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青霞色

2019-09-10 11:00張軒狄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19年11期
關鍵詞:丹霞山本地人滿山

編前語

2019年8月6日,來自廣東各地的三百名中小學生在韶關丹霞山參加了“第三屆廣東省中小學生自然觀察寫作大賽”決賽。

本次作文大賽是由廣東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廣東省小作家協會、廣東教育學會環境專業委員會、廣東省韶關市丹霞山管理委員會聯合舉辦。

本屆大賽的題目為“綠色在我手中”或“你好,丹霞……”突出了生態文明意識的宣傳教育。各參賽選手不負眾望,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F輯錄張軒狄等獲得一等獎的十五位同學的作品發表,以饗讀者。

傍晚六點整,丹霞景區內,最后一批游船呼嘯起航。

正值炎炎夏日,天黑得慢,這個點了,天際還被夕陽染了半幕緋色。江水悠悠,浪濤碎了殘陽倒影。歸巢的倦鳥落在蘆葦蕩間,將滿身的疲憊放逐江中。丹霞連綿起伏的山脈以身入畫,紅色山體上分布著縱橫交錯的刻痕,無聲控訴歲月的刀削斧劈。山頂上一片密密匝匝的綠意,從山頂暈染到江底。

我坐在游船上,隨著水波蕩漾,聽著本地人和著微風介紹丹霞山獨有的各色景致,倍覺舒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用數千萬年的時間構造了這無與倫比的丹霞地貌,還給予后人發揮無限想象力的空間。山體可以是象、是虎,綠植可以是帽子、是屏風。轉個角度,又是嶄新的模樣。

附近捕魚為生的村民歸家了。烏篷船搖,披著蓑衣草帽的漁人嘹亮的歌聲響徹天際,似要與蛙鳴蟬嘯一爭高下。這幅漁舟唱晚圖,落在我眼里,比之江南更勝幾分。

轉過群山,放眼望去,巍巍古寺佇立陡崖峭壁邊,一東一西,遙遙相對。白墻黛瓦被夕陽鍍上緋色,更顯寧靜莊嚴。

游船靠近水電站,需要返回了,晚霞從身前轉到身后,斜斜打在每個人的臉上,旖旎出一片暖色。

回程中,那本地人指著一株山腳下的樹,嘆息著說:“這是丹霞梧桐,因為近些年來被亂砍濫伐,已經成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了”。我望向它身后滿山的鳳尾竹,想著:那可以帶來大量盈利的丹霞紅豆呢?會不會在未來的某一天也落得這個下場?

浩蕩的廣闊江面上,忽然飄來一個極不和諧的白色物體。我不經意間望去,卻被那抹白刺痛了雙眼——那竟是一個塑料袋!

我想起昨日攀山時,在多處的樹木上都能見到人為刻字的痕跡,有的是姓名,有的是年份,有的更是“到此一游”……有些樹上沒一處完好的地方,全是累累傷痕。這簡直是對丹霞山、對大自然赤裸裸的嘲諷與譏笑,蔑視與褻瀆!

一個巴掌大小的塑料袋需要數百年才能完全分解,一道不足手指長的劃痕會伴隨樹木永生。這等行為,無疑是荼毒了丹霞無數生靈,玷污了這一方凈土。我對此深感心痛。

船即將抵達碼頭時,天邊最后一抹緋色也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滿山彌漫起的煙霧。煙味濃烈,并不好聞,嗆得我想咳嗽。終于上了岸,逐漸遠離那被夜色和煙霧籠罩的群山,我低著頭快步走,心中說不清是什么滋味。

忽然想到一句歌詞:

“風帶來,山那頭白鶴的問候,還是那般溫柔?!?/p>

(指導老師:朱小蘭)

劉文峰編輯點評:文章在描繪丹霞山的景色上頗具詩意,從多個角度描寫了丹霞山的美。又從游覽丹霞山時看到的破壞環境的行為為落腳點,表達了自然環境需要人類來保護的主題。

猜你喜歡
丹霞山本地人滿山
本地人
本地人
南方和北方
本地人,外地人
“少年滿山”系列
丹霞山研學旅行市場開拓策略
滿山葡萄紅艷艷
皺眉人
仁化·丹霞山
第三顆子彈(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