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大年:我的貴陽教育情結

2019-09-02 03:44葉大年
貴陽文史 2019年1期
關鍵詞:六中王陽明貴陽

今年我已進入八十老翁之列,回首往事,有十一年是在貴陽度過的,從1946年7月到1957年7月(其中1955年7月至1956年7月暫遷重慶)。這十一年正是我在貴陽接受基礎教育的時期,從小學二年級到高中畢業。我一共念過四所學校,貴陽實驗小學(即后來的南明小學)、貴陽扶輪小學(即鐵路員工子弟學校)、貴陽二中(即今天的貴師大附中)和貴陽六中。這個時期的教育對我后來的人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葉大年,1939年7月,礦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1962年葉大年畢業于北京地質學院;1966年從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生畢業后進入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歷任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和研究員;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2001年被聘為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

1946年,家父葉勉之調入湘桂黔鐵路局都筑段工程處,舉家從柳州遷入貴陽。我們兄弟三人到實驗小學插班,從此接受正式教育,在此之前,我們都沒有上過正規的學校,那是抗戰時期,母親就是我們的老師。貴陽實驗小學是當時貴陽最好的公立小學,在富人區南明堂附近,貴陽的許多達官貴人的子女在此就讀,其中就有何應欽的弟弟何輯伍的女兒。當然也有一些平頭百姓的子女,我的同班同學中就有幾個是郵電局的職工子弟,所以它不是貴族學校。這所學校的辦學理念是西方的,用現在的觀點來看,也是時尚的,給我幼小的心靈留下難忘的印象。學校每周一有一次“朝會”,朗誦孫中山先生遺囑,每天早晨有升旗儀式,下午放學有“夕會”,有降旗儀式并唱“夕會歌”。小學還鄭重其事地舉行“兒童市長”的競選活動,伴隨全校的演講活動,平時多有班級的演講比賽??偠灾?,演講是一個重要的教育環節。也許正是這種教育,使我養成辦事要有始有終的習慣,演講的鍛煉使我勇于發表自己的看法,在公眾場合說話不會怯場。用現在流行的說法就是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在我后來七十多年的生涯中這種素質是很重要的,在大學和研究院的三尺講臺上我做過兩三百場演講,能夠做到內容生動和有鼓動性。貴陽實驗小學旁有一條很短的馬路,“王守仁路”,王守仁即王陽明,中國歷史上的圣人。在貴陽,與我同齡的人大概沒有不知道王陽明的,因為貴陽和貴陽附近有一些古跡與王陽明有關,黔靈山的麒麟洞、螺絲山的王陽明祠、老東門的文昌閣、修文的陽明洞。但是記得貴陽曾經有一條叫王守仁路的小小馬路的人卻很少。其實我在貴陽時,并沒有特意去尋訪王陽明的足跡,更談不上研究王陽明。后來的幾十年里,隨著知識的增長,才知道王陽明與孔子、孟子、朱熹合稱“儒家四圣”,同時為作為“貴州人”對王陽明知之甚少而感到羞愧。二十年前,由于偶然的機會結識貴陽的著名作家袁仁琮教授,他對王陽明頗有研究,我拜讀了他關于王陽明的一系列作品,才對王陽明的心學略知一二。真是“起個大早,趕個晚集”。2010年7月,我應邀到黔東南參加生態環境建設的會議,有機會順訪重安江古鎮,那里有著名的“三朝橋”?!叭瘶颉笔怯扇⑴诺臉蚪M成,前清的鐵索橋、民國的鋼架橋和新中國興建的鋼筋混凝土橋。鋼架橋是1938年茅以升設計建造的,1949年11月解放前夕,被國民黨89軍炸毀,1950年家父組織搶修的重安江鐵橋。在去重安江的路上,我們參觀了黃平縣舊州的古驛站——飛云驛館,王陽明曾經在此住過,并留有詩篇,縣文化館長要我為驛館題名。為了沾圣人王陽明的光,也就欣然從命。從我知道“王守仁路”到飛云驛館題名,整整過去了六十四年。

1947年9月直到1951年7月小學畢業,我轉入貴陽扶輪小學就讀。貴陽扶輪小學是都筑段鐵路工程處主辦,貴陽電廠、53兵工廠、軍需倉庫等單位出資協辦的學校,一共辦了5年就解散了。它和后來的貴陽鐵小、鐵中沒有傳承關系。扶輪小學坐落在今天的觀水路和寶山路的十字交會點處,學校的校舍早已不復存在,如今都變成了高樓大廈的居民區。扶輪小學占地大約兩畝地,校舍由三座平房構成,總共九個房間。校長老師辦公室、幼稚園和會議室(兼乒乓球室)占去了三間,剩下六間教室,最小的7-8平米,其余的每間不到20平米。小學生最多時大約150多人,幼稚園約30人。那時一個年級還分春秋兩季班,后來春季班取消,才做到一個班一間教室。我就在兩班合用的一個教室里上了兩年課,和農村的小學一樣。這所學校在貴陽是非常特殊的,它不是省立、不是市立、也不是私立而是“央立”小學,是交通部辦的學校。老師大多來自南京、上海、廣州、長沙、武漢或重慶等大城市,見多識廣,開設的課程齊全,國文、算術、歷史、地理、博物常識、公民、體育童訓、音樂、美術勞作,還有特色課程,英語和鐵道常識。前后兩任校長都是工程處要員的夫人充任,教員多是工程處的工程師夫人或工程師本人來上課。鐵道常識就是正工程師李仲芳講授,解放后他在西安公路學院任教授。工程處、貴陽電廠、53兵工廠、西南運輸處等單位的要員大多把子女送到扶輪小學就讀。它有一首鏗鏘有力的校歌“貴山富水,佳氣郁蔥蔥,火車如電過,文化隨交通,我們力品學,鍛體魄,奮發志氣雄……?!蔽迥觊g,從觀風臺旁,南明河邊的那幾間簡易教室里,為共和國輸送了三十多名高級專家,其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大學教授、市規劃局局長、教授級高工、主任醫師、國家一級演員歌唱家、高級警官、高級會計師、空軍駕駛員、火箭發動機專家等等。就這而言,貴陽扶輪小學和貴陽最好的小學相比毫不遜色。為此我寫了一萬多字的回憶錄《短暫的貴陽扶輪小學》,摘要發表在貴陽政協出版的《百年貴陽教育》上。扶輪小學的校歌影響我的人生,給我的是德智體美勞的做人的素質教育,即勵品學、鍛體魄:給我的勵志教育,即奮發志氣雄;告訴我要繼承父業,做一個鐵道工程師,記住“火車如電過,文化隨交通”。五十年后,我跨界研究交通地理和城市的對稱分布與我在扶輪小學學習經歷有不可分割的聯系。

1951年我考入貴陽第二中學,它的前身是達德中學,是王若飛同志的母校。入學的第一天就進行這樣的革命傳統教育,校長風趣地指著庭院的大梧桐告訴我們,“這是王若飛爬過的樹!”在貴陽二中的三年里我是住校生,父母親調到昆明工作,這對我是一個很好的獨立生活的鍛煉,諸如拆洗棉被,縫補衣襪都是自己動手,最重要的是學會自己管理自己的學習。沒有家長管的孩子“變野”是很容易的,貴陽二中的達德舊址在中華南路,離市中心“大十字”咫尺之遙。我學會了逛大街、投飛鏢、打氣槍,上課也想著玩飛鏢。開學沒幾天,生物課老師何菊生在課堂上點名批評“葉大年,你今年一定留級!”“何老師您怎么就能肯定我會留級呢?我要努力,老師您瞧著!”我暗暗地想著。學期結束時我成績優秀,去找何老師:“您看我沒留級吧”。老師笑笑:“我用激將法,你努力了,這就對了!”貴陽二中的三年,我最大的收獲是打好了數理化的基礎,培養了對地理學的興趣。幾十年過去回憶起來也就剩下幾句話而已。何菊生老師把元素符號編成順口溜,讓我們熟記34種元素的符號,他告訴我們門捷列夫把元素的化學性質寫在卡片上,在臺桌上像玩撲克那樣擺放,先是發現“三素組”,進一步發現了元素周期表。毛德生老師講了一個呂洞賓和乞丐的故事,乞丐不要呂洞賓施舍的金子。而要呂洞賓的指甲蓋,因為它能點石成金。毛老師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掌握方法尤為重要。王啟華老師告訴我:“任意角不能用初等幾何方法三等分……?!边@三句話影響了我后來六十年的科學生涯。班主任孫信杰老師地理課講得極為生動,使得幾十年來我對地理的興趣經久不衰。

1954年我考上了當時貴州舉全省之力新辦的貴陽六中,1957年成為第一屆高中畢業生。1999年,我在《貴帥舊報》上發表文章,《桃李情——慶祝貴陽六中建校四十五周年》。我用了3000多字的篇幅來回憶母校老師對我的教育之恩,回憶老師給我的知識在我后來科學生涯中的啟蒙作用。特別是學校得到非常完整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教學儀器設備,由趙振棠老師負責開箱驗收,我是住校生,假期閑著,趙老師叫我幫著開箱驗收。我順便就問老師這儀器干什么用的,萊頓瓶、法拉第起點盤、陰極射線管、麥克斯韋滾擺等等,更難忘的是趙老師能用簡單的實驗演示一些物理常數的測定方法,他用三顆大頭針、量角器測定玻璃磚的折射率:用毛細管、鋼針和千分卡測水的表面張力;用鐵粉、馬蹄形磁鐵和硬紙板演示磁力線等等,我可以自豪地說,我在貴陽六中就讀時,在物理和化學方面受到的良好教育,對我后來在光性礦物學中做出創新貢獻是至關重要的。史重威老師生動的經濟地理教學直接影響著我四十年后發現城市對稱分布的規律。時間又過了20年,今天想到貴陽六中,我仍有一些話要說。

1957年,貴陽高考前發生了一起“高考志愿事件”,即要求貴州考生可以報考外省學校,六中學生派代表到招生辦“請愿”?,F在來看根本是小事一樁,但在那時的政治背景下就非同小可了。我在發通知前被除了名,淪為社會青年。這件事使我的一生被刺配上深深的“金印”,六十多年來每逢高考發通知書的時刻我都會反思名落孫山帶來的影響。反思是很有益的,1957年的挫折使我認識到自己狂妄自大目中無人的德行應該好好修理,同時知恥而后勇,不滿足于要當工程師,樹立了要當科學家的雄心,并持之以恒的奮斗。幾十年的反思,我得到一個結論,沒有1957年的那次挫折,就沒有今天的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幾十年來我一直思考著一個問題:貴州的經濟發展一向滯后,為什么清末民初,貴州在軍政文化教育方面涌現出一批精英。想必是與洋務運動、康梁變法、百日維新有關。有了互聯網后,休閑時上網搜索,發現“公車上書”簽字人中貴州人士特多;得知梁啟超的恩師李端棻是貴州人,李端菜把堂妹許配梁啟超。但是網上當時沒有李端菜的條目。2007年3月,我應邀回江門,有幸與梁思禮院士夫婦同行,參觀梁啟超故居時,我問及李端棻,梁院士確認屬實。這兩年,李端菜的網上條目突然多起來,李端菜官至禮部尚書,他向光緒推薦康有為、譚嗣同;創建京師大學堂,是公車上書、百日維新的幕后支持者,因獲罪發配新疆;后赦免回貴陽,與志士仁人在黔興辦新學,在貴州的教育事業有重大貢獻;2018年,貴陽雙龍新區建立了“李端菜中學”……

而我的貴陽教育情結只是穿過“王守仁路”至李端菜的京師大學堂,最終再到今日,不過五百多年時間隧道的一瞬。

猜你喜歡
六中王陽明貴陽
籃球賽場 青春飛揚
真正心平氣和
高速通到我的家
王陽明龍場悟道
“學”字的意義
找朋友
白居易寫詩
興國六中舉行洪逸揮先生感恩追思會
搖號、陪讀、拼高考
良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