:并沒有。因為他有一種深刻的洞見,即資本主義并非政治上層建筑的經濟基礎:它其實就是政治本身;另一方面,如他在《傳統的發明》中所說,資本主義大眾政治也深刻改變了公共空間的樣子——舊的空間里充滿了巴洛克式的繁復細節,而新的空間則剝除了一切不必要的裝修,以使得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到廣場游行的主角們——特別是工人階級——的身上。

羅賓認為,作為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為我們給出了真正具有洞察力同時又極具個性的歷史書寫,而這,又是與他對于共產主義的信仰密不可分的——當然,他的一生,同時也是不斷敲打、錘煉并反復確認這一理想的過程。

猜你喜歡
鮑姆霍布斯羅賓
霍布斯前后期法律思想比較研究*——以法律方法論為視域
羅賓的心
羅賓的心
論施特勞斯視野中的霍布斯*
A.E.羅賓生詩歌的戲劇性表現手段
論阿倫特的霍布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