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

2019-09-10 07:22
科教新報 2019年2期
關鍵詞:中南大學二等獎一等獎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家科學技術獎每年評審一次,根據最新發布的《關于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規定“三大獎”每年授獎總數不超過300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即常說的“國家三大獎”,還包括授予外籍科學家或外國組織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及分量最重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78個項目和7名科技專家獲獎

經學科專業評審組、評審委員會和獎勵委員會評審,本次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78個項目和7名科技專家。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38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3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7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6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3項:特等獎2項,一等獎23項(含創新團隊3項),二等獎148項。5名外籍科學家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分量最重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分別頒給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錢七虎院士。

此外,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獎金標準也進行了調整。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額度由設立之初的500萬元/人調整至800萬元/人,獎金分配結構調整,全部由獲獎者個人支配,國家科學技術獎三大獎獎金額度也同步提高50%。同時,按照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體系的獎章規制,首次設計制作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章,并優化了國際合作獎獎章和國家科學技術獎獎勵證書。

湖南27個項目獲獎,一等獎有4項

由我省單位主持和參與完成的27個項目(團隊)獲獎,為我省近年來最好成績。

一等獎共有4項:中南大學何繼善院士主持的“大深度高精度廣域電磁勘探技術與裝備”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湖南大學電能變換與控制創新團隊、中南大學軌道交通空氣動力與碰撞安全技術創新團隊雙雙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創新團隊),國防科大也主持獲得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獲獎項目(團隊)中,我省單位主持完成的有18項,優勢研究領域持續發力。特別是以中南大學為代表的地礦冶金環保領域、以國防科大為代表的信息領域和以湖南大學為代表的電氣控制領域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另外以軌道交通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制造和農林、醫衛等領域也有一定的比較優勢。值得一提的是,自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增設創新團隊類別以來,共評出21項,我省共有4個團隊獲獎,占比排名全國前列。

從獎種來看,主持完成項目覆蓋三大獎種。除一等獎外,“功能成像腦連接機理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冶煉多金屬廢酸資源化治理關鍵技術”等5項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基于藥物基因組學的高血壓個體化治療策略、產品與推廣應用”等8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從獲獎單位統計,中南大學是此次的獲獎大戶,共獲9項大獎。

據央廣網、新湖南

猜你喜歡
中南大學二等獎一等獎
2020年書畫臨摹獲獎作品選登
瑤家山里娃走進中南大學
書法:人是鐵飯是鋼
依巍巍岳麓之中南大學
遼寧省職工文化建設促進會第一屆論文評審二等獎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2014年黑龍江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獲獎名單(二等獎)
第十三屆“雨花獎”全國中小學生作文大賽二等獎獲獎名單(初中組)
Application of Multiple-intelligence Theory in Classroom Teaching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