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科教結合平臺

2019-09-02 08:41白國輝田源曾鳳嬌陳靖劉建國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9年8期
關鍵詞:研究生教育創新型人才醫學

白國輝 田源 曾鳳嬌 陳靖 劉建國

[摘要]研究生教育處于國民教育體系的頂端,承擔著人才升級和創新升級的雙重使命,在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通過近幾年的發展,醫學高水平的人才教育依然達不到我省醫療水平全面發展的多樣化需求,高層次人才的質量和數量與國內外及周邊省份比較還有很大差距。提高質量成為新一輪研究生教育改革和發展最緊迫最核心的任務,我省醫學高校以實際出發,發揮“研究平臺”優勢,構建“科教結合”平臺作為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是促進醫學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和內涵發展的有效措施之一。

[關鍵詞]科教結合;研究生教育;醫學;創新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8-0018-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8.008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近年來,貴州省醫學院校的研究生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為醫療衛生事業的全面發展提供了人才儲備。但與全國、周邊和發達省份相比相對滯后,除醫學研究生教育規模小,還存在總體質量不高的現狀,這就說明醫學院校的培養方式與我省醫療水平全面發展的多樣化需求還不適應,高層次人才的創新能力亟待提高。

從貴州省的地域和經濟實力來看,從高水平大學或醫院引進高學歷人才比較困難,解決這種情況,我們只有對研究生教育的方式進行改革,堅持本土培養,可服務我省醫療行業的高層次人才是根本,這些問題都迫切需要我省醫學研究生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我省醫學高校以實際出發,發揮“研究平臺”優勢,構建“科教結合”平臺作為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是促進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和內涵發展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以遵義醫學院醫學與生物學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此平臺為例,探討“研究平臺”作為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中實施“科教結合”的可行模式。

一、科教結合的實質和意義

近年來,為加快我國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步伐,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大背景下提出了科教結合的概念。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明確指出,為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要“建設科學研究與高等教育有機結合的知識創新體....促進科研院所之間、科研院所與高等院校之間的結合與資源集成

科教結合,是科學體系與教育教學體系的聯系,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以高水平的科研帶動高水平的教學,讓研究生在創新活動中學習和成長,這樣才能真正培養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多樣化需求創新型人才。從醫學院校的實際出發,就是要實現科研資源的優化配置、合理利用以及制度保障,保障已有的科研資源圍繞研究生創新教育和創新活動在系統內高效循環流轉,構建一個內在一致、低交易成本的創新生態環境。

二、研究中心實施科教結合的基本路徑

遵義醫學院醫學與生物學研究中心是集科學研究、教學和社會服務為一體的校級重點綜合性研究中心,具有先進的、較為完善的科研儀器和二十余名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在中央財政與地方共建專項資金等項目及學校的資助下,投入設備經費3000多萬元,有建筑面積近4000平方米,下設5個主要研究技術平臺(分子生物學技術平臺、細胞分析技術平臺、蛋白質技術平臺、電鏡室、SFP級實驗動物平臺)以及4個貴州省普通高等學校特色重點實驗室(微生物資源及藥物開發重點實驗室、特色藥物腫瘤防治實驗室、口腔疾病研究特色重點實驗室、傳染病防治和生物安全特色重點實驗室)。配置的大型儀器設備有激光共聚焦顯微鏡、膜片鉗、毛細管電泳、熒光原位雜交系統、蛋白純化系統、透射電鏡等。研究中心秉承“明德篤學,求是致用”的校訓,繼承遵醫優良傳統,努力做到“熱情、耐心、周到、優質”地為教學、科研和醫療提供服務。

研究中心積極響應國家、省教育廳和學校的創新體系建設的精神,為了促進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讓研究生在良好的創新環境中成長,研究中心實施了一系列實踐探索,包括幾個方面內容:①修改研究生教學計劃,優化教學內容:研究中心承擔《研究生醫學基礎綜合實驗技術》課程的講授,授課教師通過了解在中心實施課題學生的需求合理安排授課內容,制作活頁式的教材,已課題為紐帶,介紹新思路,新方法。隨著近年來遵義醫學院承擔國家級項目增多,掌握的新知識新技術也越來越廣,教師授課時注重科研方法的交叉與聯系,把掌握到最新的知識體系和技術融入到教學中,在研究生掌握實驗原理和實驗技術的同時,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②建立科研技能實踐平臺和科研及創新能力的培養體系:以5個主要研究技術平臺和4個貴州省普通高等學校特色重點實驗室為依托,為研究生提供科研訓練和創新平臺;舉辦第二課堂暨實驗室開放日活動,采用參觀、微講座和座談的方式,此項活動旨在激發學生對科學研究的熱情,拓展知識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也會提升本科生的考研熱情;定期針對研究生開展新技術培訓會,研究中心根據科技前沿和儀器的使用率,每月組織一次儀器使用和新技術的專題培訓會,讓研究生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提供學習平臺,如激光共聚焦的使用及應用,對研究生興趣的培養及視野開拓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三、科教結合的制度保障一研究平臺的對外開放制度

為更好地實施科教結合,適應當前科學研究發展和實驗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需要,促進各院系師生科研活動的開展,研究中心充分利用現有實驗室資源并創造必要條件,采取多種形式對學生開放,并制定實驗的開放制度,保障實驗室開放工作的順利實施。

開放原則包括:①全面開放原則。研究中心各研究技術平臺原則上都對研究生開放,并逐步提高實驗室的開放率和開放內涵,最大限度地發揮科研資源的優勢、提高科研儀器的使用效率;②因材施教原則。研究中心各研究技術平臺開放要結合實際情況,針對不同層次、專業學生的特點和科研需求,確定開放內容,盡量滿足不同學生的科研要求,使開放工作有序進行;③注重實效原則。研究中心各研究技術平臺開放要注重對研究生科研創新思維的培養,利用研究中心大型儀器和高層次專業人才集中的優勢,與研究生溝通,以課題為依托,參與對研究生科研創新思維的培養。

貴州省和遵義醫學院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已有一段時間,校內的碩博比例顯著提高,但從總體上看,高層次人才在引進后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穩定性的問題,另外高層次人才的工作環境改變后,由于有些專業不是很對口,轉型時間較長且效果不是很明顯,高層次人才在高校的比例也不夠,這些問題的存在都說明我省醫學高層次人才的獲得,挖掘內生能力、培養服務貴州高端人才才是根本,這些問題都迫切需要我省醫學研究生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筆者通過查閱大量文章,分析國內外高等教育的創新模式的變化情況,得出的結論是我省醫學高校的人才培養必須以實際出發,發揮“研究平臺”優勢,構建“科教結合”平臺作為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是促進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和內涵發展的有效措施之一。研究平臺的科研資源優勢的優化配置、合理利用以及制度保障,可以促進科學體系和教育教學體系的有機聯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以高水平的科研帶動高水平的教學,讓研究生在創新活動中學習和成長,貴州省醫學院校的研究生教育事業的長足發展,才能真正培養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多樣化需求創新型人才,真的實現貴州高層次人才自產自銷,為我省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古京,馬樂誠,鄭小潔.中科院“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行動計劃”的實踐進程與優化對策[J].現代教育科學,2013(4):131-134.

[2]康琪,周華東,梁洪力.關于促進科教結合內涵、實質和路徑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3(12):212-214,219.,

[3]陳敏生,林新宏.高等醫學院校協同創新策略探析[J].高教探索,2013(1):49-52.

[4]李亞芳,熊冬梅.高校協同創新中存在的不足及對策思考——以醫學院校協同創新為例[J].社科縱橫,2013(8):163-166.

[5]賈連群,王瑩,張立德.科教結合:中醫藥院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基礎醫學教育,2014,16(11):983-985.

猜你喜歡
研究生教育創新型人才醫學
醫學的進步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
創新意識下日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如何在生理學教學中培養創新型人才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應用探究
高校藝術專業打造“眾創空間”模式研究
醫學
醫學、生命科學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