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省金融發展與國際貿易關系研究

2019-09-05 04:56劉鴻浩姚歡
商場現代化 2019年12期
關鍵詞:金融發展實證分析國際貿易

劉鴻浩 姚歡

摘 要:本文選取2005年-2017年度統計數據,實證研究了廣東省金融發展與國際貿易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廣東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對進出口差額存在長期均衡穩定關系,并對貿易順差有著顯著的影響。而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對進出口總額作用并不明顯?;诖?,提出了促進廣東省金融與國際貿易協調發展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金融發展;國際貿易;實證分析

一、引言

近年來,廣東省正在優化金融結構,提升間接融資占融資總額的比重。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廣東省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達到了320567.7億元,占GDP比重的357.3%。與此同時,國際貿易水平也得到了迅速提升,進出口總額從2009年的6.1萬億美元上升到2017年的10萬億美元,增長了近67%。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在區域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廣東省國際貿易水平取得長足發展的新形勢下,研究金融發展與國際貿易的關系,不僅有利于凸顯國際貿易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也有利于尋求與國際貿易發展相適應的多層次、全方位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

二、文獻綜述

1.金融發展與國際貿易的關系。Svaleryd & Machos(2005)認為金融發展程度越高的國家,商品出口貿易比例越大,同時商品貿易順差也會越大。駱效生(2007)指出金融發展水平會對貿易出口量產生積極影響。孫兆斌(2004)發現金融發展可以促進商品出口結構優化。沈能(2006)強調金融發展規模會促進國際貿易發展。熊德平、徐建軍(2007)研究指出金融發展與國際貿易間有著明顯的雙向因果關系。徐建軍、汪浩瀚(2008)實證分析中國金融發展對國際貿易的影響,認為金融發展明顯促進了中國及其各區域國際貿易的發展。汪浩瀚、徐娟(2010)等發現金融發展水平越高的地區,國際貿易的發展也越快。鄭開放、姜超等(2012)強調金融發展效率和貿易競爭力之間相互影響。

2.金融促進國際貿易發展的作用機制。學者多是從融資角度研究金融發展對國際貿易的影響。Beck(2002)等指出具有金融比較優勢的國家或地區,其國際貿易嚴重依賴金融稟賦。Manova(2005)發現提高金融發展水平對提高貿易量有積極的影響。朱彤等(2007)認為外部融資依賴性較強的行業,其比較優勢是通過金融發展提升外部融資能力來實現。陳琳等(2012)研究了融資約束對出口深度與廣度的影響,認為外源融資能力在促進中小企業出口深度和廣度上,比大企業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姚耀軍(2013)強調銀行中介的發展可以明顯的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張維佳、黎澤普(2014)研究表明金融規模的擴張對國際貿易的發展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呂朝鳳(2015)發現依賴外部融資的行業,其金融發展水平的提升可以刺激對外貿易規模的增長。學者研究結果可以看出,金融具備的融資功能,可為國際貿易發展提供外源融資,優化國際貿易結構。

三、變量選取和數據來源

1.數據來源

本文計量經濟模型選用2005年-2017年度數據,以廣東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和本外幣貸款余額數據衡量金融發展,引入廣東省進出口總額與進出口差額數據反映國際貿易,數據來源于《廣東統計年鑒》與中國統計局網站。

2.指標選擇

(1)金融發展指標的選取。金融發展是指金融結構的變化,受融資能力影響。學者一般使用金融機構存、貸款額表示地區融資能力。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是信貸資金的主要來源,是指人民幣與外幣的存款總數。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是指人民幣和外幣貸款余額,反映出金融機構對社會信貸投放規模大小。本文選取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作為解釋變量的理由在于:現代金融體系是金融機構間接融資為主,信貸的規模與質量能直接映射出地區金融發展水平。

(2)國際貿易指標的選取。國際貿易指標通常用進出口總額和進出口差額進行衡量。進出口總額是指我國實際進出貨物的總額,反映進出口的規模。進出口差額體現在國際收支平衡中的經常項目,反映一國對外貿易的綜合競爭力。

四、實證分析

1.序列平穩性檢驗

為防止變量間出現偽回歸現象,在進行回歸分析前要求各變量是平穩序列,本文采用最常用的ADF檢驗法對各指標進行平穩性檢驗。分析結果表明,存款(D)、貸款(L)、進出口總額(T)和進出口差額(B)各變量原序列不平穩,滯后一階平穩,即后續分析需要用滯后一階序列。

2.協整關系檢驗

運用Johansen檢驗方法,分別檢驗變量之間的協整關系。表1顯示,存款(△D)與進出口總額(△T)沒有協整關系,貸款(△L)與進出口總額(△T)在10%水平下存在協整關系。變量存款(△D)、貸款(△L)與進出口差額(△B)分別在10%和5%水平下存在協整關系。

3.回歸分析

為進一步研究金融發展如何影響國際貿易,本文將金融發展指標作為解釋變量,國際貿易指標作為被解釋變量,進行回歸分析。表2描繪,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D)與進出口差額(△B)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即進出口差額(△B)會隨著存款余額(△D)的增加而增加。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L)與進出口差額(△D)呈現顯著的負相關關系,而對進出口總額(△T)的作用并不顯著,即增加貸款余額有助于縮小進出口差額。

五、結論與啟示

實證分析表明:廣東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對進出口差額存在長期均衡穩定關系,并對貿易順差有著顯著的影響。而廣東省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對進出口總額作用并不明顯。本文研究結果對于政策制定有如下啟示:

1.創新金融服務體系,提升其對國際貿易的貢獻度。提高國際結算、外匯避險、貿易融資、貿易保險和其他等服務的能力;引進國內外金融機構先進的管理體制與經驗,不斷推進金融進行創新,從而提升金融對國際貿易的服務水平。

2.利用信貸市場,調節貿易收支平衡,避免貿易摩擦。對于資本價格,促進利率定價自由化、市場化,推動國際貿易與金融均衡發展。同時,政府應采取適當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控制國內市場供給與需求,優化進出口結構,緩解貿易爭端。

參考文獻:

[1]Svaleryd H.Vlachos J.Financial Markets,the Pattern of Specialization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Evidence from OECD Countrie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5,49:113-144.

[2]駱效生.金融發展對國際貿易影響的文獻綜述[J].國際經貿探索,2008(7).

[3]孫兆斌.金融發展與出口商品結構優化[J].國際貿易問題,2004,(9):64-67.

[4]沈能.金融發展與國際貿易的動態演進分析——基于中國的經驗數據[J].世界經濟研究,2006,(6).

[5]熊德平,徐建軍.國金融發展與國際貿易關系研究——基于跨省面板數據的協整和誤差修正模型檢驗[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7,(9).

[6]徐建軍,汪浩瀚.我國金融發展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區域差異[J].國際貿易問題,2008,(4).

[7]汪浩瀚,徐娟.中國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的地域性差異研究——基于東中西部面板數據的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10(5).

[8]鄭開放,姜超,曹佩真.我國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的關系研究[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1).

[9]BeckT.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2,57(1):107-131.

[10]Manova K. Credit Constraints in Trade: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xport composition[J].Harvard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Working Paper,2005.

[11]朱彤,郝宏杰,秦麗.中國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比較優勢關系的經驗分析——一種外部融資支持的視角[J].南開經濟研究,2007,(03).

[12]陳琳,何歡浪,羅長遠.融資約束與中小企業的出口行為:廣度和深度[J].財經研究,2012(10):134-144.

[13]姚耀軍,史文婧.金融發展與國際貿易:來自長三角地區的經驗證據[J].金融縱橫,2013(3).

[14]張維佳,黎澤普.中國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的關系分析及實證研究[J].宏觀經濟,2012,(5):23-26.

[15]呂朝鳳.金融發展、融資約束與中國地區出口績效[J].經濟管理,2015,(2):107-119.

作者簡介:劉鴻浩(1991- ),男,陜西丹鳳人,廣東理工學院教師,碩士,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產業經濟、區域經濟

猜你喜歡
金融發展實證分析國際貿易
商務書屋你應該知道的國際貿易
你應該知道的國際貿易
對中國國際貿易中“貧困化增長”的思考
對中國國際貿易中“貧困化增長”的思考
年底前我國將實現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全國口岸全覆蓋
金融對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影響及對策實證分析
電子服務質量與顧客忠誠的關系研究
郵政金融應對互聯網沖擊的對策探討
本土會計師事務所與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比較分析
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國有經濟為主導的實證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