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儲集層地質評價和油層物理描述及油氣藏建模方法研究

2019-09-10 07:30羅然昊李玉容王成龍
新疆地質 2019年2期
關鍵詞:儲層建模評價

羅然昊 李玉容 王成龍

油氣藏開發地質研究始于20世紀40年代,作為研究影響油氣開采的地質要素及演化學科,是地質學與油氣藏工程的交叉學科。近年來,油氣藏開發地質在致密油氣藏、泥頁巖油氣藏、高含水階段的中高滲油氣藏及縫洞型油氣藏方面等取得較大發展,有效的推動了地質基礎學科的發展?!队蜌獠亻_發地質學》一書以油層物理、儲層地質為基礎,對地震地質、測井地質、鉆井地質、生產測試等技術方法進行了詳細闡述,獲取油氣藏地質資料,計算油氣儲量,開展精細油藏描述,建立儲層地質模型,實現油氣藏的有效開發。本書具較強的綜合性、理論性和實用性。

伴隨油氣田勘探開發的持續,開展儲層評價越來越受到重視。當前儲層評價從傳統的考慮孔滲因素,往多因素綜合分析發展,逐漸實現儲層評價的定量化。儲層評價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有以下方法:地質經驗法、測井方法、地震方法、灰色關聯法、聚類分析法、模糊數學法、分形幾何法、人工神經網絡法以及變差函數法等。這些方法不同程度反映了儲層基本地質情況,但不同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目前評價存在以下一些問題:①公認的評價標準缺乏。由于不同地區地質特征、研究目標、資料情況等不同,很難建立儲層評價規范標準,不利于研究成果的推廣利用;②未建立有效的評價參數標準。儲層評價最常用的參數包括孔隙度、滲透率、泥質含量、有效厚度、含油飽和度等,不同地區評價參數不一致,無統一標準;③評價方法綜合性一般,定性和定量結合不夠;④儲層評價主要集中在整體性評價,對單一屬性如儲層孔隙度、滲透率、裂縫及非均質性等研究較少;⑤儲層評價對象以常規油氣儲層為主,缺乏對非常規油氣儲層進行評價;⑥數學統計方法在儲層評價中應用較成熟,但相關測試方法研究力度不夠;⑦地儲層評價未充分利用地震資料;⑧對評價結果合理化驗證方法過于簡單,重視程度不夠。因此,今后儲層評價應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①充分應用更多研究資料,綜合性開展儲層評價;②評價方法逐漸向定量化方向發展;③加強地質成因分析研究。通過深入開展地質分析,弄清地下地質情況,使儲層評價參數更科學,評價方法和結果更合理;④精細化開展儲層評價研究,不僅要開展儲層整體性質評價,還應開展儲層孔隙結構、儲層非均質性等儲層屬性評價;⑤加強致密砂巖氣、頁巖氣等非常規儲層評價研究;⑥深入開展新技術、新方法在儲層評價中的應用研究;⑦發揮地震資料精細刻畫作用,加強地震資料在儲層評價中的應用研究;⑧開展儲層評價結果合理性驗證研究,制定規范標準。

油氣藏儲層建模是地質開發的重要內容,將儲層各參數通過三維地質建模方式展現,為油藏數值模擬奠定基礎。井間儲層預測是油氣藏建模的核心,以鉆井、測井、錄井、巖心、地震、生產動態等數據為基礎,開展油氣藏非均質特征的識別、描述和預測,充分認識開發過程的變化特征,從而開展儲層井間預測和描述。油氣藏儲層建模一般分為約束性、隨機性和確定性建模。以單井為出發點,對井間確定的儲層參數進行預測是確定性建模;井間儲層參數不唯一則為隨機建模。隨機建模方法很多,主要包括序貫高斯、序貫指示、截斷高斯、多點模擬、模擬退火及示性點過程等。據地質知識和地質原理對儲層模型進行約束,可得到更真實的儲層地質模型,即約束性建模。主要包括等時建模、相控建模和確定性與隨機建模相結合等方法。由于油氣藏地質的極復雜性,確定性建模、隨機建模應用更廣泛。不同建模方法,得到的地質模型是不一樣的,只有不斷創新建模方法,充分考慮地質理論、數學理論,才能建立更真實的模型。當前,較先進的是多點地質統計學和離散網絡建模。油氣藏開發地質學實際上是以地質資料和生產資料為基礎,開展儲層評價、油藏描述及油氣藏建模過程,實現經濟有效的開發和管理油氣田。這些內容貫穿于《油氣藏開發地質學》書中。書中所述是油氣藏開發地質的基礎。我們還應不斷強化理論研究,探索新技術、新方法在油氣藏開發地質中的應用。本書適于從事油氣田開發的技術人員、科研院所技術人員及高等院校石油類專業學生參考。

猜你喜歡
儲層建模評價
X射線元素技術在儲層保護方面應用的研究
冷凍斷裂帶儲層預測研究
物理建模在教與學實踐中的應用
在經歷中發現在探究中建模
思維建模在連續型隨機變量中的應用
求距求值方程建模
儲層巖石顆粒大小對波阻抗反演的影響分析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