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背景下的高職院校新型學徒制育人模式探究

2019-09-10 23:05易志斌溫慧楊亞磊張建強徐濱昕
E動時尚·科學工程技術 2019年19期
關鍵詞:新型學徒制育人模式產教融合

易志斌 溫慧 楊亞磊 張建強 徐濱昕

摘 要:本文結合我院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背景下的新型學徒制育人模式實際。探討裝備制造類數控技術專業與校工廠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實踐,讓企業變被動為主動,學生所學知識就是企業所求,學生真正的具備崗位職業能力。

關鍵詞:新型學徒制;高職;產教融合;育人模式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關于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意見》(國發﹝2018﹞11號)有關要求以及全國教育大會有關精神,我院全面推行新型學徒制。

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推行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型學徒制。德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都開展了新型學徒制工作,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態勢。我院結合專業需要推行新型學徒制,既是與國際職業教育發展接軌,又是創新特色職業教育的大膽實踐。

由于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勞動者總量不足、技能水平不高等問題日益凸顯。我院裝備制造類數控技術專業從就業、創業和加強企業技能人才培養的角度,開展了從現代學徒制向新型學徒制的轉變。校工廠與我院有多年的合作實踐經驗,能較好的參與并完成現代學徒制到新型學徒制的轉變。

一、建立多部門合作機制,統籌協調開展新型學徒制工作

現代學徒制強調的是政府的統籌協調,主張政府引導、行業參與、社會支持,企業與職業院校雙主體育人;新型學徒制強調企業的主體作用,提出政府引導、企業為主體、院校參與。

人社部與財政部出臺政策,應站在企業的角度對新型學徒制作規定:包括指導思想、目標任務、主要內容、保障等。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企業的積極性,有效彌補教育部文件有關的不足。因此開展新型學徒制工作,需要運用教育部門、人社部門、財政部門等在內的多方之力,共同制定新型學徒制實施方法。

制定相關的政策辦法,為工作實施提供政策保障;完善投入機制、補貼政策,為工作實施提供經費支持;發揮組織、協調作用,統籌利用各方面資源;做好對企業,職業院校與學員的監督與管理,嚴把質量關。

二、深化開展“校企合作”,把握開展新型學徒制關鍵

開展新型學徒制工作的關鍵是深化校企合作。只有深度的開展校企合作,才能實現院校、企業的利益共贏,充分調動兩方面的積極性。通過深度開展校企合作,既增強了學生們的綜合素養,提升學生們的競爭力,促進了就業;又實現了企業的訂單式培養,做到依據企業所需,培養適合企業發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解決企業招工難問題。

(1)做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

推進學院招生制度的改革,由院校、企業共同招生或招工,依據雙方需求,共同研制招生方案。實現院校所招的學生就是企業所招的員工,使學生具有“學生”與“學員”的雙重身份,同時也確保了學生的基本權益,保證合理的報酬與安全。

(2)做到校企一體,協同育人。

院校和企業深化合作,共同研制人才培養方案、培養目標、培養任務、培養方式等;共同研發課程和教材、實施教學、考核機制等”。建立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產業轉型升級要求,健全適應企業技能人才需求的新機制。

(3)實施雙師教學。

校企雙方簽訂協議,由企業選出優秀高技能人才到院校,進行崗位技能培訓,擔任學生的企業導師。院校教師到企業進行崗前培訓、學徒培訓、在崗培訓等。以此創新授課、考核模式;創新工學結合路徑。

三、完善教學管理,確保新型學徒制有效運行。

科學有效的教學管理,是確保新型學徒制有效運行的重要保障。

(1)促進教育教學模式與企業管理制度相融合。

教學改革應以企業為核心,根據企業的需求和具體崗位的需要來設置課程的培養目標、規劃授課時間,創新考核的內容、方式、授課、學員管理等教育教學方式,實現從院校到企業、從教學場所到實踐車間、從校內導師到企業導師、從靜態的教學大綱到動態的企業實際要求的模式轉變。同時,將融入了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新型學徒制模式應用到學院的日常管理中,在課程體系中逐漸滲透企業所需的制度文化,爭取做到“進入院校的門就是企業的人”。

(2)促進學院考核制度與企業考核制度相融合。

院校直接為企業培養人才是新型學徒制的本質。為推進學院考核制度與企業考核制度相融合,爭取實現培養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二者的有機結合,考核標準應由企業和院校應共同制定??己藰藴蕬桓倪^去僅僅依靠傳統的卷面成績判斷培養質量優劣的方式,而應依照企業對崗位設置的要求,重點測試和評價學員對相應崗位技術能力掌握的情況。同時,考核的結果應與學員自身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相結合,使其與學員的職位晉升和相關待遇的提高直接掛鉤。

新型彈性學制和學分管理制度的運用,對以往院校中常見的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和考核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評價體系和考核制度下,評價和考核需要由院校和合作企業共同完成,將學生在校學習情況和在企業完成工作任務情況均作為考核內容,納入評價和考核體系。并在此基礎上,努力創新評價和考核的方式,探索適用于院校和企業的評價和考核體系,爭取實現學生累計學分達到規定要求就可獲得相應院校畢業證書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四、小結

實現校企真正的深度的融合是推進新型學徒制實行的關鍵之處。在這一過程中,首先應將政府、用人企業、院校的各自優勢發揮到極致。其次通過三者的共同努力,積極探索和實踐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全面推行新型學徒制的主要內容,即“招工即招生、入校即入企、校企雙師聯合培養”。再次努力實現院校培養與用人企業有效銜接這一目標。為達到這一目標,我們要緊緊抓住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這個核心。

總之,為了培養更多現代工匠,讓工匠精神薪火相傳,我們應努力的推進新型學徒制在當代社會中的運用,讓國家、企業、院校和個人都能從中受益,從而推動我國現代化事業的不斷前進,早日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目標,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參考文獻

[1]項玉欣.基于新型學徒制模式下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探索與實踐[J].職教觀點,2019(04).

[2]葉冬意.企業新型學徒制助力校企深度融合——以安吉高級技工院校開展新型學徒制工作為例[J].職業,2018(14).

[3]杜林.新型學徒制校企合作模式的實踐與體會[J].職教視點,2019(04).

河北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課題 編號(JRSHZ 2019-02093)

作者簡介:

易志斌 男,河北省行唐縣,198106年,本科,講師,研究方向:機械工程。

猜你喜歡
新型學徒制育人模式產教融合
阿根廷庇隆時期新型學徒制的發展背景、特點及影響
王欽峰 完善并擴大“新型學徒制”試點
淺談基于“互聯網+”的“新型學徒制”教學問題及對策
論學分制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對策
“雙一流”建設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關于構建職業院?!靶滦蛯W徒制”模式的思考與探索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產教融合提升課程有效性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