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國際關系中的女性作用

2019-09-10 05:22薛敏周芯韓冰
青年生活 2019年24期
關鍵詞:特質女性主義理論

薛敏 周芯 韓冰

摘要:J·安·蒂克納(J·Ann Tickner)《國際關系中的社會性別》(Gender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lumbia Univ. Press, 1992)一書中描述:國際政治是男性的“領地”;現實主義理論純屬“男人之見”(masculine ? ? ?perspective)。在國際關系、外交領域,女性主義的姍姍來遲昭示著在國際關系方向中女性的角色缺失。無一例外,東西方傳統文化里都有著男女性別特質的二元劃分。女性由家庭走向社會的歷程,可謂艱難而又漫長,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才勉強給女性主義開了一扇窗戶。過去的 20 多年,女性主義研究成為國際問題研究的最新領域之一,從萌芽到發展,女性主義在國際關系中的研究成果日漸豐沛,本文簡要對女性主義的實踐活動對主流政治理論產生的挑戰和對主流國際關系外交實踐做出的貢獻兩個維度來分析國際關系中的女性作用。

關鍵詞:國際關系 女性主義

一、國際關系中女性的現狀預設

a.女性主義第一次熱潮:

1988 年,英美學者在倫敦經濟學院舉行了一次意義深遠的專題學術討論會,題目叫“婦女與國際關系”。代表國際關系主要思想傳統的現實主義理論首先進入女性主義批評的視野,其中來自美國的政治學者蒂克納提出葉卡捷琳娜二世、伊麗莎白一世、撒切爾夫人等只是少數例外,而她們之所以非同尋常,正是因為她們所扮演的角色通常是由男性來充當。

而學術界認為,既然主要是男人在制定和實施軍事、外交政策,以這類活動為研究對象的國際政治學/國際關系學勢必主要與男人和男性特質有關。

b.性別特質前提下:

然而,并非所有男性/女性適合這種以賦予男性/女性特質的理論前提,所謂男女性別特質并非生物遺傳,這樣的特質更多是社會和文化構建的,被人們所接受的,在人們的觀念中形成的相對定型的“意象”。

而如果在性別特質前提下,陽剛陰柔,但也唇亡齒寒,男性特質有其優勢,同時也缺失了女性陰柔的部分。歸根結底,國際關系事務中的水平在于能力的淬煉,而非性別特質。

C.當前國際關系的前提下:

美國 1994 年以來有接近一半的時候都派了女外交官參會,過去十年來這個比例更超過 60%;英、法兩國的比例約為 15%;中國 1%;俄羅斯基本為零。每一次會議的 15 位參會者中,至 2018 年大約有 20%,也就是三人是女性。這個比例相較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已經高了不少,總體趨勢還是女性在國際關系事務中的越發受到重視,但將來會怎樣發展有待觀察。

D.在社會心理學中:

“異性效應”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其表現是有兩性共同參加的活動,較之只有同性參加的活動,參加者一般會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勁,更出色。這是因為當有異性參加活動時, 異性間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滿足,因而會使人獲得程度不同的愉悅感,并激發起內在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男性和女性一起做事、處理問題都會顯得比較順利。

而在當前國際關系性別結構中,女性的加入,更是異性效應的作用之地,我們在此不對性別特質做誰更適合的預設,僅從社會效應來看,男女的合作,會將處理問題顯的更為順利。

二、女性主義的實踐活動對主流政治理論產生的挑戰

以女性性別分析的視角,在討論“個人的即是國家的”的前提下,打開抽象國家的外殼,從而使婦女、個人的存在成為可能, 女性主義主張超越主權國家的疆界,從全球、國家、個人三個層面討論問題,讓個人的地位、狀況與利益顯現,并與國家利益相結合。

我們所討論的始終是女性在主流政治中的影響力,而在多元視角下的主流理論也開始出現多元化,而非強烈強調男性特質, 例如女性主義國際關系學者對現實主義的挑戰主要對權力、安全及國際社會的無政府狀態三個概念批判,女性主義認為國際政治理論的核心概念——權力,應是以“圣杯”作為標志而不是劍, 它的特征應是給予生命而不是奪取生命,權力應用以發展而非壓迫等等。

人權宣言里講“人人生而平等”(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時,平等里沒有女人。所以女性主義的熱潮也好,實踐也好,不僅僅是在行動中使得世界增添一種觀念,更是在給大眾一個機會看到事實存在的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從而探索出更好的解決現有問題的方法,也激勵著女性走向世界,同時,聯合國安理會在認真考慮婦女、和平與安全問題,女性國際主義關系理論也隨著國際情勢和婦女運動的發展不斷調適和更新。

三、女性對主流國際關系外交實踐做出的貢獻

女性主義強調一套方法論和認識論,基于以上方法論和認識論的原則,以女性主義視角觀察國際關系,是國際關系理論多元化做出的最突出貢獻,女性也在論述國際關系中有關性別偏見的問題方面成功展現了自身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從大航海時代統一西班牙開啟國運的女王伊莎貝爾,到沙皇俄國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再到鐵娘子撒切爾,女性在國際關系中的實踐被認為蒂克納由于其扮演了通常由男性來扮演的角色,所以才讓其看起來非同尋常。女性主義的思潮,給這種片面、單一的思想劃上問號,不斷質疑不斷將女性運動一次次推上高潮。這些努力也正在被更多的女性響應,從而在國際政壇中越來越多了女性角色,也致使聯合國安理會引起對女性的重視,當沒有女性視角的時候,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是不存在性別區分的,因為人們習慣men 定義為人類,而當有女性視角時,我們才發現原來men 所界定的人類中,沒有女性的意思。也正是因為這種女性主義認為的女性特質:和平的、聯系的、關愛的…… 對現有的國際社會秩序提出疑問,促使著更多的女性來研究和解決問題與糾紛。

參考文獻

[1]本刊特約記者.女性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研究——李英桃教授訪談[J].國際政治研究,2015,36(02):118-134.

[2]鞏辰.政治權力的反思與重構——基于女性主義國際關系理論視角[J].太平洋學報,2014,22(05):32-42.

[3]周紹雪.女性主義國際關系理論及其貢獻[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0(04):114-119.

[4]馮江. 國際關系中的女性主義思潮[D].山東師范大學,2007.

[5]石斌.對國際關系的一種女性主義詮釋——評《國際關系中的社會性別》[J].美國研究,1998(04):147-153.

猜你喜歡
特質女性主義理論
女性主義的三次浪潮
Feminism in The Princess Focused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ess and Her Father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論的高一氧化還原反應教學
好校長應該具備的三大特質——兼談校長培訓的幾點思考
喜新厭舊與神經特質有關
“理論”與“實踐”
你看見了什么
多項式理論在矩陣求逆中的應用
盛滿理論
Crying baby mammals all sound the same to Mama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