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在學習環境下大學生英語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2019-09-02 08:41楊金淑孟靜孫蕊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9年8期
關鍵詞:泛在學習大學英語現狀

楊金淑 孟靜 孫蕊

[摘要]本文以泛在學習環境為切入點,以泛在學習環境下大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為調查內容,分析泛在學習環境與英語學習相結合的效果,發現目前學生遇到的困境,并提出對策,以期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供新的視角。

[關鍵詞]泛在學習;大學英語;學生;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8-017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8.076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一、研究背景

“泛在學習”是指普適計算技術支持下,綜合應用無線通信和移動設備等新技術,借助網絡和移動終端隨時隨地進行的自由學習。泛在學習具有即時性、交互性、適應性等特征,為學習型社會的構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隨著互聯網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普及,各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紛紛利用先進的網絡教學手段,使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相融合,在提高學生英語素養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泛在學習已經成為必然趨勢,然而,大學生在享受泛在學習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大學生能否再英語學習方面完成角色轉型,以及怎樣完成角色轉型,目前的研究還較少涉獵。泛在學習與英語學習結合的現狀及效果仍不明確。

本文以泛在學習環境為切入點以河北工業大學本科生為研究對象,調查泛在學習環境下學生英語學習的現狀,分析泛在學習環境與英語學習相結合的效果,發現學生遇到的困境并提出對策,以期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供新的視角。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獻法、問卷法、訪談法三種研究方法。研究者首先查閱泛在學習的相關文獻,搭建理論框架。其后以隋曉兵(2013)在上海外國語大學所做研究的《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情況調查問卷》為藍本,增加并刪減一些題目,自行編制調查問卷,研究角度涵蓋對泛在學習的認識,泛在學習環境、設備及資源,以及泛在學習表現和效果三個維度。向河北工業大學四個學院的200名二至四年級的非英語專業本科生發放問卷,收回有效問卷187份,對收回問卷的答案進行統計和分析。而后按照訪談提綱,對20名學生代表進行訪談,進一步了解英語泛在學習的效果和學生的困惑,并分析其產生的原因,使解決方案更具有針對性。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一)基本信息

被訪學生的性別比例與我校男女生比例基本一致,大二學生數量多于大三、大四,所學專業覆蓋工科、文科和經管共四個學院。對英語感興趣的同學比例明顯高于不感興趣的同學,多數同學會在沒有師長督促時自學英語。學生有較高的英語學習意愿,為泛在學習的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大約三分之一學生喜歡使用網絡資源超過書本,可見泛在學習方式已經在學生心中逐漸生根發芽。但不可否認,由于初高中學習模式及大學英語改革尚未深入,學生仍更適應傳統的學習方式。在特定的時間地點學習書本才是“學",依托網絡資源的泛在學習仍被大部分同學看成“玩”。

(二)對泛在學習的認知

被訪學生中只有少部分對“泛在學習”有所了解,大部分同學完全或基本不了解其概念。然而多數同學認為“泛在學習”這種全新的方式會對學習產生積極影響,并且優勢明顯。統計數據顯示,排在前三位的影響因素是學習興趣、學習方式和自主學習能力。當今的大學生是網絡“原住民”一代,熟悉網絡環境,對新事物接受能力強,對環境變化心態積極,認為泛在學習環境首先對學習主體構成較大影響,在多元化、自由化、即時化的學習中,學生有能力利用各種資源,從而提高自身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得以鍛煉,還使學習方法獲得改善。綜上所述,學生對“泛在學習”這一概念的認知還有待提高,但普及“泛在學習”前景樂觀。

(三)泛在學習環境、設備和資源

保證學習隨時隨地進行的首要環境因素是無線網絡的覆蓋。幾乎全部被訪學生認同無線網絡已經基本覆蓋全部的生活和學習環境,這為泛在學習的開展奠定了基礎。多數學生擁有兩臺移動設備,即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也有部分同學同時使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有隨時隨地學習英語的需求,渴望不受課堂和教師的限制,并做過一些具體的嘗試。此外,現有設備基本能夠滿足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的需求。少部分同學認為,無線網絡環境和移動設備不能滿足自己的泛在學習需求。通過訪談,同學們主要提到幾個問題:首先,校園無線網絡不穩定,有些區域的信號較差;第二,手機內存有限,各門課教師使用App不一致,內存占用較大,導致手機運行速度慢;第三,有些App功能尚不完善,教師使用網絡設備教學經驗不足,出現問題得不到解決。

在對泛在學習資源的調查中,大部分同學對視頻資源情有獨鐘,認為視頻資源以動態形式呈現知識點,能夠調動多種感官,有益于直觀理解,或能假設情景,學習更具趣味性,學習效果更佳。也有部分同學選擇綜合性資源,在訪談中了解到,學生對綜合資源的理解為以視頻資源為核心的多種配套資源,可見視頻資源最具吸引力。對于當前使用的資源,同學評價褒貶不一。學生認可泛在學習資源的豐富性,內容呈現方式多樣化;也提出泛在學習資源雖多,但有針對性的較少,并且質量難以保證;問卷結果還顯示學生對現有資源下載情況不滿,學生希望能下載資源進行反復學習,但受到種種制約。

(四)泛在學習表現和效能

被訪學生英語泛在學習的頻次大部分為1至2次每周;時長多為30分鐘以下;泛在學習時段呈現碎片化特點??梢妼W生已將泛在學習方式視為英語學習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但學習頻率較低,時長較短,且沒有相對固定的學習時間,沒有形成較穩定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習慣,泛在學習尚扮演輔助功能。

學生進行泛在學習的內容主要有單詞、聽力和閱讀三個部分,口語和寫作傾向于輸出性學習,在沒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較難獨立實現,因此較少被選。此外,學生多數是為了考試或將來的職業需求而學,較少同學以興趣或提高技能為目的,可見學生泛在英語學習的功利性較強。盡管我校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之一即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多數學生既不以了解西方文化為學習目的,也沒有進行相應的泛在學習,這一現象值得教師警醒。大部分學生傾向于獨立進行泛在學習,也可接受教師指導,但較少同學選擇與同伴合作。學習途徑以手機下載App為主,如百詞斬、雨課堂、英語趣配音等。

泛在英語學習效能感方面,多數同學認為泛在英語學習能對英語學習產生一定促進作用,幫助學生實現學習目標,然而在學習過程中有明確學習目標的同學僅占四分之一左右,且不足半數同學有信心以泛在學習的方式實現自主英語學習,半數左右同學認為泛在學習對英語學習效率沒有產生積極影響。認為可以在泛在學習中主動思考并將所學知識與已有知識進行整合的同學比例較低。大部分同學不愿在英語泛在學習上投入金錢成本,三分之一左右同學愿意投入1至15元每月。以上結果可以看出,學生的英語泛在學習效能感不高。他們對泛在學習方式并不抵觸,但目前還沒有從這種方式中得到明顯的收益。

四、提升策略

根據問卷調查的統計結果和訪談的匯總情況,得知“泛在學習”雖已被學生廣泛接受,但仍存在諸多問題。要完善“泛在學習”過程,提高其效能,必須從學生自身和學習環境兩方面進行提升。

(一)加強學生學習自主性

“泛在學習”區別于傳統的在教師主導下的學習,學生從被動服從轉變為主動掌握學習全過程的自由學習者,因此,必須具有較高的自主性。首先,學生應對學習目的有深刻的認識。跳出只為考試而學習的狹隘觀念束縛,意識到英語學習不僅有益于英語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還對個人能力和素質發展有很大裨益,從而提高內驅力。其次,學生要對學習內容進行有效篩選。不但學習淺層次的字詞等知識,同時涉及文化和思辨等需要深層次思考的內容,使新舊知識融會貫通,學生感到學有所得。再次,對學習過程進行全面系統把控。設置科學的學習計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摸索高效的學習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掌握系統化知識。學生還應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反思,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習效能達到最大化。學生較高的主體性,確保泛在學習順利開展。

(二)改善學習環境

首先,學校應持續建設校園網絡,確保網絡高速公路的暢通。目前在我校,仍存在網絡信號不穩定,覆蓋不完善的情況,在不同的教學樓或在不同的時間段,網速存在很大差別。這就給泛在學習的開展帶來條件保障上的困難。學校應投入更多人力物力,確保校園網的穩定,為學生提供更便捷的學習條件。其次,學校還應進行更多關于“泛在學習”的宣傳,開設相關選修課程,邀請有經驗的專家講座,幫助學生加強認識,并掌握一些泛在學習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大學英語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和學習伙伴,應當提高自身素質,使自己的知識和技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有能力解答學生提出的泛在學習方面的問題。教師應通過座談等方式,加強學生泛在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明確長期和短期學習目標,做好學習規劃并完善監督評價機制,使學生形成科學可操作性強的泛在學習體系。此外,教師還應加強與學生的互動,鼓勵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合作,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小組,互幫互助,相互監督,幫助學生少走彎路,真正成為課堂上和課堂下的”良師益友",并營造積極向上的英語泛在學習氛圍。

結語

學習資源的提供者應著力減少泛在學習資源的重復性建設,并彌補資源缺口,使其以內容或難度為線索具有一定系統性,滿足不同需求、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其次,泛在學習資源應具有趣味性和時效性特征。短而精的資源更適應學生的碎布片化時間,而視覺和聽覺沖擊力較強,且與時代緊密結合的學習內容,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最后,嚴格控制學習資源的價格,使更多學生有財力進行泛在學習??傊?,泛在學習資源的提供者應加強視頻及其他資源建設的系統性,提高英語學習資源的質量,以專業眼光篩選整合優質資源平臺,真正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實現英語泛在學習。

只有學生自身、大學英語教師、學校、學習資源提供者四方面形成合力,才能確保學生“泛在學習”順利開展,并達到良好的效果,從而使大學英語改革進一步深化。

參考文獻:

[1]李婷.大學生移動學習的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7.

[2]孫漢群.教育信息化與教師信息素養[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1(12):13-17.

猜你喜歡
泛在學習大學英語現狀
基于微信公眾號的區域歷史文化泛在學習內容設計研究
校園網絡背景下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