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植業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19-09-10 20:58唐成貴
今日農業 2019年9期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種植業安全生產

摘要:為了保證人們的身心健康,作為農產品的種植戶而言需要盡可能地提升農產品的質量,保證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性,從目前來看,我國種植業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過程中還存在有諸多的問題,極大地影響了農產品的質量,對人們的健康生活而言也是極為不利的。本文分析了種植業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見和建議,希望能夠更好地推動種植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種植業;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

中圖分類號:F322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最近幾年,我國頻繁出現食品安全事故,這對于社會的和諧與穩定而言是嚴重的沖擊。為了從根本上提升食品的安全,需要重視種植業農產品的質量。但是從目前的發展來看,種植業農產品質量在質量安全生產中上還存在有諸多的問題,包括監管力度不夠、生產者整體素質偏低等。為了從根本上保證農產品的安全性,需要有針對性的策略,及時有效的解決農產品在質量安全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1種植業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1.1生產者素質較低

農產品生產的主體是農民,但是從目前的發展:來看,我國很多農村地區,農戶的受教育程度不高,農民的整體素質尚待提升。在開展農產品生產過程中,很多農戶為了提升產量,獲得更高的收益,會.選擇過量的使用農藥和化肥,甚至還有一些農戶違,反國家的有關規定,使用違禁的農藥,對于農產品生產的安全性而言是極為不利的,也讓很多農產品面臨著質量不達標的問題。

1.2缺少正確的經營理念

種植業農產品的生產體系中,農資經營者占據著重要地位,在農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很多農資經營者提供化肥和農藥,但是其缺少正確的經營理念,很多農資經營者向農戶出售化肥和農藥都屬于偽劣產品,坑害了農民之余,對農產品生產的安全性而言也是一次巨大的沖擊。

1.3檢測手段落后

因為資金和技術的投人力度不夠,所以我國農村農產品檢測機構缺少先進的設備以及優秀的檢測人才,檢測機構的檢測水平長時間得不到提升,檢測手段較為單一,很難滿足農產品檢測的需要。在農產品的檢測工作中,不僅產地檢測沒有任何的資料,而且農產品的產前、產中的檢測也都沒有任何的數據,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得不到保障。

1.4農作物標準化程度低

農作物種類繁多,生產標準制定的時間長,所以,構建完善的農作物生產標準體系難度較大,農作物的標準化生產程度相對較低。再加上農作物在生產過程中,生產技術更新速度快,很多生產標準尚未全方位的推廣,不能滿足農作物的生產需求。

2種植業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的對策,

為了減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出現,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需要從多個角度出發,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種植業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保證農產品的安全生產,確保農產品的質量符合規范。

2.1加強宣傳

為了提升農產品的安全,需要加強宣傳和培訓,提升農民的安全生產意識。當地政府可以發揮出宏觀調控的作用,開設講座,向人們描述使用農藥或者是化肥給農產品造成的不良影響,向農民普及知識,了解農產品安全生產的知識以及法律法規的知識,從根本上提升農民安全生產意識。

2.2加強監督和管理

在對農資經營者進行監督和管理時,作為監管人員的行為準則需要建立在法律法規的基礎之上,實現規范化和科學化的管理,所以相關部門需要重視對監管人員業務素質的培訓,保證監管人員能夠牢固的掌握各項法律法規,確保監管工作的有序開展。其次,作為政府需要盡可能地加大資金的投人,健全基層的監管組織機構和體系,全面的監督和管理農資經營者。

2.2.1化肥的施用

全國范圍內已經基本完成了全國性土配方施肥項目,不同地區也都掌握了適合當地農作物發展的施肥體系。體系的建立,減少了盲目施肥的可能性,能夠實現按照作物種類和地塊養分含量,確定施肥的種類以及數量。這類方法的有效應用,提升了作物的產量和品質,減少了施肥成本的投入,也減少了施肥不合理帶來的土壤污染,所以亟需將這項技術進行推廣。

2.2.2農藥的使用

農藥使用技術的標準是提升農藥的使用效率,減少農藥的殘留,生產過程中,需要根據作物病蟲害的情況,確認用藥的時間以及次數,盡可能將農藥殘留和污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2.2.3農膜的回收

要讓農民認識到農膜對土壤環境造成的污染,盡可能在農業生產中使用降解膜,將環境污染的可能性降低,推動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3對農產品的生產過程進行檢測

為了對農產品的生產過程進行檢測,一方面,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檢測體系,嚴格禁止不符合規定的農產品流人到市場中;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化學制品的檢測,包括農產品中農藥的殘留等,要從根本上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2.4構建標準化的生產進程

健全農作物安全生產標準體系是推動農產品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在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時,作為技術人員,需要對每一種農產品的生長情況都要有一定的了解,而且還要細心傾聽農民的心聲。另外,技術部門還需要加大技術的研究力度,引進優秀的人才,聯系農業生產的具體情況,構建完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知道農民科學、安全生產。

2.5完善登記保護制度

為了提升農產品的質量,保護好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作為政府需要健全“三品一標”的登記保護工作。不僅需要提升農產品的品牌培育以及監督管理工作,推動種植業農產品的健康發展,而且需要把控好農產品的質量,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提升農產品的品牌價值。

3結束語

由此可見,各個部門需要緊密的配合,及時有效的解決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保證種植業農產品的安全性,提升農產品的質量,推動社會的健康發展,從根本上提升種植戶的整體收益。

參考文獻:

[1]金發忠.基于我國農產品客觀特性的質量安全問題思考[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5(3):3-11.

[2]金發忠.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的體系構建及運行管理[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4(3):3-11.

作者簡介:唐成貴(1985-),男,貴州省貴定縣,本科,農藝師,研究方向: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技術推廣。

猜你喜歡
農產品質量種植業安全生產
基于多目標線性規劃的河北種植業結構調整研究
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對我縣農產品質量提升
代營糧食蔬菜種植業的條件分析
當前天然橡膠市場主要矛盾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