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推手”廖昌永的“逆襲”人生

2019-09-10 07:22王燁捷王榮華
文萃報·周二版 2019年17期
關鍵詞:上海音樂學院聲樂唱歌

王燁捷 王榮華

2019年新年伊始,奧地利維也納市政大廳迎來“千年敦煌古樂”?!霸娫~、書畫、歌曲全都融合在一起,音樂會結束時,好多老外不愿意走,還在看畫展?!睅讉€月之后,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依然感慨萬千,中國的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外國友人關注。如今,肩負著中國文化、中國音樂走出去的重任,廖昌永每年甚至每個季度、每個月都要和他的團隊一起用創新的、海內外年輕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到世界各地“講好中國故事”。

? 很多人不知道,當年,他揣著100元和翻爛的音樂課本,光著腳走進這所學校;如今,他成為這所學校最年輕的院長。

光腳走進音樂名校

? 1968年,廖昌永出生在四川郫縣的一個農村家庭,姐弟4人。母親在家務農,父親一直在山區工作。7歲那年,總共只陪伴了兒子半年左右的父親,在一次出差途中因心臟病突發去世,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 “媽媽一個人,帶著我們4個孩子,確實過得挺辛苦?!钡尾勒f,“早就習慣了,家家都過得差不多,我們家只是更辛苦一些而已,自己也沒有太在意?!?/p>

? 當年他走進上海音樂學院時,正下著大雨,他脫下了腳上媽媽給買的新鞋,光著腳走進了這座歷史悠久的高等音樂學府。多少年來,這個農村娃對唱歌的熱愛始終沒變。

? 當年,高中班主任也給予了幫助,他把自己的同學——四川省歌舞劇院的周維民老師介紹給廖昌永。這也是愛唱歌的廖昌永第一次正式學習唱歌,還是免費的。

? 從四川郫縣到成都上課,廖昌永要騎一個多小時自行車,上課時間把握不準,周維民從不責罵,廖昌永說:“他每次都把上課的東西準備好了等著我”。每次下課,他從成都騎車回家要花兩個小時,天已經漆黑。

? 1988年9月,這個身材瘦瘦的四川男孩成為整個成都地區100多名考生中唯一一個考上上海音樂學院的學生。

成功從來不是“一帆風順”

? 在上海音樂學院,廖昌永算是一個“另類”——他不識五線譜,不會彈鋼琴,只學過一個月樂理,音樂方面最強的“基礎”就是唱歌。直到現在,廖昌永都覺得自己能考上上海音樂學院是一個“奇跡”。大一第一學期,這個四川農村娃的專業課成績是全班倒數第一,但到了第二學期,他的成績一躍成為第一名?!耙婚_始只會簡譜,然后拼命花時間背、研究,看懂五線譜,再從頭開始學鋼琴?!?/p>

? 大一時,因為學業緊張,他甚至有長達兩個月的時間沒走出過學校大門。

? 1996年和1997年,大學畢業后的第一年、第二年,廖昌永連續獲得第四十一屆圖魯茲國際聲樂大賽一等獎、多明戈世界歌劇歌唱比賽第一名、宋雅王后國際聲樂大賽一等獎。這使得他在業內“聲名鵲起”。

? 這直接奠定他在中國聲樂系統內的重要地位。藝術類比賽與其他競技類比賽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評委的“主觀性”評分,評委由經紀人、指揮家、歌劇唱將等組成,能連續在3個國際性比賽中同時獲得第一名的成績,令業界愕然。其實在拿到這些大獎前,他已經參加過國內外數不清的各類比賽,均未獲得理想成績。

? 每次鎩羽而歸,廖昌永總是拿著自己參賽的錄像帶回家和太太、老師一起研究,想辦法彌補不足,“成功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事,無論在過去那個時代還是現在的新時代,年輕人多經歷一些挫折是正常的”。

? 在學校的支持下,廖昌永后來又有了師從國際大師多明戈的機會,并在學成后選擇回國。20年后,當年那個去國外學藝的青年,成了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推手”。

(摘自《中國青年報》)

猜你喜歡
上海音樂學院聲樂唱歌
聲樂技巧與聲樂表演的相關性分析
唱歌和本人一樣不靠譜
第十二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獲獎名單
唱歌豬
淺析聲樂技巧在聲樂藝術中的地位與作用
不會唱歌的蟬
民國時期西文樂譜文獻存佚考略
一只大狼想唱歌
跨國、跨時空的交融與借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