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曼哈頓的生長規則

2019-09-10 07:22史論
文萃報·周二版 2019年17期
關鍵詞:樓層樓頂曼哈頓

史論

紐約的曼哈頓是世界金融中心。曼哈頓是全世界高樓最密集的地方。但是在曼哈頓街上常年能看到陽光,還留有大量的公共空間。

19世紀末,很多地產商紛紛到紐約投資,一棟棟摩天大樓拔地而起。當時建筑師的設計核心只有兩個:把樓建得更高,以及把建筑面積做到最大。恒生大樓就是當時建筑風格的代表,它體積龐大、容積率驚人,不但阻擋了周邊的采光和通風,而且冬季陰影面積多達2.6公頃,是自身面積的6倍。

? 為此,紐約市政府出臺了 “1916區劃法案”。其要求非常的簡單:建筑越往高修,樓層面積就得越小。低樓層可以占據全部的用地面積,高樓層的面積就要縮小,要把靠近街道這一側的空間讓出來。特別高的樓,樓頂面積不能超過用地面積的25%。這樣才能保證陽光從樓頂斜射下來時可以照到街道上。這本來是一個限制條款,但沒想到的是,它居然讓曼哈頓的建筑設計風格發生了轉變,而且是變得更加美觀。

? 1952年利華公司修建總部大樓時,建筑師干脆將大樓設計成一個長方體,大樓的主體只占地塊面積的25%??粘鰜淼拿娣e建成花園?,F今很多辦公樓的設計風格都源于利華大廈。紐約市政府覺得這種做法很好。于是,在1961年又頒布一項法案,規則同樣簡單:建筑設計方案如果能夠為城市退讓出公共空間,就獎勵20%的建筑面積。這個政策完全調動了開發商的積極性。越來越多的建筑主動把面積讓出來,修建城市公共廣場。最極端的是花旗銀行大廈,它底部10層都是鏤空的,只保留了幾個支撐柱。城市空間因此也變得越來越多元,越來越舒適。

? 回顧曼哈頓建筑的百年歷史,最應該思考的是何為一個好的規則。好的規則一般有兩個特點:第一,極其簡單;第二,邊界清楚。因為簡單,所以規則容易被執行,能被一代代人沿用。因為邊界清楚,所以規則不會限制創造,反而會激發創造。(摘自《時代人物》)

猜你喜歡
樓層樓頂曼哈頓
奶奶做的“樓層兒”
務虛筆記
樓層
咋回事
割草機
電梯的升與降
在樓頂
樓頂慢跑
曼哈頓中國城失火一人死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