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魚縣蔬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研究

2019-09-10 20:23謝潤澤
學習與科普 2019年27期
關鍵詞:蔬菜產業現狀問題

謝潤澤

摘 要:嘉魚縣是鄂南地區的農業強縣,自古以來盛產糧、棉、油、麻、茶、果、魚等,素有“魚米之鄉”的美名。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農業結構的調整,嘉魚縣凸現出了以蔬菜為主體的產業優勢格局。與國內許多蔬菜大縣一樣,嘉魚蔬菜產業在茁壯成長的同時出現了產業結構不夠合理、社會服務體現滯后、品牌建設及創建不到位、農業創新能力不足、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等諸多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嘉魚縣,蔬菜產業,現狀,問題,對策

一.嘉魚縣蔬菜產業發展現狀

(一)嘉魚縣一直以來都有著全國“蔬菜之鄉"的稱號,蔬菜種植是其農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2015年全縣蔬菜種植總面積58萬畝,總產量145萬噸,實現產值28億元,占全縣農業總產值的56%和種植業的80%,規模效益非常顯著。

(二)嘉魚縣種植蔬菜種類豐富多樣,形全縣種植的蔬菜,包括“兩瓜兩菜”(大白菜、甘藍、南瓜、冬瓜)、精細菜、水生菜和西甜瓜,共有12大類300多品種。其中尤以“兩瓜兩菜"的規模優勢較為突出?!皟晒蟽刹?既有產量,又有質量,還具特色,多年來享譽全國,成為嘉魚縣蔬菜種植的主打傳統品種

(三)嘉魚縣蔬菜種植板塊化特色較為凸顯,嘉魚縣政府著眼于“四大板塊”的建設推進農業產業化,目前已建成 20000hm2蔬菜板塊基地,形成了“兩瓜兩菜"設施蔬菜、西甜瓜、水生菜四大蔬菜板塊。發揮“兩瓜兩菜”的帶頭作用,帶動其余板塊發展。

二.蔬菜產業發展的優勢

嘉魚縣蔬菜產業化發展有“七大優勢”

(一)全縣地處長江流域,擁有面積達20000 hm2(30萬畝)的“百里走廊”。其中陸溪口、魚岳、新街、潘家灣、渡普口、簿洲灣等六大蔬菜主產區均處于百里走廊上,占全縣蔬菜面積的90%以上。這些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生態環境優良,具有良好的蔬菜種植條件。

(二)自然條件豐富,全縣蔬菜板塊基地為沖積灰潮土和沉積輕粘壤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全年日照時數為1856h,蔬菜界線氣溫穩定通過5℃的活動積溫為5252.3℃,共287b,降雨量為1397mm,無霜期247-261b;

(三)灌溉水利設施網絡建全,全縣近兩年內投入29600萬元對水利設施全面整修,特別是對貫穿全縣江漢平原的“百里長渠”灌溉網絡進行了全面疏通和硬化,各支渠也進行了俢整完善,田園化及路網化全面提升和鞏固,灌溉受益面積達15333 hm2(229995畝),實現菜區網絡清潔用水100%;

(四)交通方便,嘉魚縣北臨長江,東近武漢,南鄰蒲圻,水陸交通四通八達。水路以長江聯通沿江各港;公路以嘉魚──武漢、嘉魚──咸寧、嘉魚──蒲圻三條干線,聯通武漢及鄂南各地;北面以汽車輪渡聯結洪湖抵達荊州、沙市,并通過嘉魚──蒲圻公路干線與京廣鐵路相聯結,構成了水陸兩便、內通外聯的交通網絡。

(五)菜區內無化學工業與礦業污染源,一片凈土和凈空;

(六)菜農有幾十年豐富的實踐栽培技術經驗,對操作程序和管理技術駕輕就熟

(七).品牌和產品優勢。品牌產品有“嘉魚蔬菜”,己通過地理標識認證,分別有南瓜、冬瓜、大白菜、甘藍、黃瓜、辣椒、茄子、番茄、蓮藕、紅菜苔等10個。

三.蔬菜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嘉魚縣蔬菜產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在發展中存在的某些問題也不容忽視。

(一)品種過于單一

嘉魚縣作為湖北的蔬菜主產區之一,但從目前蔬菜的品種結構來看,過于單一。這些年來,嘉魚縣的蔬菜產品一直以大白菜、包菜、南瓜、冬瓜等四大項蔬菜種植為主。

(二)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嚴重滯后

嘉魚縣“兩瓜兩菜”廣銷全國。但流通渠道不通暢,交易方式落后。雖然嘉魚目前逐步形成輻射全國的蔬菜銷售網,主要是以農民為主的販賣大軍,中介多,蔬菜流通主要經過菜農-產地中間商-運銷批發商-銷售市場-零售商-消費者6個環節,無論是流通時間或效率上,還是現有的保鮮手段都無法適應農產品鮮銷方式。

(三)品牌創建及維護工作不到位

目前,嘉魚蔬菜還沒有真正形成一個屬于自己的在市場上叫得響的品牌,蔬菜的商品質量、包裝及營銷手段尚處于初級階段,新鮮蔬菜目前尚無商品標準,無包裝或包裝簡易。

(四)農業創新能力不足。

嘉魚縣的人口主要是以當地農戶為主,外來人口較少。農戶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無法承擔科技創新的責任。同時當地政府某些技術人員素質偏低、知識老化、服務理念陳舊、觀念滯后的狀況,難以適應當前農業創新的需求

四.嘉魚縣蔬菜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一)優化種植結構引導蔬菜產業持續發展

1.積極爭創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充分發揮現代農業示范區的示范引領作用,開展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抓好設施蔬菜示范區、露地蔬菜標準化示范區和水生蔬菜標準化示范區的建設。

2.積極推進設施保護蔬菜發展。立足特色布局,集成配套技術,強化科技創新,突出設施蔬菜建設。

3.加強蔬菜流通體系建設。一是創新“互聯網+蔬菜”新模式,聯手武漢東湖學院共同打造蔬菜電子商務平臺,更新蔬菜銷售模式,加快發展訂單生產。二是加快冷鏈物流中心建設,推動全縣農產品物流發展和農業產業化建設。

4.加強蔬菜信息服務。認真做好蔬菜信息監測工作,積極引導蔬菜種植戶、經營者合理安排生產和經營活動,穩定市場預期。

(二)著力五大創新,推進綠色發展

1.創新培育主體,突出示范帶動。以湖北金潤農業、田友、長行、綠野、南豐5家合作社為項目創建主體,建立示范核心區,并給予項目創建物化和社會化服務補貼,激發了新型經營主體的創建活力

2.創新栽培模式,突出節本增效。集成“兩減”技術栽培、高產優質品種、水肥一體化、機耕化深松作業、綠色防控、測土配方施肥、廢棄物回收等技術模式,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

3.創新服務方式,突出精準指導。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的項目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和專家指導組,實行“專家+技術人員+基地+農戶”的承包責任機制,開展一對一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指導。

4.創新經營方式,突出產業融合。

5.創新宣傳培訓,突出典型引領。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開展廣泛宣傳。

(三).提高品牌意識,卓力打造“嘉魚蔬菜”品牌。

1.在打響蔬菜品牌的過程中,嘉魚抓品質、抓創建、抓推廣:農口部門共同努力,維護蔬菜綠色、無公害的品質,樹立消費者信心;扶持龍頭企業和蔬菜專業合作社,壯大品牌創建主體;政府拿出專項資金,補貼菜農貼標銷售,擴大“嘉魚蔬菜”知名度。

2..以建設武漢——嘉魚百里蔬菜走廊為契機,突出抓好蔬菜品種結構與區域布局調整,擴大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提高蔬菜種植產量,力爭將嘉魚建設成全國知名的蔬菜大縣。

(四).立足于市場

菜農能否增收,歸根結底是市場說了算。只抓生產不問市場,容易走進“菜賤傷農、豐產反減收”的怪圈。嘉魚推動蔬菜產業升級的過程中,運用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既牢牢占據已有市場,又不斷開拓新的空間:借助政府牽線,推動農校、農企、農超對接,減少中間環節;借助蔬菜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快速傳遞信息,對接市場需要。

參考文獻

[1]全國農村經濟動態監測點湖北省咸寧市發展改革委. 嘉魚縣“六大板塊”推進農業產業化[Z],2018-5

[2]湖北省農業廳.嘉魚縣著力五大創新,推進蔬菜產業綠色發展[Z],2018-1

[3]嘉魚縣農業局.嘉魚縣蔬菜產業結構報告[R],2018-7

[4]嘉魚縣農業局.嘉魚縣農產品加工報告[R],2017-5

[5]魯運江.嘉魚縣優勢資源調查[D],2017-7

[6]耿協洲.嘉魚縣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D].嘉魚:湖北嘉魚農業推廣中心,2016-4

猜你喜歡
蔬菜產業現狀問題
蔬菜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實踐與啟示
綠色營銷是發展蔬菜產業的根本出路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