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小姐姐6年“洗”出黑洞照片

2019-09-10 07:22
文萃報·周二版 2019年17期
關鍵詞:凱蒂漣漪圖像處理

4月10日,全人類看到的第一張黑洞照片,就是她“做”的。這位小姐姐名叫凱蒂·布曼,今年29歲。她帶領算法團隊“洗”出了這張照片,也成了第一批“看到”黑洞的人類之一。

人類“拍”到的第一張黑洞照片,并不是像我們拿手機拍照那樣,點下屏幕就好,而是需要分布在全球各地的許多天文望遠鏡在同一時間“按下快門”,記錄無線電數據。然后,再依靠機器學習算法,把數據拼到一起,重建出圖像。而這個“洗照片”的任務,就是凱蒂在麻省理工學院(MIT)讀博時做的項目。

從小學時便對科學研究感興趣

出生于1989年的凱蒂來自美國印第安納州。六年級時,凱蒂參加了科學博覽會項目,這是她第一次真正體會到科學研究的刺激。她烤了3大塊面包來研究酵母對面團的影響,最終贏得了金牌。她升入初中后,在朋友提議下一起修讀編程課程。凱蒂曾認為“編程是件無聊且愚蠢的事情”。但那一年的學習徹底改變了她的想法?!拔矣X得那是一個真正的開始,我開始認真投入研究?!睂τ谟嬎銠C科學的癡迷讓她在中學時就得到了一份工作,在普渡大學的圖像處理實驗室做暑期研究助理。2007年,她進入密歇根大學學習電氣工程,開始意識到自己是如此迷戀于與圖像相關的工作,“你可以看見自己的成果,將所有東西視覺化,這過程讓我感到很享受”。

大學畢業后,她進入MIT 繼續她的碩士、博士課程,專業是圖像處理和電氣工程。在MIT 修讀博士期間,當時的教授告訴了她關于EHT (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的一些信息,她對天文學興趣不大,也知之甚少。不過,她認為這個項目可能會給她帶來新的圖像處理挑戰。對于黑洞這樣的數據,它是如此稀疏,如此嘈雜,這是一個危險的游戲。她開始研究“把多臺天文望遠鏡獲得的數據合成一張黑洞照片”的算法。

搞定半噸硬盤

在2016年之前,這個項目一直是保密的。直到2017年6月,凱蒂的算法才終于可以開始實戰。她收到了一堆裝著黑洞觀測數據的硬盤:這些硬盤足有半噸,從世界各地用飛機運來。這些硬盤中的數據,來自智利、夏威夷、南極洲、美國亞利桑那、西班牙、墨西哥6個地方的一共8臺天文望遠鏡。

天文望遠鏡獲取的數據量非常大,一晚上就能收集到2PB(約2000TB)。如此龐大的數據難以用網絡傳輸,必須裝到硬盤里,空運到MIT。

將半噸數據變成一張靚圖,凱蒂領導的算法團隊嘗試了無數次。她解釋說,不只用了一種算法,而是試了很多種。一次次地試驗,然后看哪一種最合適。

奇跡發生在去年6月的一天,數據處理進入決戰階段。她和3名同事擠在悶熱狹窄的實驗室里,緊盯著計算機屏幕,按下“go”鍵,看看編寫的代碼程序是否奏效。

失敗過太多次了,大家沒怎么抱有希望。這只是一個很平常的工作日,他們也不知道會形成怎樣的圖像,一切屬于未知。凱蒂以為,可能會在屏幕上看到一個黑斑。

“那個光環就那么容易地出現了,真是難以置信?!?/p>

而這張圖片就是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像個發亮的橙色魔戒,帶有一部分陰影,4月10日展現在全球人面前。至此像凱蒂這樣的幕后功臣,也終于可以松一大口氣了。

一石激起的漣漪

CNN高度贊揚了凱蒂的貢獻:“沒有凱蒂·布曼的努力,黑洞的照片是不可能完成的,她開發了一種幫助設計成像方法的關鍵算法?!?/p>

這項任務究竟什么樣?就好比你把一顆鵝卵石扔進池塘,卻還想看到它的樣子。

入水的瞬間,石子會激起一圈一圈的漣漪。只要有這些漣漪,就算石子沉到水下,也依然可以通過算法重現它的模樣。黑洞,就像是這顆已經看不見的鵝卵石。不同的望遠鏡收到的兩股無線電波相遇,就起了漣漪,學名叫做“干涉”。而凱蒂提出的CHIRP算法,便是依靠干涉來重建黑洞的。這樣一來,算法有了,團隊便開始“沖洗”黑洞的照片了。半噸硬盤的數據量處理起來,工程量還是太大了?!跋础闭掌倪^程中,一度有4個團隊同時工作,每個團隊負責分析一部分數據。原本預計1年“洗”好的照片,花了2年時間才讓世界看到。

(據量子位微信公眾號)

猜你喜歡
凱蒂漣漪圖像處理
“課程思政”視域下職業學?!秷D像處理》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構建《Photoshop圖像處理》課程思政實踐教學路徑的探索
漣漪的價值
基于圖像處理與卷積神經網絡的零件識別
漣漪
美好的奇跡
玫瑰花之路
早餐店的秘密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Photoshop圖像處理課程開發與建設
善良的人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