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知識性教學評價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

2019-09-10 10:05趙杰
科學導報·學術 2019年15期
關鍵詞:外語教學外語評價

趙杰

摘 ?要:外語課程的改革實施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究竟怎樣的外語教學才是好的教學,才是對學生終生有益的教學?教育部提出,教育教學應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那么外語教學中,核心素養應當包含哪些方面呢?我認為,外語學習中的核心素養應包括兩大方面,學生在外語學習的過程中,所獲得的知識性的語言技能,溝通技能,以及在學習語言過程中所體會到的情感態度、社會屬性、情感態度等各種非知識性的體驗。

關鍵詞:語言教學;評價

作為語言學科,其強調語言作為工具的這種學科屬性。但是從學生終生學習和學為用的角度來思考,非知識性的體驗和積累的重要性一點都不弱于語言本身的知識主體。然而在課堂教學中,大部分老師卻忽略這一重要屬性。特別是在對學生的評價方面,教師看重的往往就是每次試卷上的那個數字,也正因為如此,有些學生經歷了一、兩次的低分后,就放棄了,根本談不上體驗和體會學習帶來的人文素養熏陶、社會交流溝通以及學科本身的美。

有些學生很努力,上課表現很好,單詞聽寫也很順利,可就是不能考高分。傳統的外語課堂教學,一味地向學生傳播知識。忽視學生作為“人”的因素,忽視學生的興趣、自信的培養,忽視這些人文因素給學生帶來的動力。傳統的英語教學評價注重對知識與技能的評價,忽視對學生行為的評價。往往進行紙筆測驗,通過測驗分數來衡量學生是否進步,忽視多種形式的評價,過分強調終結性評價,忽視過程性評價。這樣的教學和評價,使本應是生動活潑的學習過程變得僵化,壓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學習十分被動,失去自主調控能力,影響學生的長遠發展。

根據以上分析,新的教學評價應從如下幾點入手。

1. 重視學生學習過程。

本課最大幅度的利用了評價體系來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結果進行全程的監測,與形成性總結評價。

在老師的上課過程中,可以將課程中不同的學習任務進行難度分級設置,讓學生明確活動難度,明白在認知所需付出的認知關注度,根據自己的學情,從而可以合理分配學習精力,達到一堂課的最有效學習。在這一過程中,老師可以使用多種方式展示出學生學習積累和增長的過程。例如:根據不同難度學習任務,使用不同積分的方式,進行全程的關注,適時調整教學速度,不斷調整對學生的關注重心。

評價對象方面,不僅可以對學生個體進行評價,還可以對小組進行評價。小組學習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在碰到較大難度的學習任務時,學生可以互相合作學習,以達到降低學生個體對于學習任務的困難度。對小組學習的評價,則在同量評價的前提下,達到了更廣評價的促進效果。

評價內容方面

1. 學習評價

根據學生對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度與正確度,進行評價,給予積分,量化。全面提醒,督促學生對于課程學習中知識與技能方面的有效學習。評價的方式是單人評價,小組積分,以促進學生組內互相監督、督促、幫助、合作等多樣化學習方式的開展。

2. 情感評價

對于學生不同的回答,進行個性化點評,而不能簡單的以對錯為評價主體。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獨特的點,如:“You have accurate pronounciation.”、“I like your intonation.”、“Your idea is creative.”等,從各個層面激發學生對英語課程學習的興趣與自信,做到關心學生,由心而評。

評價方式方面

1. 黑板記錄,貫穿全課對小組學習進行評價。

學生個體完成學習任務,可以得到相關難度對應的積分,為小組進行貢獻,并記錄在黑板上。利用黑板的保持性,適時全面的對學生小組學習的有效性進行關注與調控。

2. 口頭提問,貫穿全課對個人回答問題進行評價。

口頭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對于課堂任務正確與否的科學性,更應該關注學生對于英語素質、英語文化長期成長的關懷性。抓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閃光點,加以評價、刺激、擴大、強化,全面促進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積累與成長。

3. 同學互評

適時開展同學互相評價,判斷彼此回答的正確性;在小組活動過程中,同學互評,進行互相的監督與促進學習。

針對被提問同學的回答,要求未被提問到的學生進行科學性評價,以督促每個同學認真聽發言學生的的回答內容,避免一人回答,全班走神情況的出現。同樣,可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成為課堂評價的主體:既是評價承受者,又是評價的發出者。

在小組活動的過程中,小組內部成員之間會進行合作學習,由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帶動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互相關注學習狀況,以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主陣地,將評價納入課堂教學,使它成為教師調控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失為管理課堂的一個好方法。一方面英語教學內容的更新、教學方法的改變、教學手段的現代化促進評價理論、評價手段、方法和內容的變化;另一方面,評價改革又為教學提供良好的導向作用,有助于推進英語教學的改革。對學生的評價是教學評價的重點。評價的理念、目的、內容、標準、方式和手段等無一不對教學產生深遠影響,它對教學活動有著巨大的導向作用。得當的評價活動可以對學生的學業進步和人格形成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謝語. 基于“第三空間”理論的跨文化外語教學及技術應用[A]. .外語教育與翻譯發展創新研究(第八卷)[C].:四川西部文獻編譯研究中心,2019:3.

[2] ?姚琳.多媒體文件在法語初級階段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9(18):262-263.

猜你喜歡
外語教學外語評價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大山教你學外語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A Rough Research on Numerical Cultural Connotation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大山教你學外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