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德烏龍山考

2019-09-10 07:22楊斌
杭州 2019年16期
關鍵詞:建德烏龍

楊斌

烏龍山是建德境內的第一山峰,最高處海拔916.6米?!督ǖ率械孛尽方榻B說,“烏龍山主體呈扇形,黃壤,海拔916.6米。形成于燕山運動后期,由火山噴發后的酸性巖漿凝結而成。早期曾處于淺海之中,故而山巔地層中時有螺殼等水生物遺跡出現。由于山體是火山噴發形成的斷層,相對高度達800余米,幾乎是拔地而起,高臨江岸,氣勢十分雄偉?!庇终f:“烏龍山是昱嶺山脈的分支,東至胥溪,西至楊村橋集鎮,南臨大江,北界乾潭集鎮,方圓百余里,自成山系,有其支脈?!?/p>

建德江順著山勢浩浩蕩蕩蜿蜒從山南向東繞過山麓,折而向北。千年古府嚴州城便坐落在山麓南麓,面對大江。倚山臨江,風流殊異。在烏龍山的北面便是筆者的家鄉乾潭鎮。筆者從小就聽到這樣的家鄉名言,“三日看不著烏龍山,眼淚就要漟下來”,言本地人對于烏龍山的感情。因為烏龍山就在門前,所以乾潭人都稱其為“前山”。

從乾潭鎮看烏龍山,巍巍峨峨,自東向西展開,仿佛矗立著一扇巨大的屏風。山麓是茂密的樹林,仿佛是黃賓虹筆下濃墨的山水畫一般。小時候早晨起來,捧著飯碗,抬頭便看見層巒疊嶂,有時山間云霧繚繞,有時青峰直插藍天。天天所見,不以為奇。

《水滸傳》中的“烏龍嶺”

烏龍山不僅是建德名勝,也是浙西名山。四大名著的《水滸傳》便提到這座名山。當年武松故事拍成了電視劇后,筆者還是小學生,學童馬上把電視劇里的一句話傳開了,那就是“解珍解寶,性命難?!?。小說中烏龍嶺一戰,水泊梁山人馬折損慘重,令人唏噓。

《水滸傳》對杭州通往嚴州必經之山嶺,也就是烏龍山背的烏龍嶺,曾有描述?!八谓{兵,水陸并進,直到烏龍嶺下,過嶺便是睦州”,“那烏龍關隘,正靠長江,山峻水急,上立關防,下排戰艦。宋江軍馬近嶺下屯駐,扎了寨柵。步軍中差李逵、項充、李袞引五百牌手,出哨探路。到得烏龍嶺下,上面擂木炮石打將下來,不能前進,無計可施”。 所謂烏龍關隘,便是烏龍嶺;而“山峻水急”四字,道出了烏龍嶺的地形地勢險隘,易守難攻,令能征善戰的水滸人馬也無計可施?!端疂G傳》是小說,但方臘起義而被鎮壓則是史實。那么,烏龍山是因何而名?又是何時而名的呢?

烏龍山,顧名思義,言其山脈綿延不斷,森林茂密,遠看仿佛是深黑色的一條龍在舞動,故以“烏龍”為名。這個解釋,雖然沒有文獻可靠,雖不中亦不遠矣,可以說是蘇東坡的“想當然耳”?!督ǖ率械孛尽芬彩侨绱私忉尩?,說:烏龍山“位于古鎮梅城以北,新安江、富春江之北岸。因山石烏黑、山體巍峨、蜿疑如龍而得名?!蹦敲?,具體而言,什么時候有了烏龍山這個稱呼呢?

這當然要從地方文獻去找。

《嚴州圖經》中的“仁安山”

建德現存最早的地方志《嚴州圖經》?!秶乐輬D經》首修于南宋紹興九年,即公元1139年;重修于淳熙十二年,即公元1185,全書共八卷,現存三卷,是古嚴州和建德現存最早的地方志,文獻價值和歷史價值異常寶貴?!秶乐輬D經》就在數幅圖中就畫了烏龍山所在,但是,沒有文字標明就是烏龍山。如“府境總圖”在府治后畫了陡峭的山脈(圖一),可惜沒有文字說明是什么山。

而有文字說明或標明的統統稱此山為“仁安山”?!秶乐輬D經》中“建德府內外城圖”中,建德府城北為“仁安山”;“建德縣境圖”也署名“仁安山”。卷一“祠廟”介紹“山神壇”也說“在仁安山之陽”。那么,“仁安山”一名從何而來?

答案還是可以從《嚴州圖經》中找到。卷二是有關建德縣的情況,其中“山”寫道:仁安山在城北一里,高六百丈,周回一百六十里,舊名烏龍山,其傍當條有嶺,亦名烏龍嶺。宣和初,臣僚建言,謂龍為君象,應州、縣山水地名,有龍字者當避。及方臘之亂,復言狂賊竊發,由土地之名未正,乞錫以忠順之名,定一方。乃語州、縣、鄉名及山與嶺,悉改今名?!?/p>

這一條很清楚地說明了烏龍山改名為仁安山的背景。由于北宋末年方臘起義,朝廷以為“烏龍”以“龍”名山,犯禁;何況還有方臘起義的“教訓”?有官員稱方臘之亂,就是因為“烏龍”為山名,導致了叛亂,所以建議改名。于是“仁安”代替了“烏龍”,成為山名?!叭拾病笨梢岳斫鉃橐颍ǔ⒅┤识ǖ玫降胤?、百姓之)安;或者也可以理解為 “仁義”和“安順”,則是對嚴州地方和百姓的鼓勵和期望了。

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方臘率眾在歙縣七賢村起義, 1121年秋被鎮壓,事件發生在北宋末年;所以“烏龍山”改名為“仁安山”也應當在方臘起義失敗后,屬于北宋末年;而《嚴州圖經》最早修于紹興年間,屬于南宋初年,離方臘失敗不過18年,因此,《嚴州圖經》照搬了北宋末年改名后的稱呼,注此山為仁安山可知。

自古以來就叫烏龍山

雖然如此,《嚴州圖經》還是留下很多宣和前的史料,因而我們可以知道,烏龍山確實早在唐代就叫烏龍山,“烏龍山”應該就是這座山的最早的名稱。

《嚴州圖經》卷一“碑碣”記載龍興寺的石碑石刻,提到了唐代時候的“烏龍山”?!氨佟钡挠涊d標明,唐代時存有“唐烏龍山許尊師孝感瑞芝記”的文章和“唐烏龍山有道先生許公碑”碑刻。這兩處有關許公(有道先生)的文獻雖然在宋代可能不存,但都提到了“烏龍山”這個名稱??梢?,在唐代,“烏龍山”這個名稱就是事實了。

那么,唐代之前呢?北朝的酈道元編纂的《水經注》卷四十介紹“漸江水”提到了烏龍山。漸江水,就是浙江(錢塘江的古稱)。其中引《地理志》說:“浙江又東北逕建德縣南??h北有烏山,山下有廟,廟在縣東七里。廟渚有大石,高十丈,圍五尺,水瀨睿激,而能致云雨?!薄督ǖ碌孛尽方忉尫Q,“烏山”就是烏龍山。這當然沒錯。不過,究竟當時是否也叫烏龍山,那就不得而知了。

雖然這樣,建德人完全可以充滿自信地宣告,這座山自古以來就叫做烏龍山。

作者單位: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歷史系

猜你喜歡
建德烏龍
烏龍孕事亂紛紛:禍起“中國好丈夫”出走十年
宿建德江
書畫廊
宿建德江
古語中“烏龍”是名犬
“烏龍”原是一條忠義犬
“烏龍”原是一條忠義犬
建德市蔬菜產業現狀分析及發展對策思考
烏龍事件
親子復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