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文景之治到鹽鐵新政試論西漢初期經濟政策的演變

2019-09-10 00:57黃梓軒
高考·下 2019年2期
關鍵詞:經濟政策西漢

黃梓軒

摘 要:秦末連年的戰亂,民不聊生,西漢作為秦以后的大一統王朝,結束了秦末的混亂狀態,但擺在中央政府面前的是一個十足的爛攤子,經濟凋敝,徭役沉重,百姓苦不堪言,統治者施行了一系列經濟政策,短短幾十年間,民力物力得到了極大的恢復與提升,百姓安居樂業。本文從文景之治到鹽鐵新政對西漢初期的經濟政策的演變加以分析,以期對于西漢初期的經濟政策研究有所幫助。

關鍵詞:西漢;文景之治;鹽鐵新政;經濟政策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是秦之后的大一統王朝,自漢高祖劉邦(在位時間前202年—前195年)建立漢朝至漢武帝(在位時間前141年—前87年)為西漢前期,本文從文帝、景帝時的文景之治到漢武帝的鹽鐵新政分析西漢初期經濟政策的演變。

一、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西漢初期漢文帝和漢景帝統治期間出現的治世,也是我國封建時代出現的第一個治世。秦末戰爭連年,漢高祖劉邦經過一系列征伐建立起了漢王朝,而經歷了連年戰亂的華夏大地,早已破敗不堪,據《史記·平準書》記載“天下既定,民亡蓋藏,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闭f的便是漢高祖一統天下建立漢王朝以后,民窮財盡,毫無積蓄。即使是貴為九五之尊的天子也不能用同一種毛色的馬車,將相有的則是乘牛車出行,民力凋敝如此。因此,漢初的統治者們奉行黃老的無為之治政策,采取與民休息,使民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

漢文帝于前178年和前168年兩次發布了“除田租稅之半”的政策,使得稅率降到了三十稅一,到了文帝十三年,更是全免田租,這一時期,統治者自上而下的奉行節儉政策,厲行節儉,不大興土木,貴族亦不敢奢侈無度,極大的減輕了人民的負擔。文景二帝十分重視農業生產,統治者明確了農為立國之本,強調重本抑末,一系列政策使得農業在這一時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加上統治者奉行和平政策,減少用兵,百姓安居樂業,政治清明,社會安定,形成了我國第一個治世“文景之治”百姓富庶的同時也增強了國力,為漢武帝后來的文治武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鹽鐵新政

漢承秦制,西漢初期的諸多政策都承襲了秦朝,故鹽鐵政策一開始仍是秦朝實行的鹽鐵包商制,即允許自有經營,據《鹽鐵論·錯幣篇》記載“文帝之時,縱民得鑄錢、冶鐵、煮鹽”。未有鹽鐵之禁,說明中央政府允許私人經營鹽鐵,而經歷了文景之治之后的漢武帝,開始實行了與漢初截然相反的鹽鐵政策即鹽鐵官營。綜合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鹽鐵私營之后,大商人大富豪勢力發展迅速,逐漸形成地方割據勢力,對中央政府的穩定構成了一定的威脅。二是漢武帝“外事四夷,內興功利”接連的對匈奴用兵和對西南地區的開發耗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一時間文景之治積累起的家底被消耗殆盡,國家財政赤字逐年加大,面臨著十分窘迫的境地。

綜合打擊地方豪強、增強財政收入等各方面因素,漢武帝決定采納桑弘羊等人的建議,實行鹽鐵官營政策,中央政府根據各地出鹽鐵的數量之大小,設置相應的鹽官、鐵官進行統籌管理和專賣。隨著鹽鐵官營政策的實施,據史記記載:“一歲之中,太倉、甘泉倉滿。邊余谷諸物均榆帛五百萬匹?!丙}鐵官營政策的實施,大大提升了政府的財政收入,財富源源不斷的匯入到中央政府手中,在打擊了豪強富商的同時,鞏固了中央集權。

三、西漢初期經濟政策的演變

自秦始皇東征六國,取得統一的不世之功后,戰亂和苛政便沒離開過,秦二世更是將苛政發揮到極致,故陳勝吳廣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揭竿而起,一時間群雄并起。最終,劉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建立了漢王朝,史稱西漢。

西漢建立后,中央政府的統治者們吸取秦亡的教訓,取消嚴酷的刑法,輕徭薄賦,使人民能夠得到休養生息,即施行了黃老思想中的無為而治,到文帝、景帝時期更是延續了這一政策,總結起來,共有以下幾點:

1.輕徭薄賦

漢高祖登基后,為減輕人民負擔,而制定了“什五而稅一”的田賦稅率,文帝景帝時,又進一步的降低了田租的稅率,改為按“三十稅一”的稅率進行征稅,這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稅率最低的時期。

2.重農抑商

文帝景帝時期,十分重視農業的生產,中央政府多次下詔勸課農桑,鼓勵農民發展生產,允許農民從地少人多的地方遷徙到地多人少的地方,極大的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同時,統治者們對商賈采取了與農業截然不同的態度,高祖頒布了“賤商令”以貶低商人。加重商人的稅負負擔,“重農抑商”思想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3.厲行節儉

西漢初期,統治者們吸取前朝教訓,厲行節儉,以身作則,如漢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車騎、服御無所增益”,皇帝尚且如此,上行下效,王公貴族們也不敢奢侈無度,從而減輕了百姓的負擔,減少了國家財政不必要的開支。

自西漢建立到漢武帝的70多年間,人民得到休息,社會穩定,經濟也恢復到了正常水平,這就為漢武帝的文治武功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前期的各項經濟政策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已不再適應漢武帝時期的社會現狀,故武帝采取了一系列的經濟改革,如施行了鹽鐵專營和改革幣值,加強了財政中央集權,打擊了地方豪強勢力,充實了國庫,為漢武帝的“削藩”、“攘匈”提供了財力物力的支持。

結論:從漢高祖開始的休養生息到漢文帝、漢景帝時期的文景之治,再到漢武帝的鹽鐵官營政策,我們可以看到,西漢初期的經濟政策經歷了與民休息、輕徭薄賦、重農抑商、厲行節約、財政集權等轉變過程,經濟政策隨社會的發展進行調整改革,總的來看,民力物力在這一時期也得到了極大發展,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穩定,為維護國家的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曹春山.試論西漢初期休養生息的經濟政策[J].黑河學刊,2010(11):72-73.

[2]張天雁.減免稅與盛世[J].稅收征納,2012(06):56.

猜你喜歡
經濟政策西漢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西漢
人必其自愛
淺析樸正熙政府的經濟政策及其影響
產業政策的兩個重要屬性和權貴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政治效果與治理體系
西藏和平解放初期(1951——1959)中國共產黨在西藏的經濟政策及其成就
西藏和平解放初期(1951——1959)中國共產黨在西藏的經濟政策及其成就
中國新形勢下的經濟政策對未來經濟的影響
關于我國經濟外交新戰略下的“一帶一路”
路溫舒編蒲抄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