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一道模擬試題看回歸教材

2019-09-10 12:29苗冬雁
科學導報·學術 2019年15期

苗冬雁

摘 ?要:回歸教材,是高三化學復習中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回歸教材;教材實驗;教材原理;資料卡片

“回歸教材”是高考復習中的關鍵一環,來看一道題:

(2019大連市高考模擬10)下列有關實驗裝置及現象正確的是

正確選項是D。這道題命制的目的一是以實驗為依托,引導學生回歸教材,A選項是人教版必修一的73頁,B選項是人教版選修四的28頁,C選項是人教版必修一的76頁,D的選項是人教版必修一的第7頁。從題源上看,這道題并不難,但是得分率僅為2.93。在高三復習時,總是強調回歸教材,到底如何回歸呢?

一、回歸教材實驗

實驗是學習化學、體驗化學和探究化學過程的重要途徑[1]?;A實驗的操作和基本要求都是在高一高二完成的,到了高三,基本上就是紙筆練習或測驗。所以關鍵之一就是高一高二要打好基礎關,比如對于上述題目中的D選項,一方面考察了實驗的連接,另外一方面,對于實驗的操作注意事項也是要細化的,在蒸餾實驗中,一般要用到溫度計,因為要根據餾分的沸點收集產品,但是蒸餾水就不用溫度計,因為肉眼可見其沸騰,這也存在教材和知識點整合的問題。再例如C選項,考察的是藥品的保存,但深層次的知識點還有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硅反應的問題。其次就是關注教材中有關實驗的圖片,如上題,或者實驗探究,比如必修一47頁:實驗3-2,把這一小塊金屬鈉放在坩堝里,加熱,有什么現象?系列圖片在48頁。這個實驗的復習,引導學生不僅要重溫黃色火焰,有淡黃色固體生成,還有引導學生再認識所用到的實驗儀器,如三腳架,硅酸鹽材質的泥三角,坩堝。

二、回歸教材原理

再來看一道題:(2016.課標Ⅲ,12)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W、X的簡單離子具有相同電子層結構,X的原子半徑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與Y同族,Z與X形成的離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簡單離子半徑:W<X<Y

B.與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堿性

C.氣態氫化物的熱穩定性:W<Y

D.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再來看人教版教材必修二的第16頁:通過大量事實,人們歸納出一條規律:元素的性質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而呈周期性的變化。這一規律叫做元素周期律。接著再思考

“元素的性質包括哪些呢?”

“大量事實”。

“大量事實又是什么呢?”

“結構上的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排布、原子半徑的周期性變化,具體到性質上的化合價的周期性變化、金屬性非金屬性的周期性變化?!?/p>

這兩對問題明晰了,周期律的考點自然就清楚了。再比如,對于化學平衡的移動,學生總會記憶“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增大壓強,向氣體體積減小方向移動?!睓C械的記憶,不如完善知識結構,人教版選修四28頁:法國化學家勒夏特列總結出一條經驗規律: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條件之一(如溫度、壓強、以及參加反應的化學物質的濃度),平衡就向著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這個經驗規律里更突出了“平衡”這一前提條件,以及“減弱”的結果。

三、回歸資料卡片

資料卡片,作為核心知識的延伸,往往起到拓展視野和強化應用的目的。例如,人教版必修一59頁,有一個資料卡片是關于硫酸鋁鉀[KAl(SO4)2]的介紹:

硫酸鋁鉀是由兩種不同的金屬離子和一種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它在水中能電離產生兩種金屬陽離子和硫酸根離子。

KAl(SO4)2= K++ Al3++SO42-

十二水和硫酸鉀[KAl(SO4)2·12H2O]蘇明明礬。明礬是無色晶體,可溶于水,在天然水中生成Al(OH)3(膠體),Al(OH)3可以和懸浮于水中的泥沙形成絮狀不溶物沉降下來,使水澄清,所以明礬可用作凈水劑。

在這段資料卡片中,要提煉出的關鍵信息:明礬的化學式;強電解質;明礬的用途以及凈水的原理。再來看教材人教版必修一29頁中的一句話:存在于污水中的膠體物質,則常用投加明礬、硫酸鐵等電解質的方法進行處理。教材中前后的話語形成了很好的呼應。

此外,教材中的科學史話,科學視野等也要作為教材回歸的重要看點,教材回歸,不簡單看的是文字,要根據已掌握的知識經驗,提煉出知識的再生點,從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蔡軍喜. 從一道課本習題的演化看高考復習如何回歸課本[J]. 數學通報,2007,46(3):54-55.

[2] ?李鋒. 回歸概念本質發展雙基教育--一道課本習題的探究性教學與反思[J]. 中學數學教學參考月刊,2010(4):25-29.

[3] ?蔡旦燕. 源于課本回歸本質 ——對一道高考題的解法探究與拓展延伸[J]. 中學數學,2016(19):58-6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