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林病蟲害防治對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影響

2019-09-10 23:05王浪
E動時尚·科學工程技術 2019年19期

王浪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逐漸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近年來,隨著經濟建設力度的不斷增大,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為了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我國加大了對森林的建設與保護力度。但是就目前來看,我國的森林在生長過程中經常會受到病蟲害的侵襲,嚴重影響著林木的健康和森林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對此,應當進一步加大病蟲害的防治力度,探索出更加科學有效的防治途徑。本文就森林病蟲害防治對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影響展開探討。

關鍵詞:森林病蟲害防治;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實際影響

引言

新時期林業管理工作遇到了新的問題,由于部分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沒有科學合理的規劃,使得防治工作沒有取得長久的效果,給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工作構成了一定影響。

1 森林病蟲害的發生特點

通過對我國各大森林的病蟲害進行分析發現,我國森林病蟲害發生時主要表現為以下四個特征:第一,森林病蟲害發生的時間不固定,發生面積加大,尤其是近幾年,我國森林病蟲害發生的范圍逐漸增大,病蟲害防治工作愈發嚴峻;第二,通常情況下,只要森林發生了病蟲害,都會帶來嚴重的后果,并且由于當前病蟲害的種類在逐漸增加,因此,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難度也越來越大,而當前我國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還不夠成熟,這就導致病蟲害的危害性有所增加;第三,森林病蟲害發生愈發頻繁,有些地區受到氣候環境和周圍工業的影響,森林病蟲害發病間隔逐漸縮短,甚至每年都會發生病蟲害,這不僅給森林病蟲害防治部門增加了工作難度,也不利于森林的健康成長,很多幼小的林木受到病蟲害的侵襲后,很難長高長大;第四,森林病蟲害的種類不斷增加,隨著我國工業的不斷發展和環境的日益惡化,很多新型病蟲逐漸產生,這給森林病蟲害防治部門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舉例來看,四川省的森林目前已經有1200多種病蟲害種類,要在短時間內全部解決這些病蟲害非常困難??偠灾?,森林病蟲害的發生給森林和人類社會帶來了嚴重的破壞,相關部門必須進一步加大防治力度。

2 病蟲害防治的影響分析

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林業生態系統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對我國的林業可持續發展造成了阻礙,究其原因就是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沒有開展到位,從而加劇了林業生態環境的破壞。在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開展時,不僅需要防治自然病蟲害的發生,且需要對外來病蟲害進行很好的控制。隨著林區物種多樣性的不斷弱化,很多物種都失去了自然天敵,且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一些物種開始了大規模的遷徙。當外來物種進入到一個林區之后,若是沒有做好防范工作,將會給林區的生態環境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嚴重的損害了我國的森林資源。例如陜西地區的部分喬木就長期受到美國白蛾與松毛蟲的侵害,給當地的林區管理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若是不采取強有力的防治措施,讓森林病蟲害不斷的擴散,將會直接打亂林區生態環境系統,給林區的樹木和物種造成非常大的影響[1]。在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開展時,一些地區的工作人員長期采取噴灑農藥的措施進行處理,不僅沒有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并且使得病蟲產生了一定的抗藥性,增加了林區生態環境的建設難度。在病蟲害預防控制時,沒有進行全面、科學、系統的規劃設計,從而造成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惡性循環,對我國的林業建設造成了更大的影響。

3 優化林業生態環境的措施

3.1 加強防治病蟲災害隊伍的建設

要達到更好的病蟲害防治效果,首先需要組建一支有專業病蟲害防護知識的隊伍,同時要聯合檢疫部門對人員進行強化培訓,加強防治隊伍的業務和作風建設,提高人員素質、業務水平,保障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順利進行。其次,政府應該加大對病蟲害相關專業的扶持力度,保障從業人員的生活質量,從而吸引更多有能力的年輕人加入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最后,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要確保設備先進,人員在預防和控制病蟲害的知識儲備表現出色。為了有效提高林業部門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水平,必須在林業部門進行培訓,以確保有效實施病蟲害防治工作。

3.2 做好森林養護工作

做好森林養護工作,首先是對要種植土地的土壤進行檢測,針對需要的土壤環境來改良土地,逐步改變土壤里的化學成分,進而減少蟲害。需要時還可以給土地翻整,方便清理地上雜物,為樹苗生長創造優質的土地環境,為綠化工作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其次,樹木生長初期,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和各政府部門都要對幼林的養護工作給予重視。加強對幼林生長環境的關注,監測幼林需要的營養物質是否在合理范圍內,定期進行幼林的清理,為幼林創造好的生長條件。作為政府部門也要全力支持綠化,積極宣傳植樹造林政策,確保資金的有效投入,使幼林的保護工作能高效實行。有關林業部門和農業部門也要強化植樹造林的主要意義的宣傳,結合現實要求,增加樹木品種的培養與林地種植。定期開展養護人員的有關培訓,讓他們進一步了解植物保護和生長的專業知識,學會科學護理綠植,從而提升工作人員專業素質。運用科學護理法來進行植樹造林的撫育管理,這樣做能提升林地的效率和整體造林質量。

3.3 病蟲害預警系統的構建

在病蟲害處理工作開展時,多數林業管理部門都是采取事后管理的模式,即當病蟲害爆發之后,才開始進行對應的處理,主要的原因就是日常病蟲害防治工作沒有落實到位,且沒有構建病蟲害預警系統,沒有在閾值達到之前進行強有力的控制,避免病蟲害規模性的發生。在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開展時,相關的管理部門需要依托互聯網科技,構建信息化的病蟲害預警系統,為了確保該預警系統可以發揮出應有的工作價值,需要對林區的森林進行合理的分區域管理,在每一個森林區域裝置監控設備、傳感設備、數據采集模塊,以構建完善的信息化預警系統。在森林預警系統工作的過程中,相關的設備會采集最新的森林病蟲害資料,通過實時性的分析判斷,從而給管理人員發出工作警報。在病蟲害預警信息的促使下,工作人員可以快速的啟動應急處理方案,避免病蟲害的進一步擴大,快速的壓制病蟲害,然后再采取生物治理的技術手段,根除森林病蟲害問題,提高林業生態環境的安全與穩定。

3.4 認真檢疫林木幼苗

若想更好地保護森林,則要把病蟲害防治觀念融入整個操作流程中。在種植林木幼苗時,要認真檢疫幼苗,保證幼苗本身具備很強的防病蟲害水平,降低幼苗后期生長階段病蟲害的發生幾率。在檢疫幼苗時,可以把幼苗上隱藏的病蟲害清除,促使幼苗正常生長。幼苗生長階段,對幼苗以及繁殖材料加強管理,對幼苗與繁殖材料進行嚴格檢疫,保障森林的長遠發展,極大降低幼苗被病蟲危害的可能性。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知識水平與專業技能,使其掌握比較科學有效的管理技術,在監測病蟲害發生情況時,更了解其形成和擴散的動態,從而順利完成病蟲害防治任務。另外,在檢疫林木幼苗時,應預估防治的最佳時機,進而使防治工作更順利地進行。

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工作開展時,需要有效的提高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質量與效果。通過引進先進的設備和技術人才,采取合理的生物治理方案,從而有效控制森林病蟲害問題,提升森林生態系統的抗病蟲害能力。

參考文獻

[1]徐海濱.森林病蟲害防治對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影響體會[J].農家參謀,2019(6):136.

[2]張夕飛.森林病蟲害防治對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影響[J].農民致富之友,2017(22):115.

[3]閆輝.淺談森林病蟲害防治對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影響[J].農民致富之友,2018(3):20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